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的小蝌蚪》的優秀教案
《不合群的小蝌蚪》的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虛心求教的科學態度。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準多音字“調、覺、難、別、結”的讀音,理解有關詞語。
3、能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進義詞。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繼續練習用正確的方法讀懂日記;懂得獲得知識的科學態度。
教學難點 從課文內容理解什麼是獲得知識的科學態度。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準多音字,理解有關詞語。
3、能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近義詞。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談話揭題、解題,匯入新課
(1)春天到了,大地復甦,百花爭豔。小蝌蚪也耐不住性子也出來了遊玩了。在這美好的春光裡,小朋友去踏青,找春天,卻發現了一隻不合群的小蝌蚪。
(2)讀課題:理解“不和群”是什麼意思?
(2)匯入:這隻小蝌蚪為什麼“不和群”?學了課文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2、默讀課文,初知大意,討論:
(1)這隻小蝌蚪為什麼不合群?
(2)它不合群的'原因是什麼?
3、學生自學後檢查
(1)讓學生說說這些字該怎麼記?字型分析:孤、扭(筆順)略。
(2)指名接讀課文,正音。(成群接隊、鬧彆扭、調皮、覺得、難道、請教、略微)
(3)作業本第一題。
(4)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發現( ) 孤獨( ) 確實( )
(4)解釋詞語並造句:彆扭、悠閒
4、講讀第1段
(1)這一段交代了哪些情況?(人、地、時、事)
(2)我看見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3)看圖,說說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遊的?(理解“孤零零”)其他蝌蚪是怎樣遊的?(理解“成群結隊”)
(4)“鬧彆扭”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像鬧彆扭似的?
(5)齊讀
作業:抄寫生字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虛心求教的科學態度。
2.讀懂這隻小蝌蚪為什麼不和群的原因。並能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兒啟示.
3.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二、講讀第2段
討論:
(1)為了讓它回到大夥兒中間,我們想了個什麼辦法?(看插圖聯絡課文說一說。)
(2)用“----”劃出寫我把這隻小蝌蚪撥進蝌蚪群的句子,想一想我撥了幾次。
(3)我們兩次撥蝌蚪,結果怎樣?用“﹏﹏”劃出有關句子。
(4)兩次撥蝌蚪,結果是否一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第一次:“從隊伍中鑽出來”、“單獨”;第2句:“仍舊”“從隊伍中鑽出來”,“自個兒”)
三、齊讀第3段。
①比較句子,說說有什麼不同。
難道它們不是一家人?
它們一定不是一家人!
②“不是一家人”指什麼?(不同類)課文用第1句而不用第2句說明什麼?(能有根據地大膽地設想,但不輕易下結論。)
四、學習第4段
(1)他們的假設對嗎?從哪能個詞可以看出?(確實)為什麼說它們不是“一家人”?
(2)我和永明是怎樣獲得可靠的結論的?(請教老師)
(3)創設情景:永明和我怎麼問老師?
(4)討論:青蛙的蝌蚪和癩蛤蟆的蝌蚪到底有什麼不一樣?讀後表達:可以畫圖、可以填表,可以用語言表述。
五、第5學習段
“這樣”指什麼?我和永明終於弄清了這隻小蝌蚪為什麼不合群的原因,心情一定會怎樣?以這種心情讀這段課文。
六、.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主要寫一件什麼事?這件事跟時間有什麼關係?(春天是蝌蚪活動的季節)
(2)我和永明能弄清不合群的小蝌蚪獨遊的原因靠的是什麼?
七、綜合提高:
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就這樣離家在外面,請你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兒啟示;(討論在啟示中要寫清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