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背影》教案設計

高中語文《背影》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用擷取法,構建文章,體會父子情深,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從而提高學

  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和從寫作中精選材料、謀篇佈局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這是一篇敘事紀實散文。學習本文,閱讀方法上以朗讀訓練為重點;內容探究上,

  以學生自學為主,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寫作練習上,學習運用擷取法

  來敘事抒情的訓練。引導學生用“整體感知、重點研讀、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模式來掌握內容,領悟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文中血濃於水的濃濃親情,從感情的聚焦點——背影中發掘深深的父愛,陶冶學

  生愛我親人、 愛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點背影抒發的真摯親情。

  難點:明確文章“背影”與 “父子深情”和諧統一的結構特點;體會文章餘音嫋嫋、

  情思綿綿的意蘊。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CAI課件(含動畫歌曲《背影》,CCTV-3電視散文詩《背影》,歌曲《父親》)

  教學流程設計

  一、 設定情境,匯入新課 。

  欣賞動畫歌曲《背影》,感受父子深情。

  二、 作家作品(教師講授)

  (一)朱自清介紹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歐旅雜記》,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裡 。

  《背影》是記實散文,寫於1925年。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二)《背影》介紹

  《背影》,一篇娓娓道來的文字,何以在文壇不朽?正在於它是一記情感的重錘,重重地敲擊在人的心靈共鳴點上。父子親情,罄竹難書。但在這裡,背影的一瞬化作了永恆,一個背影力敵萬語千言的傾訴。背影,恰似一道情感的閃電,照徹千千萬萬顆赤子之心。

  三、整體感知。(師生互動)

  (一)思考問題

  1. 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買橘送別

  2. 本文出現了幾次背影,表達了什麼中心?

  思念父親,惦記背影 (1)

  父子深情 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6)

  父子分手,惜別背影 (6)

  別後思念,再現背影 (7)

  (二)朗讀並分析、重點研討

  1.在送行過程中,父親為兒子做了哪些事?

  ①親自送行 ②照看行李 ③講定價錢 ④送子上車

  ⑤揀定座位 ⑥ 叮囑兒子 ⑦囑咐茶房 ⑧為子買橘

  2. ① 其中哪一件事最讓你感動?為什麼?

  買橘送別。因為最能表現父子深情。

  ② 有感情地朗讀買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樣細緻刻畫這一“背影” 的?

  父親的穿戴: 黑 深青 . 穿著樸素 心情沉重。

  走路的姿勢: 蹣跚 . 年紀較大 腿腳不便。

  爬月臺動作: 攀 縮 . 行動不便 步履艱難。

  3. 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為兒子做了這麼多細小繁瑣的事,用了外貌和動作描寫以外,還用什麼描寫方式表達這種關愛?

  語言描寫:

  (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4)、進去吧,裡面沒人。

  四、合作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你認為父親為兒子做的這些事普通嗎?為何兒子會多次流淚?

  a: 祖母死了。

  特定的情境: b: 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C: 為父親的所為而感動。

  五、拓展延伸

  (一)歌曲欣賞 感受父愛

  崔京浩演唱的《父親》

  那是我小時侯/ 常坐在父親肩頭 /

  父親是兒登天的梯 / 父親是那拉車的牛 /

  忘不了粗茶淡飯 / 將我養大 /

  忘不了一聲長嘆 / 半壺老酒

  等我長大後/ 山裡的孩子往外走 /

  想兒時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 /

  盼兒歸一袋悶煙 / 滿天數星斗

  都說養兒能防老 / 可兒山高水遠他鄉留 /

  都說養兒為防老 / 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 /

  兒只有輕歌一曲 / 和淚唱 /

  願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二)話題作文導寫(教師講授)

  《蠟燭》中寫道:南斯拉夫老太太“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的走了…紅軍戰士們目送著她走遠了。”這位平凡的母親的背影已定格在戰士們的心中;《背影》中寫道:“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位樸實的父親的背影,也已深深銘記在兒子的心中;《老王》一文中也寫道:“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這位微不足道的普通人的背影已鐫刻在作者乃至諸多讀者的心中。你心中最深刻的背影是誰留下的?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請以“背影”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題目自擬。

  (2)要寫出真情實感。

  (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4)600字左右

  :作文要在我們的生活中選取某一個事件,從中擷取能感動人的背影,進行細緻的勾勒或描畫,表現積極的價值取向,即立意要正確,能引起讀者的感情共鳴。例如:《背影》選取了父子在車站送別事件中,擷取父為子買橘子時的背影,抒發父子深情。《蠟燭》截取了南斯拉夫老太太埋葬蘇聯戰士後離去的背影,表現人民反對戰爭,呼喚和平的良好意願。《老王》截取了老王送給作者香油與雞蛋後下樓梯時背影,表達了作者關愛不幸者的善良品格。

  六、教學探討與反思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雖然被父母濃濃的愛包裹著,但大多卻認為理所當然,很少真

  切的來體驗一下父母的拳拳愛子之情。這樣,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多加強感情渲染的力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