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教案設計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 ,並能用來解答有關的問題.

  2、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 ,並能用來解答有關的問題.

  能力目標

  體會學習運動學知識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材分析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是本章的重點之一,為了引導學生逐漸熟悉數學工具的應用,教材直接從加速度的定義式由公式變形得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緊接著配一道例題加以鞏固.意在簡單明瞭同時要讓學生自然的複習舊知識,前後聯絡起來.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是本章的另一個重點.推導位移公式的方法很多,中學階段通常採用影象法,從速度影象匯出位移公式.用影象法導位移公式比較嚴格,但一般學生接受起來較難,教材沒有采用,而是放在閱讀材料中了.本教材根據 ,說明勻變速直線運動中 ,並利用速度公式 ,代入整理後匯出了位移公式 .這種推導學生容易接受,對於初學者來講比較適合.給出的例題做出了比較詳細的'分析與解答,便於學生的理解和今後的參考.

  另外,本節的兩個小標題“速度和時間的關係”“位移和時間的關係”能夠更好的讓學生體會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就是要研究物體的位移、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有了公式就可以預見以後的運動情況.

  教法建議

  為了使學生對速度公式獲得具體的認識,也便於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可以從某一例項出發,利用勻變速運動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猜測速度公式,之後再從公式變形角度推出,得出公式後,還應從勻變速運動的速度—時間影象中,加以再認識.

  對於位移公式的建立,也可以給出一個模型,提出問題,再按照教材的安排進行.

  對於兩個例題的處理,要引導同學自己分析已知,未知,畫運動過程草圖的習慣.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兩個公式的建立及應用

  教學難點:位移公式的建立.

  主要設計:

  一、速度和時間的關係

  1、提問:什麼叫勻變速直線運動?什麼叫加速度?

  2、討論:若某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2m/s,加速度為 ,則1s內的速度變化量為多少?1s末的速度為多少?2s內的速度變化量為多少?2s末的速度多大?ts內的速度變化量為多少?ts末的速度如何計算?

  3、請同學自由推導:由 得到

  4、討論:上面討論中的 影象是什麼樣的?從中可以求出或分析出哪些問題?

  5、處理例題:(展示課件1)請同學自己畫運動過程草圖,標出已知、未知,指導同學用正確格式書寫.

  二、位移和時間的關係:

  1、提出問題:一中第2部分給出的情況.若求1s內的位移?2s內的位移?t秒內的位移?怎麼辦,引導同學知道,有必要知道位移與時間的對應關係。

  2、推導:回憶平均速度的定義,給出對於勻變速直線運動 ,結合 ,請同學自己推匯出 .若有的同學提出可由影象法匯出,可請他們談推導的方法。

  3、思考:由位移公式知s是t的二次函式,它的影象應該是拋物線,告訴同學一般我們不予討論。

  4、例題處理:同學閱讀題目後,展示課件2,請同學自己畫出運動過程草圖,標出已知、未知、進而求解。

  探究活動

  請你根據教材練習六中第(4)題描述的情況,自己設計一個實驗,看看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測量和記錄,實際做一做,並和用公式算得的結果進行對比。高中一年級物理教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