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社會第七單元第二課教案

歷史與社會第七單元第二課教案

  一、知識目標

  瞭解未成年人所擁有哪些基本權利,瞭解哪些基本的法律可以保護自己的權利

  (依據課程標準4-3,列舉我國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和應該承擔的義務)

  二、能力目標

  1.透過案例分析學會運用法律、法規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

  2.透過閱讀材料,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培養理解能力,組織能力,合作精神,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等技能

  (依據課程目標4:會用多種方法和現代資訊科技收集、儲存、處理和評價社會資訊)

  三、情感目標

  1.理解權利與規則的關係,明確權利要在規則中正確行使,增強法制觀念

  2.透過參與討論,激發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興趣,瞭解國家的時事新聞,增強民族責任感。

  (依據課程目標11:熱心社會公益活動,依法行使公民權力和義務,樹立民主與法制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教學設計

  一、教材改造性處理

  “權利:在規則中行使”是在學習了第一課有規則的形式、作用、特性等有關知識的基礎進行教學的,用典型的案例深入簡出的介紹了未成年人所擁有的基本權利和權利與規則之間的關係。教材可以分成三塊,1.文字陳述和插圖展示部分:展示一部分權力和有關法律名稱。2.案例展示部分:透過案例展示更多的權利。3.從個人延伸到國家部分:介紹國家權利與國際規則的關係。

  要很好完成教學目標,還要對教材進行擴充,因為教材展示的權利僅僅是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對一些學生知道的權利可以再進行擴充,教材中對如何解決侵權問題的一般過程沒有進行明確展示,需要進行總結與歸納,在介紹國家與國際規則的'過程太抽象,缺乏更豐富的表述。

  根據以上分析我對教材進行這樣的處理:1.以教材為基本立足,透過文字、圖片閱讀讓學生找出一部分權利,然後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思考對權利進行補充。2.對教材的案例進行加工處理,設計成兩個正反對比的案例,讓學生以小品的形式展出,透過案例對比中總結出處理侵權問題的一般過程。3.用典型的錄影片段進行直觀淺顯的表達,對中國與國際舞臺這些抽象的內容有簡單的瞭解。

  二、重點、難點樸實性把握

  緊扣課程標準4-3的要求,緊扣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重點難點如下確立

  重點:瞭解未成年人所擁有的權利,明確規則是行使和享有權利的保障

  難點:如何運用法律知識保護合法權利

  三、教學資源服務性準備

  為了保證學生學有所獲,對教學環節中所需資源進行充分準備,教師為學生主體學習作好服務工作。

  1.拍攝、編輯錄像片段,從直觀展示內容來了解不熟悉知識

  2.小品資料(正反典型案例)設計成可操作性材料,提高課堂過程的效率和成功率

  3.為了使學生清晰化、簡單化、生動化的學習,教師準備小品中所用的“身份牌”、照片、“香菸”等教學中所需要的教具

  四、教法繼承性設計

  從新教材推行以來,慣用小組合作探究法、學生主體思考法、現代教學手段運用等手段進行教學,本節課還是繼承這些教法,符合學生的習慣。

  1.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展示大容量資訊材料,也結合傳統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創造性思維成果用板書展示,彌補多媒體教學不能隨意變動的缺點。

  2.學生主體思考法貫穿課時的始終,教師只作引導,具體資訊反饋從學生口中獲得,激發學生思維,形成師生互動課堂。

  3.小組合作表演小品,再一次鍛鍊學生的合作精神,組織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使學生真正創造性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