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生活勞動醃青菜教案

有趣的生活勞動醃青菜教案

  【背景】

  幼兒園種植園地裡的青菜經過孩子們一次次的澆水、捉蟲、拔草長勢喜人,一天,我們帶小朋友去收穫青菜,大家在興致勃勃的勞動中談論了許多關於青菜的事,有一位小朋友突然問“這麼多青菜吃不完怎麼辦呀?”靈機一動便請大家想辦法:有的說送人,有的說放冰箱,還有的說醃一醃。

  醃菜是我們海寧很傳統的一種勞作手藝,製作方法比較簡單,主要分為三步:一是放鹽;二是用手揉搓;三是壓緊。這三個環節都是好動的孩子樂意模仿的,而且簡單、易學,完全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也符合我們園本課程所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勞動教育化”的理念。於是,就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生成了有趣的生活勞動“醃青菜”。

  【目標】

  1、學習醃青菜的方法,體驗勞動的樂趣。

  2、會按操作卡上青菜和鹽的數量合作醃菜,獲得醃好青菜的初步經驗。

  【準備】

  教學課件,圍裙、手套,五個大盆,青菜50棵,鹽,勺子,鹹菜若干,小棒,小石塊,5個大口瓶,操作卡,1~10的數字卡片。

  【過程】

  一、 引題

  1、觀看課件,談論有關青菜的話題。

  2、觀察、品嚐鹹菜。

  提問:你嚐出了什麼味道?為什麼會有鹹鹹的味道,裡面放了什麼?

  二、 學習並初步嘗試醃青菜

  1、談論醃青菜的方法,瞭解幼兒的原有經驗。

  2、觀看課件,瞭解醃菜程式。

  3、幼兒在嘗試中觀察青菜放鹽、揉搓後的變化。

  4、交流:怎樣醃菜?

  (1)剛才你在醃菜的時候放了多少鹽?怎麼放的?

  (2)醃過的菜變得怎麼樣了?

  (3)你有什麼辦法把揉搓好的青菜壓緊?

  三、小組合作嘗試醃青菜

  1、分組討論、記錄:醃菜時該放多少鹽?

  2、分組按操作卡上青菜和鹽的數量合作醃青菜。

  四、延伸:

  1、觀察、記錄醃菜瓶內菜的變化;

  2、品嚐驗證:哪一組醃得不鹹不淡,正好吃?

  【評析】

  本活動以幼兒在種植園地勞動中提出的問題為起點,以讓幼兒體驗醃青菜過程為中心,豐富幼兒有關醃青菜的“程式”概念和醃好青菜的初步經驗,對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激發觀察興趣,增進同伴間的合作交流,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1、學習內容體現針對性與整合性。

  現在的家長,沒幾個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做家務,而在幼兒園裡,孩子們生活能力的學習機會也不多。其實,從小讓他們親近勞動,學會生活的技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該活動能針對當前幼兒發展的薄弱環節,重視幼兒勞動意識和勞動觀念的培養,讓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種植園地勞動,並在本班幼兒原有勞動經驗及興趣點上生成醃青菜這一內容,將生活勞動技能教育與科學、社會、語言、健康等領域有機整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與整合性。較好地體現了“教育生活化、生活勞動教育化”的課程理念。

  2、指導策略體現多樣性與有效性。

  首先是教學方法多樣性,提高了學習效益。本活動將操作發現法與多媒體直觀演示啟發、設疑啟發(你有什麼辦法把揉搓好的青菜壓緊?醃菜時該放多少鹽最合適?)、材料暗示等多種方法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習效益。

  其次是多種互動形式、多種感官參與,促進幼兒多項發展。本活動以醃青菜勞動為載體,將幼兒個體實踐、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師幼、幼幼、幼兒與環境多種互動方式有機整合,透過讓幼兒看、嘗、聽、說、做多種感官參與,瞭解並學習了醃青菜的基本程式,發展了動手操作能力。在兩次醃青菜過程中,教師透過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放鹽揉搓後青菜的變化,以及對放多少鹽最合適的討論和實驗,讓幼兒在勞動細節中觀察,交流自己的發現,培養了幼兒的科學態度,激發了幼兒的觀察興趣和探究慾望。同時,透過幼兒分組討論記錄放鹽的數量,以及按操作卡上青菜和鹽的數量醃青菜這一過程,自然地促進了小組幼兒間的合作與交流。延伸活動:觀察、記錄瓶內菜的變化;品嚐驗證哪組醃得不鹹不淡,正好吃?又將幼兒的觀察引向深入。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老師精神飽滿,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和合作夥伴,幼兒投入活動積極性高。如果教師能在活動中更細緻地關注幼兒,並以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適時引導,活動前、活動時、活動後提供充分的討論機會,那麼,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一定會獲得更好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