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鈉的化合物教案範文
關於鈉的化合物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透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鑑別它們的方法。
3.使學生認識對比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1.Na2O2的性質。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鑑別方法。
●教學難點
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用具
投影儀、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氣球、小燒杯、鐵架
臺、鑷子,Na2O2、Na2CO3、NaHCO3固體,NaHCO3、BaCl2溶液,稀鹽酸、石灰水、水、酚酞試劑。
●課時安排 共1課時
●教學過程
[設問]有人打電話119,意味著有什麼事情發生?
[學生]有火情發生。
[設問]這時,我們首先想到用什麼滅火呢? [學生]水、滅火器等。
[講解]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是由於反應產生了比空氣重且一般不支援燃燒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來點火,大家相信嗎?
[演示實驗2-6]蘸有Na2O2的脫脂棉與水的反應。
[補充實驗]在一個盛有少量碳酸鈉固體的小燒杯中加入鹽酸,並用鑷子夾取蘸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伸入燒杯,脫脂棉劇烈燃燒。
[設問]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展示過氧化鈉]
[教師]原來,是這種叫做過氧化鈉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課]由於鈉的性質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廣。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鈉的化合物。
[板書]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教師]我們在初中已學過NaCl和NaOH,本節課我們來重點學習Na2O2、Na2CO3和NaHCO3。首先我們來學習Na2O2的性質。
[板書]一、過氧化鈉
[教師]由剛才的實驗我們可知,Na2O2可與H2O和CO2發生化學反應,它們反應後的生成物是什麼?
[演示實驗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試管中,檢驗生成的氣體,並在反應後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講解]由剛才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和溶液變紅可推知,Na2O2與水反應後生成了相應的鹼NaOH和O2,請大家寫出該反應的反應方程式。
[學生活動]
[教師板書]2Na2O2+2H2O====4NaOH+O2↑
[講解]Na2O2與CO2反應時也生成了O2(支援了脫脂棉的燃燒),同時生成了Na2CO3。
[與學生一起寫出該反應的反應方程式]
[板書]2Na2O2+2CO2====2Na2CO3+O2↑
[補充實驗]在盛有少量酚酞試液的試管中逐漸加入Na2O2粉末,振盪。
[學生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溶液先變紅,後褪色。
[講解]上述實驗說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投影思考題]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來做供氧劑,說明理由。
2.Na2O2應怎樣儲存?
[過渡]同樣是由鈉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Na2O,卻有著與Na2O2不同的性質。
[板書]二、氧化鈉
[講解]Na2O是一種白色固體,也能與H2O與CO2反應,分別生成NaOH和Na2CO3。
[板書]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投影比較Na2O與Na2O2的性質]
過氧化鈉 氧化鈉
色態
化學式
與水反應式
與CO2反應式
穩定性
[過渡]日常生活中,我們蒸饅頭要用發酵粉,大家知道發酵粉中含有哪些成分嗎?
[展示Na2CO3、NaHCO3粉末]
[講解]這就是發酵粉中所含的兩種物質。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它們的性質。
[板書]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教師]請大家閱讀課本上有關內容,總結出Na2CO3與NaHCO3的物理性質。
[學生活動,教師板書]
[板書]碳酸鈉與碳酸氫鈉性質的比較。
名稱 碳酸鈉 碳酸氫鈉
①化學式
②俗名
③色態
④溶解性
⑤與酸反應的現象及離子方程式
⑥與BaCl2反應的現象及離子方程式
⑦穩定性
⑧用途
[學生完成表中的①②③④]
[設問]Na2CO3與Na2CO3·10H2O是否為同一物質?
[講解]Na2CO3與Na2CO3·10H2O是兩種不同的純淨物,Na2CO3·10H2O在空氣中易發生風化而變成粉末。
[設問]檢驗某一種物質中是否含有CO ,用什麼試劑?根據什麼現象判斷?
(用稀HCl,看是否有氣體放出)
[教師]從初中所學知識我們知道,在Na2CO3中滴稀HCl,會有CO2氣體產生,那麼,在
NaHCO3中滴入稀鹽酸,現象又如何呢?
[演示實驗2-7]
鈉的化合物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完成表中內容⑤]
[設問]在Na2CO3與NaHCO3的溶液中分別滴加BaCl2,現象是否一樣呢?
[補充實驗]在Na2CO3與NaHCO3的溶液中分別滴加BaCl2,完成表中內容⑥。
[講解]碳酸鹽的正鹽除Na+、K+、NH 外,多數是不溶於水的,而碳酸鹽中的酸式鹽卻都溶於水,鑑別Na2CO3與NaHCO3溶液時,我們即可據此用BaCl2或CaCl2做試劑來進行鑑別。
[過渡]Na2CO3與NaHCO3的另一個不同點是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
[演示實驗2-8]分別加熱Na2CO3與NaHCO3。
[結論]NaHCO3加熱可發生分解反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CO2氣體。而Na2CO3加熱無明顯現象,鑑別Na2CO3與NaHCO3固體時,我們常用上述方法。
[與學生一同完成表⑦]
[討論]如何鑑別Na2CO3、NaHCO3和NaCl?
(學生討論回答,然後由教師對學生的設計方案作出評價)
[過渡]Na2CO3與NaHCO3性質的不同,決定了它們的用途也有所不同,請大家從課本中找出 Na2CO3與NaHCO3的用途,並完成表中內容⑧。
[小結]本節課我們重點講了Na2O2、Na2CO3、NaHCO3三種化合物,它們的性質各不相同,用途也各有千秋。
[佈置作業]略
[板書設計]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一、過氧化鈉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二、氧化鈉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三、碳酸鈉與碳酸氫鈉
名稱 碳酸鈉 碳酸氫鈉
①化學式 Na2CO3 NaHCO3
②俗名 純鹼、蘇打 小蘇打
③色態 白色粉末 白色細小晶體
④溶解性 溶解度較大 溶解度較小
⑤與酸反應的現象及離子方程式 產生氣體速度比NaHCO3慢
CO +2H+====CO2+H2O↑
產生氣體速度較快
HCO +H+====CO2↑+H2O ⑥與BaCl2反應的現象及離子方程式 有白色沉澱生成
Ba2++CO ====BaCO3↓
無現象
⑦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加熱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
+H2O
⑧用途 玻璃、制皂、造紙、紡織 發酵粉、藥劑
[教學說明]
本節課採取了啟發、探究式教學法,旨在利用生動有趣的演示實驗和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問題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啟發學生自覺參與對知識的歸納與總結,並透過思維活動把從實驗中得到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學過程遵循由表及裡的認知規律。層層設疑,讓學 生透過對比、討論析疑、釋疑,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