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讀書屋六》教案
《快樂讀書屋六》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透過閱讀本文,瞭解李紳生活的艱苦、讀書寫作態度的刻苦認真。學習他自強不息的可貴精神。
3、認識本課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感受李紳在艱苦條件下仍堅持讀書寫作的刻苦認真態度;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出示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讀一讀,談一談讀了這首詩的感受。
這麼好的詩,李紳是在什麼條件下,又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呢?引入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藉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
再讀課文,圈畫出課後要求認的字多讀幾遍。
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兩方面內容:李紳刻苦讀書和寫作態度認真)
三、自學交流。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李紳是在怎樣艱苦的條件下刻苦讀書,又是怎樣認真寫作的。透過做標記、做批註的方式來自學。
班級交流自學體會。
四、指導朗讀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精神。
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在小組練讀。
指名讀,說說自己為什麼會那樣讀。
五、檢查認字情況。
生字卡片,採取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進行。
拓展。
推薦閱讀:《憫農》(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教學目標:
1、透過閱讀羅丹的故事,知道成功來自於專心致志和全身心的投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本課7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感受羅丹工作時的聚精會神的全身心投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直接出示課題,讀題生疑。
是寫誰的成功之路?成功之路到底是什麼呢?
讀書交流。
二、自由讀,把課文讀通順。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尋找自己想知道的問題的答案。
小組交流:成功之路到底是什麼?
彙報,師生共同討論補充。
三、朗讀感悟。
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讀一讀。
同桌對讀。
指名讀,進一步體會羅丹的精神。
重點指導讀的句子:
往後退了一步,側著頭仔細端詳。“是的,我想沒有什麼毛病了。”
但審視了一會兒之後,他又喃喃自語道:“只是那肩膀上面,線條仍舊嫌太硬。對不起……”
小刀在柔軟的`泥土上輕輕拂過,老人的眼睛裡放出光芒。“還有這裡……這裡……”他又修改了別的幾處地方,再退一步,細細觀察。然後又把架子轉過來……有時加點泥。
如此持續了半小時,一小時……他沒對我說一句話。除了創造他理想中的塑像以外,他什麼都忘記了,似乎天地間只有這工作的存在。
4、理解和感受最後一段話的含義。
多讀幾遍,聯絡羅丹對工作的態度談談自己的看法。
四、拓展延伸。
展示自己所查詢的資料,講一講自己所知道的羅丹的故事。
五、檢查識字。
教學目標:
會用讀後感的形式表達所思所想。
能做到句子通順,意思表達明確;能聯絡實際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重難點:
要寫出真情實感。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本節課內容。
明確要求。
二、自由讀書上對本次習作的要求,明確以下幾點:
寫讀了《王獻之練字》一課後,所受到的啟示或產生的感想;
要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來談;
三、題目自擬。
明確讀後感的一般寫法。
1、簡單介紹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或印象深刻的段落。
2、由讀引發的感想。應聯絡自己的學習生活來談一兩點。
四、師生共同回憶課文內容,啟發學生思考:
王獻之練字》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你覺得王獻之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你從練字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啟發?
你在學習中有過類似的經歷嗎,說一說。
你今後有什麼打算?
五、觀察書上插圖,讀龍龍和文文說的話,啟發學生想應從哪一方面來寫這篇讀後感。
六、學生質疑。
七、動筆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