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遊褒禪山記》的教案

課文《遊褒禪山記》的教案

  A.課時安排:三教時。

  B.教學目的:

  1.思想教育目標:認識作者盡吾志的思想。

  2.基礎知識目標:瞭解借遊記抒發議論的寫法。

  3.能力培養目標:古文的字詞句篇。

  C.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背誦全文;

  2. 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學方法:精讀課。

  E.教具使用:多媒體教室裝置電腦等。

  F.教學設想

  1.本文是古代遊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它以發議論為主而以記遊為輔,議論又涉及哲理問題,學生初次學習這樣的文章,會有一定的困難。解決這個困難的辦法是:一開始就指導學生初步瞭解文章的全域性,抓住全文的警策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初步理清脈絡層次,然後逐段教讀,最後總結全文。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域性區域性全域性。

  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必須以學生的充分預習(必要時可以從課堂抽出20分鐘讓學生預習)為前提。

  2.對語言障礙要有足夠的估計。本文中有些句子層次較多,有些詞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義比較特殊,常見虛詞其之以等出現的頻率較高,且涉及多種用法,這些都是困難所在。有些詞、語、句要提出來,用靈活的方式(據上下文義推測、文白對照、長句化短句、語法分析等)進行解釋;有些可以在教讀過程中以提問方式要求學生解釋,而後補充糾正;有些可以放到結束課上,透過分類整理,加深理解。更為重要的是,要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領悟上述詞、語、句的含義。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懷是闊大的,所以能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一點,學生很難品味出來。因此,教師應當將示範背誦作為一種直觀的教學手段加以運用,必要時應逐句地帶領學生誦讀。

  4.本文擬用3課時教讀,安排如下:

  第1課時:講解文章主旨和佈局,介紹作者,誦讀第1段。

  第2課時:誦讀第2、3段。

  第3課時:誦讀第4、5段,總結全課,完成練習第一、三、四題,整理實詞。

  G.預習安排

  1.對照註釋看課文一遍,然後朗讀課文一遍。

  2.給下面的句子劃停頓: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種用法。

  4.準備背誦全文(末段可略讀)。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新課。

  教師: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有三篇是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初中時我們已經學過。

  學生說出遊記的篇目。(即教學設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遊記。)

  教師:根據初讀印象說說《遊褒禪山記》跟上述四篇有什麼不同。(從記遊中生髮議論。)

  教師指出: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像《遊褒禪山記》這樣由記遊中生髮出大段議論的不算很多,這是古代遊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閱讀時要注意的是,文章議論的中心是什麼,它怎樣由記遊中生髮出來。能把握住這兩個問題,才能學好這篇文章。

  二、講解文章的主旨。

  1.CSC課件中朗讀展示。

  2.學生齊讀全文。在齊讀前先檢查三個長句中停頓的劃分並正音。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無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長樂王回深父(fǔ)

  3.教師指出: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僕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遊洞無關。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後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麼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麼意思?(為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5.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夫遊之樂是指什麼說的?(至洞之深處。)為什麼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峰。)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簡介。

  關於本文的寫作背景,預習提示已經說過,這裡稍作補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後(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可視為這一觀點的發展。

  四、學生齊讀課文前四段。要求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和文章佈局上的特點,弄清作者的總體構思。

  五、歸納文章佈局的特點。前面在討論文章主旨時,已經涉及佈局的一些特點。這裡只稍作補充,然後歸納。

  問:本文記遊程從什麼地方開始?到什麼地方結束?(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後洞時結束。)可見第1、2段是記遊部分。

  問:作者發了哪些議論?(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點是由什麼事情生髮出來的?(遊後洞而未能極夫遊之樂。)後一點呢?(有碑僕道,其文漫滅)可見第3、4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第1、2段。

  六、誦讀第1段。

  1.教師先範讀一遍,然後領誦一遍。

  〔說明〕教師範讀不要求連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問題:

  ①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僕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後來訛音為華。)

  ②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說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說正確。

  ③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裡是指前洞還是指後洞?(後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④距洞百餘步曰花山有碑僕道中有省略成分嗎?(僕後省於。)說碑距洞百餘步,卻沒有說出方位,據你判斷,碑應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禪院為參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東走,先見碑而後見洞,可見碑在洞的西面。)

