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貼水彩畫小學美術教案
剪貼水彩畫小學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瞭解水彩畫的新形式、新紋理特點。
2.培養學生髮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求變意識。
教學設計:1.透過欣賞範圖,指導學生巧妙選材,如利用報紙上的字母、電話號碼、照片作為作品中的特色紋理。
2.報紙材料輕,建議學生在製作時不要剪得太碎。
3.為了體現材料特點,提醒學生調色要淡,保持色彩的透明度。
教材分析:原湖南師大藝術學院張小綱教授的報紙剪貼水彩畫使我們感受到一種既現代又質樸的美。教材設計立足點是培養學生從平常的廢棄物品中發現美、創造美的意識,體會物品上面特有的紋理美感,進行再創作。教材內容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欣賞畫家張小綱的《海濱印象》。第二,指導學生掌握製作步驟方法。
教具準備:廢報紙,剪刀,膠棒,水彩畫用具
學具準備:廢報紙,剪刀,膠棒,水彩畫用具
教學過程:
1.用媒體展示畫家作品《海濱印象》。
2.介紹作者:原湖南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張小綱,現在深圳工作。
3.學生分析作品的表現形式、製作方法、材料美與形式美感。
(1)表現形式:水彩畫。(板書)
(2)製作方法:剪、貼、畫。(板書)
(3)美感:既現代又質樸,體現了報紙特有的印刷紋理美和形式美
4.板書課題:報紙剪貼水彩畫
5.欣賞作品,分析怎樣巧用報紙,怎樣塗色。
(1)學生討論發言。
(2)教師總結。
A.作品用材特點:為了體現高樓一層層的結構,畫家剪貼時注意了利用文字的橫向排列;海上的山或島嶼則利用了報紙上的照片;深色的題頭邊框像海上遠處的輪船;利用文字排列比較稀疏的報紙剪貼白雲。
B.學生的第一幅作業:作底色的報紙文字排列均勻,沒有標題或深色圖示。但房屋的屋頂、牆面利用了報紙上的標誌、字母、數碼字和粗重的黑色邊。第二幅作品則全部利用報紙均勻的文字排列,適合表現藍天、白雲、飛鳥。
C.塗色時用較淡的水彩顏色,以保留報紙的紋理美。同時,適當留白能表現畫面的.層次美。(示範)
6.作業要求:製作一幅報紙剪貼水彩畫,題材不限,注意要表現報紙的材料特點。
7.分發報紙材料,學生開始製作。
8.學生提問,教師解答。
9.小結:
(1)作業展示、講評。
(2)今天我們體驗了一次新形式的水彩畫創作。“繪畫藝術的創新求變是永恆的主題。”從不起眼的廢棄的物質材料上發現創造的價值,這就是創造美。
板書設計:
第三課剪貼水彩畫
(1)表現形式:水彩畫。
(2)製作方法:剪、貼、畫。
(3)美感:印刷的紋理美和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