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優秀教案設計模板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優秀教案設計模板

  教學目的:

  理解《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運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寫作特點,瞭解辛棄疾抗敵救國的雄圖壯志和為國效勞的愛國熱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繼承蘇軾把詞的豪放風格加以發揚光大,使它蔚然成為一大宗派,主要應歸功於辛棄疾。辛棄疾的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這種豪邁風格的形成,首先決定於他的作品有深厚的愛國熱情和廣闊的社會內容。

  二、簡介作者與寫作背景:

  辛棄疾在詞人中,算是個英雄。1161年,金國大舉南犯,21歲的辛棄疾率群眾2000多人在家鄉起義,加入以耿京為首的農民抗金義軍。在起義軍的幾個月裡,他表現出非凡的勇敢和堅定。到了南方後,他繼續堅持主戰,用飽含愛國主義激情的詞和文章,宣傳北伐抗金,收復中原統一全國的主張。但是,以趙構為首的趙家王朝偏安江南,在臨安過著遊宴玩樂歌舞昇平的生活,對金屈辱求和。他們對起義軍也一直害怕。辛棄疾被迫隱退,空懷一腔忠貞熱情,卻報國無門。他的許多詞就反映了這種悲憤。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懷古詞,是突出的一首。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棄疾64歲退隱江西鄉間已有十多年,被執掌大權的韓侘胄所起用。當時蒙古已崛起,金則日益衰敗,並起了內亂。韓要立一場伐金大功,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起用了辛棄疾作為號召北伐的旗幟。第二年(1204)任他作鎮江知府,鎮江那時正處於抗戰前線。辛初到鎮江,積極作北伐準備,可他的意見不能被韓侘胄一夥採納,並給他一個降官的處分,後來又把他調離鎮江。辛棄疾施展雄才大略為恢復大業出力的願望又落空了。這就是辛棄疾寫這首詞的背景。

  三、串講詞的大意。

  四、分析詞的上片:

  思考:

  1、上闋寫了兩個人,這兩個人的共同點是什麼?(都是能夠建立功業的英雄人物。而且他們的.事業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詞人寫這兩位英雄人物寄託了什麼情懷?(表達自己力主抗金和決心恢復中原的宏大抱負,同時借古代帝王來諷刺南宋統治者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

  3、寫孫權和劉裕一略一詳,為什麼?(寫出劉裕出身貧賤,卻能建功立業,更表現了“事在人為”的道理;更表現詞人對英雄的仰慕。在當時韓侘胄急於北伐的現實中,辛棄疾對劉裕的歌頌不僅是嚮往他的英雄業績,還含有“如果碰到劉裕這樣的國君,他的正確戰略意圖就能被採用”的意思。

  五、閱讀下片,分析層次。教師講解,學生討論用典的作用。

  1、第一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號。宋文帝劉義隆是劉裕的兒子。他不能繼承父業,好大喜功,聽信王玄謨北伐之策,打沒有準備的仗,結果一敗塗地,北魏軍隊一直追到長江邊,聲稱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漢朝霍去病戰勝匈奴,封狼居胥山,舉行祭天大禮的故事。宋文帝聽了王玄謨的大話,對臣下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倉皇北顧”,是看到北方追來的敵人而張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戰敗時有“北顧涕交流”的詩句。

  2、凡詩文運用典故都有用意,辛棄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慘敗的故事目的是什麼?(借鑑歷史,伐金必須做好準備,不能草率從事。)

  3、第二層。“四十三年,……一片神鴉社鼓!”是第二層,追憶自己當年南歸途經揚州所見慘象,描述瓜步山周圍人們生活的情景。“四十三年”三句,說辛棄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記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戰火瀰漫的揚州以北地區參加抗金斗爭。後來渡淮南歸,原想憑籍國力,恢復中原,沒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聵無能,使他英雄無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壯志依然難酬,追思往事,不勝身世之感!“佛狸祠下”三句。從上文緬懷往事回到眼前現實。“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燾追擊王玄謨的軍隊時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宮。當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賽會,很是熱鬧。

  4、作者寫佛狸祠一幕景象,表達什麼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達了自己的隱憂:如今江北各地淪陷已久,不迅速謀求恢復,民俗就安於異族統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對南宋政府不圖恢復中原的不滿。)

  5、最後三句是第三層。用廉頗的典故,用意是什麼?(明確:抒寫了自己雖有遠大抱負,而朝廷卻不重用,壯志未酬的苦悶。)

  六、歸納全詩。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英雄業績的嚮往,有著抗金救國、恢復失地的抱負以及不能實現的苦悶;也表現了對南宋統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徑的諷刺和不滿,以及對韓侘胄的警告。

  七、學生齊讀全詩。

  板書:

  孫權:英雄難覓

  上闋

  建功立業、令人仰慕

  劉裕:尋常巷陌、金戈鐵馬

  劉義隆:草草出師,倉皇北顧

  警告當朝

  詠史抒懷

  下闋

  烽火揚州路,神鴉社鼓

  憤斥偏安

  借古諷今

  詩人: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壯志未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