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時計時法教案

24時計時法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4時計時法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習的熱情。

  【重點難點】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教學過程】

  一、認識24時記時法

  1、出示情景圖,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幾點嗎?你認識時間嗎?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資訊。

  2、提出問題:它們表示的是幾時?

  3、組織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4、出示圖片場景:

  讓學生根據場景中的的資訊,討論21:00是幾時?並說說生活中,你在什麼地方還建過這樣表示時間的方法?

  5、老師結合實物,幫助學生理解1天內,鐘錶的時針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時,後學生動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時。

  介紹“24時計時法”在一天裡,鐘錶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通常採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6、瞭解一日24小時的由來。

  二、學習24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

  1、師出示鐘面,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有什麼?說說鐘面內圈的數表示的是什麼?外圈的數表示的是什麼?

  2、學生觀察自己的`鐘面,討論外圈的數和內圈的數有什麼關係?

  3、老師撥時針,讓學生說說這個時間怎樣表示?(凌晨1時,中午十二時)

  4、師再撥時針,讓學生學習下午1時到晚上12時用24時計時法的方法(下午1時,下午5時,晚上9時,晚上12時)說說是怎樣想的?

  5、例題分析:

  普通計時法上午7時中午12時下午4時下午6時40分 晚上9時12分

  24時計時法19時 23時40分

  練後想一想: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有什麼聯絡與區別?

  6、同桌互動,一個說一種表示方法,另一個同學回答另一種表示方法。

  三、練習鞏固

  1、學生獨立完成:連一連後交流各自的想法。

  2、回答問題:

  (1)下面的說法正確嗎?(打手勢)

  ①18時就是下午8時。

  ②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③深夜12時就是24時,也是第二天的0時。

  (2)師出示一個鐘面,指標指著一個數(8或10)

  想一想:現在鐘面上所表示的是幾時?”(可能早上8時,也可能晚上8時。)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分段計時法(十二時計時法):深夜12時是一日的開始,1天的24小時又分為兩段,每段12小時。從深夜12時起到中午12時叫做上午,再從中午12時起到深夜12時叫做下午。生活中通常採用這種計時法。

  二十四時計時法:這是是廣播電臺、車站、郵電局等部門採用的0到24時計時法,按照這種計時法,下午1時就是13:00,下午2時就是14:00……夜裡12時就是24:00,又是第二天的0:00。

  探究活動

  製作“一日生活時間表”

  【活動目的】

  1、鞏固學生對24時記時法的認識,進一步掌握有關時刻和時間的知識、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的能力、提高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培養時間觀念、

  【活動步驟】

  1、佈置任務:動手製作自己的“一日生活時間表”、

  2、討論:

  (1)我們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怎樣才能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做事效率呢?

  (2)製作自己的“一日生活時間表”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如:做好計劃、調查在校時間的各項安排、要準備的材料、用具等)

  3、動手製作並裝飾、(表中內容的要求:有普通記時法時刻對應24時計時法、做事內容、經過時間)

  4、應用:根據表說說幾時你在做什麼?做某件事需多長時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