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憶江南的教案設計
關於憶江南的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憶江南》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材中的第一篇詞,引領整個小學階段詞的學習。這個詞牌原名《望江南》,其後又有《謝秋娘》、《夢江南》、《望江梅》等許多異名。這首詞中,詩人選取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典型景物,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最後用一個反問句能不憶江南?真切、有力地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的讚歎和思念。
【學習目標】
1、深入理解詞意,感受江南春景之美,體會作者讚美與思念之情。
2、初步瞭解詞的特點,掌握學習詞的方法。
3、有感情誦讀。
【教學重、難點】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2、有感情誦讀。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簡介相關資料
1、背誦有關描繪春天景色的詩句。
2、齊讀詩題:憶江南 (播放江南春景圖)
3、介紹詩人和創作背景:
教師補充內容: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他曾在蘇杭為官,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12年後,他對江南依然魂牽夢繞,六十七歲那年,創作了一組千古絕唱──《憶江南》。
二、初讀全詩,感知詞的特點
1、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讀流暢。
2、初步感知詞的特點:
⑴ 有沒有發現這首詩與我們以前學過的詩有什麼不同?
明確今天我們學習的其實是一首詞。
⑵ 師生交流對詞的初步認識。
3、指名讀。
(重點提示諳這個生字的讀音)
4、教師範讀激情,評議導學。
三、自學交流,探究詩意
1、學生自學,理解字意、句意:
教師引導,遷移學法:
同學們可用學習古詩的方法來學習這首詞。
2、同桌交流自學收穫。
3、全班集體交流,整體感知詞意。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賞析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你從哪幾句感受到江南春景之美的?
⑴ 賞讀:
日出江花紅勝火
江南的春景美在哪裡?
紅勝火:體會江花的紅豔;花的數量多,感受江南春天的盎然生氣。
勝可否換成似?
什麼時候江邊的花更紅,更豔?(日出圖)
展開想象,把詞句還原成畫面。(江花圖)
體會後指名有感情朗讀、評讀。
⑵ 賞讀:
春來江水綠如藍
這句給我們呈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綠如藍:體會水的青綠,感受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機。
為什麼江水這樣清綠?讓我們聯想到了什麼?
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江水圖)
⑶ 引導學生想像並對比兩句詩所描繪的不同畫面,感悟兩句詩紅與綠相互映襯之美。
⑷ 學生結合想象誦讀:
① 指名讀。
② 合作讀:
(師:日出時分,花開的.如此熱烈,男生讀:日出江花紅勝火)
(師:春來碧水悠悠,純淨、清幽,女生讀:春來江水綠如藍)
2、體會前兩句中蘊含的作者感情:
江南春景的如此美麗、絢爛,作者用一個字就表達了由衷的讚歎,那就是──好,
這個好字是在讚美江南的什麼好?讀出自己的體會。
作者讚歎的美好春景是他非常熟悉的,親自感受到的,理解風景舊曾諳一句。
3、對比引申,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
⑴ 引入作者另一首詩《魏王堤》:
當江南花紅勝火,水綠如藍的時候,而北方的洛陽又是什麼樣的景象呢?
出示七絕《魏王堤》。
⑵ 引讀體會:在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的季節,洛陽卻花寒懶發,只有魏王堤 上的柳絲,才透出那麼一點兒春意。
⑶ 再次朗讀體會能不憶江南? 一句的含義。
4、拓展引申,深入體會作者情感:
⑴ 賞讀白居易其它兩首《憶江南》。再次深刻感受詩人對江南的讚美和思念。
引導:作者回憶了哪裡?又在懷念江南的什麼?
⑵ 師補充:詩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和他的感情很深,在他離任時,蘇州人民不捨得他走,都哭著來為他送行。詩人劉禹錫曾在《白太守行》中寫道: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帶著對江南人民深深的思念,再讀能不憶江南?
⑶ 江南不僅景色優美讓作者懷念,還有純樸的人民讓作者牽掛,江南的景美、酒香、人更美!我們再來讀讀這句。再看這個好字又增加了哪些含義?
⑷ 感情朗讀,讀出讚美之情、讀出思念之意。
五、佈置作業
展開想象,把日春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景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可以寫,也可以畫。)
【板書設計】
讚美
憶江南────好詞
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