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光合作用是怎樣發現的》教案
五年級上冊《光合作用是怎樣發現的》教案
課程標準要求:
1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2透過分析科學家們建立學說的過程和方法,學習如何更好地分析事實與證據,並得出既論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光合作用發現的過程;學習科學家們鍥而不捨的探究精神。
2、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學案例:
1、重點使學生了解光合作用發現的過程,學習科學家們鍥而不捨的探究精神。難點:透過分析科學家們建立學說的過程和方法,學習如何更好地分析事實與證據,並得出結論
2、教法學法:教法:引導法,分析法。學法:閱讀法理解法,討論法。
教學流程
我們已經學過光合作用的在植物生長過程中的重要。那麼,光合作用是怎樣發現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開啟書閱讀92頁-93頁前兩自然段內容後分組討論。
1、小組彙報交流情況。
2、得出結論,海爾蒙特實驗證明:水分是植物體建造自身的原料。
3、接著,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里斯特利設計並做了這樣的實驗:
4、分組實驗 實驗後得出結論:植物有時能把壞空氣變好,有時也會把好空氣變壞。
5、到1779年夏天荷蘭科學家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實驗進一步得出結論。
6、分組實驗後得出結論:只有綠葉和綠枝才能真正把空氣由壞變好。
7、又經過 瑞士牧師謝尼伯德國科學家末里斯薩克斯等一代又一代科學家不懈的努力。終於了光合作用的秘密:在陽光的.作用下,植物的綠葉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產生了氧氣。即:水+二氧化碳->碳水化合物+氧氣
鞏固練習:
按照“土壤汁”的說法,植物生長的需要的物質全部來自於土壤。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海爾蒙特用實驗證明,柳樹長大需要的物質來自雨水,他的結論正確嗎?
普里斯特利設計的實驗想證明什麼?他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豪斯的實驗證實了陽光對植物的作用,他的依據是什麼?
謝尼伯的貢獻是什麼?
為什麼說光合作用是生生不息的原動力?你對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
總結:透過學習本課,這些科學家們對科學研究的執著與懈而不捨的精神是那麼值得我們學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