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地名》第一課時教案
北師大版《地名》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白地名是各個歷史時代人類活動的產物,也是人們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讓學生在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等活動中,透過地名,瞭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資訊、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提升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3、透過丁丁、鼕鼕等人物的吐白,啟發學生髮現地名的由來,鼓勵學生找本地的地圖,經過讀圖的活動,發現地名的特點,幫助學生了解地名的文化內涵。
教學重點
1、課前讓學生充分做好資料的收集工作。
2、讓學生通過了解地名的來歷及變化,懂得地名中蘊涵的文化。
3、以“地名”為主線,開展一系列語文學習活動,鍛鍊學生的能力。
教學難點
1、地名的變化與歷史、社會制度的變化與發展有密切的關係,這些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距離,讓他們瞭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教學前,師生都應做充分的準備,學生要收集資料,教師要為學生的語文活動做動員、鼓勵和示範,並教學生寫好活動計劃。
3、教學生寫調查報告。
課前準備
1、家鄉的地圖一幅。
2、佈置學生收集本地的地名、全國其他地區的地名及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居住的城市叫什麼名字?(長沙)長沙的哪些地方是我們熟悉的?(學生自由發言)
想不想知道我們的好朋友丁丁的'家鄉有些什麼地方?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看丁丁家鄉的地圖
1、引導學生讀圖,找一找地名,感受地名的特點,如春華衚衕、秋實衚衕,中山西路,劉家堡,山東大街、銀川大街、拉薩大街,正義西路等等。
2、聯絡家鄉的地名,啟發學生思考、猜測圖中地名的由來。
例如“中山路”,我們這兒也有,是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者孫中山。
(三)看自己家鄉的地圖
1、說說家鄉熟悉的地名及由來。
2、你知道哪些地名有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3、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