  2.學生練習背誦。

  教師巡視全班,先背下來的學生可以舉手,接受教師個別檢查。

  教師還可以將作者行文順序寫在黑板上:

  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僕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3.學生齊背這一段。

  先看行文順序背誦,然後拭去板書再背誦。

  4.指點與答疑。

  ①為什麼要先點出洞名?(下文主要記遊華山洞經過,又由此生髮議論。)

  ②為什麼說華(huá)山是音謬?(古文無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華分開。)

  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在現代語中應是兩句話:因為它在華山南邊,(所以)這樣稱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結果。

  5.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七、留作業 。

  1.順暢地背誦第1段,熟讀第2、3段。

  2.完成練習第二題,將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

  1.先全班學生齊背,然後抽查個別學生13名,從中發現問題要做具體指導。

  2.其的用法。

  先檢查練習的第二題的完成情況。這裡不書題文,只寫答案。

  (1)代詞。那(此係遠指,指褒禪埋葬之時)。

  (2)代詞。這(此係近指,指慧空禪院)。

  (3)代詞。它(代僕碑)。

  (4)前其:代詞。它(代穴)。

  後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遊者定語)。

  (5)前其:代詞。它(代後洞)。

  後其:代詞。代遊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代語代詞。

  (6)代詞。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詞。他們(代古人)。

  (8)語氣助詞。難道(表示反問語氣)。

  補充:(1)既其出助詞,無義。

  (2)視其左右代詞,自己(代作者)。

  (3)謬其傳代詞,它(代山的名稱)。

  (4)咎其欲出者代詞,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師可事先在黑板上畫好圖表,然後一邊檢查,一邊將題號列入空白欄內。

  二、誦讀第2段。

  1.教師示範背誦並穿插講解。

  ①其下平曠所謂前洞也前洞陪襯後洞,一筆帶過,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筆帶過行程。有穴窈然寫所見,入之甚寒寫所感。問其深寫所問。這是詳寫後洞。

  ③餘與四人而其見愈奇愈深愈難愈奇六字,大有深意,為下文議論張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遊記,愈奇之後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遊程至此結束。

  ⑤蓋餘所至又加少矣追記洞中所見。

  ⑥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追記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遊之樂也以悔結束記遊,為下文抒發議論作鋪墊。

  2.教師領誦(要求學生一邊跟教師讀,一邊考慮如何劃分本段層次)。

  3.師生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遊洞經過;第二層(蓋餘所至至段末)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示遺憾心情。

  4.學生練習背誦這一段。

  〔提示〕要分層練習背誦。

  背第一層,先板書行文順序:前洞後洞。再提問:後洞的特點是什麼?(窈寒深。)洞的深處是怎樣的情形?愈深愈難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怠。)

  背第二層,先板書行文結構(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6.指點與答疑。

  ①兩個蓋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後一個的肯定意味要多一點。

  ②末句太長,有的選本斷為兩句: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這表明悔的是隨以止,不得極夫遊之樂是隨以止的結果。極夫遊之樂與上文其見愈奇相照應。

  三、誦讀第3段。

  1.教師示範誦讀並穿插講解。

  ①於是餘有嘆焉於是承上,嘆啟下,由敘事過渡到議論。

  ②古人無不在也無不在就是無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簡潔。全句意在頌古人博大精深,為下文立論根據。

  ③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前洞、後洞。而世之奇偉在於險遠照應上文其見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上文則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事實推出結論,為下文盡吾志張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開一層,點出力,照應上文餘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與力不能至也再推開一層,點出物以相之,照應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譏之乎用推理匯出最重要的結論(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上。前有反襯,後有反問,語勢節節上升。

  ⑦此餘之所得也總收一筆。

  2.教師領讀。

  也要提示學生考慮如何劃分層次。

  3.學生分層練習背誦。

  可分兩層:第一層(開頭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匯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層(有志矣到段末)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提示〕這一段邏輯性很強,作者的推理過程明顯,行文又處處跟前一段相照應所有這些都在語氣上反映出來。因此,本段使用虛詞的頻率較高。要提示學生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然其乎等虛詞在表達語氣上的作用;必要時教師應二遍三遍地領讀。這是本文思想內容的重點,也是誦讀的重點。這段能否誦讀得順暢,是衡量這篇課文教學成敗的主要標準。

