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我給太陽裝開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我給太陽裝開關》

  教學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喜歡演唱歌曲。能夠根據歌曲內容進行簡單、有趣的表演。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並記憶歌詞。

  4.透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重點難點:

  指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環境與材料:

  一盞裝有調控開關的檯燈,音樂錄音帶

  一次備課:

  談話

  --出事檯燈,教師演示檯燈的調控開關,引導幼兒觀察,檯燈隨著調控開關的旋轉而變亮或變暗。

  --提問:是什麼讓檯燈變亮或變暗的?開關有什麼作用?你在哪裡見到過開關?除了我們見到過的有開關的東西外。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裝開關?

  --引導幼兒討論:

  有人想給太陽裝一個開關,如果太陽真的裝了開關,會怎樣?

  欣賞歌曲

  --教師放歌曲錄音,請幼兒欣賞。

  --提問:歌曲裡唱了什麼?

  --引導幼兒學說歌詞。

  遊戲"迴音壁"

  --請幼兒做迴音壁,教師唱一句,幼兒模仿

  一句。比一比哪個迴音壁"返回"的聲音最好聽。

  遊戲"錄音機"

  --請幼兒做錄音機。教師唱兩句,"錄音機"就"錄"兩句,看哪個"錄音機"錄的聲音最清楚。

  大家一起唱

  --播放歌曲錄音。幼兒在音樂的引領下演唱歌曲。

  --引導幼兒聽清前奏和間奏,說好歌曲中的道白部分。

  活動反思:

  《太陽》總共有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理解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來掌握說明文列數字、舉列子、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第二課時來教學太陽與人類的關係密切。我上的是第一課時。

  這堂課中,課堂目標基本達成。可是學生休息三天回來,狀態不是很好,尤其是課堂紀律,學生普遍比較興奮,這對於課堂的進行還是有一些影響的。這次反思主要針對自己設計教案時的幾點體會來談一談。

  一、以生為本

  在教案設計好後,我上了一堂公開課,也是我第一遍試教,出現了幾個問題。一個是對於讓學生說出8個自然段,講了哪兩大塊內容。學生會從旁枝講開去,不能抓住主要內容,這使我不能很好地展開教學,確實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些難。於是,我修改了教案,把前三段和後五段在ppt上分開來,從形式上來幫助學生歸納,概括,降低難度。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案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

  還有一個就是“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透過這三句話理解太陽的遠,來學習舉列子的說明方法。我想讓學生自己感受出來,可是對於問題的設計一直是個問題。之前設計的問題有“這三句你最喜歡哪一句?”“你覺得哪一句或那幾句寫得最好?”還有“後面兩句和第一句有什麼不一樣?”可是每次問題問出去,學生的回答都是五花八門,沒有一個能針對我的預設來說的。我有些為難,乾脆直接告訴他們這是舉列子的說明方法,可是這樣的話就會有種說教的味道,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於是我仔細地看了看自己設的這些問題,發現前兩個問題太開放了,後一個也沒有突出後兩句寫得好的提問意圖。所以我針對這些,重新設計了提問,呈現在這堂課上的問題就是:“這三句都說明遠的,那就直接第一句話來說明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後面兩句呢?”學生在我的引導下很快就說出了這樣表達的好處,我也趁熱打鐵把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引出來了。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對“估計”的理解。之前的設計是讓學生算好了太陽的中

  心溫度,再透過提問:“1500萬攝氏度是準確的數字嗎?”學生回答不是的時候,引出“估計”,再引導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可是在試教的時候,發現學生在算的時候,對於算出來的中心溫度非常感興趣,還不停地感嘆溫度真高。這時候我再把他們拉回到數字是精確的嗎,就感覺有些生硬。於是我也進行了修改,我就順著學生的思路說,“是啊,這麼高,現在的科學技術還不能準確測量它的溫度,那怎麼辦呢?”學生就說出了“估計”。學生情動而辭發,這樣掌握的知識也記得更牢。

  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在與學生的課堂交流中,我一直堅持“以生為本,學為中心”的思想,這也是“輕負高質”的要求。

  二、學以致用

  學生學知識和用知識,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只有讓學生會運用知識,才算真正掌握知識。所以,在學生學好一種說明方法後,我都會引導學生在接下去的學習中運用剛學的知識來說說課文還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在課堂最後,我安排學生做作業本中的練習,透過練習來更進一步鞏固學生學習的說明方法。

  這是我這次的反思,在今後我還會不斷努力,爭取更多的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