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裝》的教案

《皇帝的新裝》的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體會文中人物的各自特點。

  2、初步學會運用想象、誇張的方法續寫童話故事。

  3、初步認識故事反映的荒唐社會現象的根源,感受誠實的重要性及其人生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與文字平等對話,自主解讀文字,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文字。

  預習要求:

  1、掌握146頁上“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以《皇帝回宮以後》為題,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

  引領學生走進童話王國,共同欣賞安徒生作品——《皇帝的新裝》。

  二、檢查預習

  1、讀一讀:實物投影拼音、詞語,學生單讀、齊讀。

  2、講一講:學生概括故事內容。

  3、議一議:揭示主要人物關係的核心

  (1)用一個字揭示故事中主要人物間的關係。

  (2)具體說明主要人物之間“騙”的關係。

  (3)理解皇帝、大臣、騙子各自行騙的目的。

  [過渡]:沒想到這個騙局在遊行大典上經一個小孩子點破而被所有老百姓識穿了,那麼,皇帝回到宮中會有怎樣的行動呢?

  三、學生交流續寫的故事

  1、引導選擇不同角度進行續寫的學生來交流(朗讀,實物投影);

  2、說明自己續寫的理由。

  [過渡]:如此盛大隆重的遊行大典,卻因為一個小孩子而使皇帝臉面丟盡,洋相大出,皇帝、大臣、騙子們會不會惱羞成怒而把孩子告上法庭呢?

  四、模擬法庭審理

  1、明確角色:

  第一原告:皇帝;第二原告:大臣;第三原告:騙子;被告:孩子。法官:執教老師。其餘同學為法庭聽眾。

  (可各邀請5位同學組成智囊團;被告可另邀請一位教師為律師,只能出謀劃策,不能發言。)

  2、宣佈規則:

  三原告分別確定被告的罪名,並陳述理由;被告依此就原告的起訴,作自我辯護。

  (1)學生準備。

  (2)開庭審理:原告、被告雙方分別陳述、辯護。

  (3)公佈庭審結果:原告勝訴。

  五、揭示主旨

  1、法官現場民意調查:分別徵詢被告、原告對法官的滿意程度。

  (引《宰相劉羅鍋》主題歌詞“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2、揭旨:

  (1)“皇帝的新裝”似一架天平,秤量出“誠實”和“虛偽”在人們心中的分量。

  (2)騙局使我們看到了一個荒唐的社會及其根源。

  六、學生搜尋皇帝、大臣、騙子的罪證,並交流。

  七、總結:說真話,辦真事,做真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