  4.檢查背誦。

  可以採取三種方式:(1)全班學生齊背;(2)抽查個別學生背誦;(3)分別默寫若干句。後兩種方式可以同步進行。

  5.指點與答疑。

  ①古人之觀於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觀察天地。之,助詞,無義,有舒緩語氣作用。於,這裡表示觀察的物件,譯成現代語時可省略。

  ②險,這裡用的是本義,即高山,因為後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說的是前洞地勢。

  ③至於幽暗昏惑中的至於是實詞性片語,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況下可省,但此處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語氣,意思是確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餘之所得也:這是特殊形式的判斷句,讀時此後應作一頓。

  四、留作業 。

  1.連貫背誦第1至3段,準備背誦第4段。

  2.繪作者遊蹤示意圖。(據第一、二段繪製)。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

  1.作者遊蹤示意圖(供參考)

  小結:寫遊記須有明確的方位感。

  2.連貫背誦前三段。教師先作示範背誦(速度稍慢,便於學生默誦),請三位同學依次背誦1、2、3段,最後全班同學齊背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 之的用法

  注:加號的是學習重點(下同)

  表二 以的用法

  二、誦讀第4段。

  1.教師示範誦讀這一段,然後提問: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追問: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呢?(何可勝道也哉。從這裡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2.講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古書,非司馬遷作)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已亥涉河也。(《呂氏春秋·察傳》)

  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對眾口傳聞的事、古書上記載的事都要仔細加以分析,辨明正誤,不可盲從這就是本文作者說的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學生練習背誦。

  4.檢查背誦。先背第4段,然後齊背第1至4段。

  三、略讀第5段。

  先問:古代遊記在文末列出同遊者姓名,幾乎成為一種定式,同學們過去已經見過,請說出篇名。(《小石潭記》。)

  再問:試以這兩篇遊記為例,說說運用這種定式有什麼好處。(①古代遊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託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同遊者姓名;即便在記遊蹤時不能不涉及同遊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這樣寫可以節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四、用做練習和討論問題的方式總結全課。

  1.做練習第一題進一步瞭解本文前後照應,用事實為議論張本的寫法。

  2.討論問題:本文由不得極夫遊之樂生髮出盡吾志的觀點,由僕碑生髮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絡嗎?

  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教師不必表態。

  如學生之間爭辯不已,教師可以用古人之觀於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來啟發學生,即可看出上述兩個觀點的聯絡。

  參考答案如下:

  作者遊褒禪山,本來是一次平常的遊歷活動,但卻從中悟出了人生哲理從前洞後洞遊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悟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結論。然後將這次遊山而未能極夫遊之樂的教訓昇華到理論上來,具體分析了至的幾個條件,最後得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絡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本文作者強調的是盡吾志的觀點,將它置於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觀點,這種佈局方式是恰當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實詞。

  先完成練習第三題,但不採取選擇方式,因為第1、3、4三組中與其他幾個詞義不同的詞不止一個,而採用具體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標出A、B、C等;題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師口述,學生可以在課後補寫。

  觀:①觀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宮廷中高大的樓臺(讀guàn)。例:D。④對事物產生看法。例:C。

  名:①名義。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則名。④說明、說出。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紋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飾(讀wèn)。例:E。

  求:①尋找。例:B。②請求。例:D。③探究。例:A。④索取、要。例:C。

  舍:①房屋。例:屋舍儼然。②築室定居。例:始舍於其址,③同捨(讀shě),放棄。例:便舍船,從口入。

  言:①言語、言論。例:以空言求璧。②說。例: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

  險:①高山。例:險以遠。吾與汝畢力平險。②險要。例:江山險固。

  孰:①誰。例:其孰能譏之乎。②通熟,仔細。例: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常:①經常。例:千里馬常有。②平常。例:非常之觀,以上是多義詞。

  加:更。例:則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幫助。例:無物以相之。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稱。例:長樂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