幼兒園小班美術《烤麵包》教案

幼兒園小班美術《烤麵包》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常見的顏色,說出它們的名稱。

  2、嘗試在“娃娃家”中運用繪畫材料進行遊戲,豐富遊戲內容。

  3、積極的參與烤麵包,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在黃、綠、藍、玫紅、白等水粉顏料內調入少許漿糊,盛在小罐裡,每個小罐內放一把小勺

  2、用稍厚的白紙剪成兩片連在一起的“切片面包”

  3、餐巾紙盒做成的“麵包烤箱”若干

  4、各色彩紙若干,淡黃色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辨顏色名稱

  聯絡自己生活經驗,想象各種常見的果醬顏色,如黃色為色拉醬、綠色為獼猴桃醬、白色為奶油、藍色為藍莓醬、玫紅色為山楂醬、大紅色為草莓醬、橙色為橘子醬等

  二、操作過程

  1、將兩片“麵包”開啟,“麵包”上塗抹果醬:任選一、兩種顏料,用小勺舀少許,四散地放在麵包上塗抹,,再加上少許白色後,把兩片面包合攏。

  2、烤“麵包”:用黃色油畫棒在“麵包”外面隨意塗色,邊塗邊說“烤麵包,烤麵包,麵包烤得香噴噴”

  3、夾“麵包”:將“麵包”開啟會發現顏色已調和成美麗的淺色花紋,然後撕些彩紙想象成蔬菜、魚、肉夾進“麵包”內。

  三、我做爸爸,我做媽媽,抱抱娃娃一起吃“麵包”

  教學反思:

  週三進行了第一次活動,由於人數較少,時間持續了15分鐘左右,雖然幼兒的`參與度很高,興趣也很濃厚,但我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開始部分我還是太著急,急於過渡到下一部分講解環節,因此,幼兒沒有充分地圍繞各種顏色的果醬討論,每一種顏色的果醬也只講了一種水果醬的名稱,其實,完全可以放輕鬆一些,讓孩子多講一些果醬的名稱,擴散思維做得還不夠;問題與回應的方式可以再多樣化一些,如:“是嗎?紅顏色果醬是不是隻有蘋果醬呢?”“綠色的果醬除了西瓜皮醬,還會是什麼醬呢?”“白色的是什麼醬呀?”……

  其次在講解示範的環節中,我的思路還有些混亂,沒有將“塗抹果醬”的過程講清楚,結果造成幼兒操作時使用不當,“漿糊”要麼太多漏出來,要麼太少擠在角落裡;其實可以透過形象的兒歌進行講解:“舀上一點點,倒在麵包上,輕輕抹一抹,果醬到處有,合上小麵包,輕輕按一按,開啟瞧一瞧,哇!顏色真好看。”

  在示範講解時出現一個亮點,可以在後一次活動中加以借鑑,就是孩子生成的語言——“果醬不能塗很多,否則太甜了吃了要蛀牙的。”這樣就形象生動的解決了塗抹漿糊“量”上的指導問題。

  用餐巾紙盒做成的“麵包烤箱”可以事先放在桌上,上面還可以貼上一些“按鈕”“開關”等,更具真實性,可以讓孩子一邊操作一邊自由模仿“烤麵包”的動作,滿足想象。 提供的黃色蠟筆太硬,不適合小年齡孩子,在後一次活動中改換成油畫棒,可以減少操作難度,效果也好一些。等到幼兒塗抹得差不多了,再介紹“撕貼夾心”的方法,這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比剛開始一股腦兒講完要好,更適合小班孩子邊做邊想的心理特點。

  小百科:麵包也寫作麵包,一種用五穀(一般是麥類)磨粉製作並加熱而製成的食品。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酵母、雞蛋、油脂、糖、鹽等為輔料,加水調製成麵糰,經過分割、成形、醒發、焙烤、冷卻等過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