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歐姆定律優秀教案

第二節歐姆定律優秀教案

  (一)教學目的

  1.掌握歐姆定律,能熟練地運用歐姆定律計算有關電壓、電流和電阻的簡單問題。

  2.培養學生解答電學問題的良好習慣。

  (二)教具:

  書寫有提問和例題的投影幻燈片。

  (三)教學過程

  1.複習

  提問:(使用投影幻燈片)表1、表2是某同學研究電流跟電壓、電阻關係時的兩組實驗資料。請在表格中空白部分填寫出正確數值,並說明道理。

  答:表1填3伏和0.9安。根據: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表2填0.15安和15歐。根據: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進行新課

  (1)歐姆定律

  由實驗我們已知道了在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把以上實驗結果綜合起來得出結論,即歐姆定律。

  板書:〈第二節 歐姆定律

  1.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歐姆定律是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19世紀初期(1827年)經過大量實驗得出的一條關於電路的重要定律。

  歐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R表示這段導體的電阻,I表示這段導體中的電流,那麼,歐姆定律可以寫成如下公式:

  公式中I、U、R的單位分別是安、伏和歐。

  公式的物理意義:當導體的電阻R一定時,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加幾倍,透過這段導體的電流就增加幾倍。這反映導體的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例關係(I∝U)。當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阻增加到原來的幾倍,則導體中的電流就減小為原來的幾分之一。反映了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例的關係(I∝

  I—電流(安) U—電壓(伏) R—電阻(歐)〉

  有關歐姆定律的幾點說明:

  ①歐姆定律中的電流、電壓和電阻這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②對於一段電路,只要知道I、U和R三個物理量中的兩個,就可以應用歐姆定律求出另一個。

  ③使用公式進行計算時,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單位。

  (2)應用歐姆定律計算有關電流、電壓和電阻的簡單問題。

  例題1:課本中的例題1。(使用投影片)

  學生讀題,根據題意教師板演,畫好電路圖(如課本中的圖8—2)。說明某導體兩端所加電壓的圖示法。在圖上標明已知量的符號、數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解題過程要求寫好已知、求、解和答。解題過程寫出根據公式,然後代入數值,要有單位,最後得出結果。

  板書:〈例題1:

  已知:R=807歐,U=220伏。

  求:I。

  解:根據歐姆定律

  答:透過這盞電燈的電流約為0.27安。〉

  例題2:課本中例題2。(使用投影片)

  板書:〈例題2〉

  要求學生在筆記本上按例題1的要求解答。由一位同學到黑板上進行板演。

  學生板演完畢,組織全體學生討論、分析正誤。教師小結。

  ①電路圖及解題過程是否符合規範要求。

  ②答題敘述要完整。本題答:要使小燈泡正常發光,在它兩端應加2.8伏的電壓。

  ③解釋U=IR的意義:導體兩端的電壓在數值上等於透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電阻的乘積。不能認為“電壓跟電流成正比,跟電阻成反比。”因為這樣表述顛倒了因果關係也不符合物理事實。

  例題3:課本中的例題3。(使用投影片)

  板書:〈例題3〉

  解題方法同例題2。學生板演完畢,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正誤。教師小結。

  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所以U、I的比值是一定的。對於不同的導體,其比值一般不同。U和I的比值反映了導體電阻的大小。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材料、長度和

  電阻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由於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所以某導體兩端的電壓是零時,導體中的電流也等於零,而這個導體的電阻值是不變的。

  ②透過例題3的解答,介紹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和方法。

  板書:(書寫於例題3題解後)

  〈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3.小結

  (1)簡述歐姆定律的內容、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

  什麼叫伏安法測電阻?原理是什麼?

  (2)討論:透過課本中本節的“想想議議”,使學生知道:

  ①電流表的電阻很小(有的只有零點幾歐),因此,實驗中絕對不允許直接把電流表接到電源的兩極上。否則,透過電流表的電流過大,有燒燬電流表的危險。

  ②電壓表的電阻很大(約幾千歐),把電壓表直接連在電源的兩極上測電壓時,由於透過電壓表的電流很小,一般不會燒燬電壓表。

  4.佈置作業

  課本本節後的練習1、4。

  (四)說明:透過例題,要領會培養學生在審題基礎上畫好電路圖,按規範化要求解題。

  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