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恐龍的滅絕》教案

課文《恐龍的滅絕》教案

  課前透視

  《恐龍的滅絕》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家們關於滅絕的說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本文圖文並茂,形象生動逼真,內容層次清晰,集中反映了在中生代時期,遍佈恐龍的神秘世界。

  恐龍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文章從題目到內容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然而恐龍卻是生活中已經不存在的生物了。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更加引起孩子們的探究心理,從這個角度說,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發現科學的極好範例。課前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豐富學生對恐龍的瞭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重點

  能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資訊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或有關恐龍的音像資料、恐龍的玩具模型或圖片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激趣:(課件或掛圖出示恐龍)。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你都知道哪些關於恐龍的知識?

  (結合學生對恐龍的認知,啟發談話,尊重學生的體驗,豐富學生的認知。在交流過程中,實現向課文內容的自然過渡。)

  2、觀察感知:教師準備恐龍的動物模型。同學們,現在我這裡有許多動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誰能快速答出這是什麼動物的模型?在學生搶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對恐龍的瞭解。(如果有條件的可以插入音像資料,讓學生觀看,以豐富學生對恐龍的認知。)

  (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設計搶答的方式,啟用學生的思維,交流對恐龍的瞭解,觀看相關的音像資料,讓學生髮現自己已有生活經驗與課題內容之間的相似性,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學生在開課時就對新知識的學習產生強烈的慾望。)

  初讀

  1、自由讀文。邊讀邊畫,自主識字。藉助拼音或工具書把生字詞語讀準確。

  2、師生交流,理解字詞。利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及時正音並點撥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的意思,重點交流識字方法。

  3、互讀課文。重點交流朗讀中的重點(字音或長句子),師生共同練讀評議。

  4、交流在讀書中瞭解到的資訊。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在學生彙報中教師可組織同學就簡單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恐龍歷史比人類歷史長遠得多現在恐龍已經滅絕了等。其他細緻的問題,啟發學生繼續讀書研究,進行解決。

  (透過初讀,培養學生自主讀書和識字的能力。鞏固生字的學習,打好語文基礎,在對課文的閱讀中獲得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受。教師及時瞭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強了教學活動繼續開展的目的性。)

  朗讀

  1、指導默讀課文,邊讀邊標畫。想想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哪些內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指導默讀方法:不出聲,不指讀。)

  2、學生邊默讀邊動筆圈畫,教師巡視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讀書。

  3、讀書彙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歸納出課文主要講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及時評價學生讀書情況。

  (讀書既是方法手段也是能力和目標。透過這樣的設計,把讀書方法的指導和讀書目的的達成融合起來。這樣就使學生在感悟讀書方法的同時,獲得了對課文全域性瞭解從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恐龍滅絕的奧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突出了學生是真正的讀者的地位,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的滲透,為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的奠定了基礎。)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亡、肉、耐、類。

  2、引導學生觀察交流在書寫中應注意的問題及記憶方法。如類:一種大米等。)

  3、學生認為難的字,教師示範書寫。(如類字書寫時,米的最後一筆。)

  4、學生練習,互相點評,展示佳作。

  (抓住重點,典型交流,把識字與寫字有機結合起來,師生共寫共評,提高寫字效率。)

  第二課時

  複習

  1、出示生字卡片,組織學生複習上節課學習的字詞。指讀、擴詞、聽寫相結合。

  2、指讀課文,共同回顧上節課學習的收穫。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謎、傳染、嚴寒。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書寫中的注意事項。如:謎字三個部分的分佈要合理;染字右上方不要寫成丸字等。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由複習字詞,直接進入書寫環節,自然流暢。同時也為課文學習的完整性,提供了條件。)

  研讀

  1、自由讀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在寫恐龍滅絕的說法?

  2、在課文2、3、4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自由結組學習。思考:你為什麼喜歡這個段落?如果讓你根據自己所學的內容,介紹恐龍滅絕的原因,你怎樣才能表達清楚?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對學生如何進行有效地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先要認真讀書,有次序地交流各自的感受,結合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等。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巡視指導,防止學習流於形式。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學生學習的選擇性。這個環節請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合作學習,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教師富有實效地指導,收放結合,確保了學習的高效。課堂中師生的地位得到和諧地體現。)

  3、彙報合作學習成果。教師應鼓勵學生採用多種形式彙報讀書情況。如:有感情地朗讀、複述、轉換身份的介紹或演講、組內扮演採訪等方式。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針對同學的彙報,互動評價或質疑。

  (課準指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讓學生在多種生動的形式中交流自學感受,師生評議,適時點撥。滿足了學生的表現願望,順應了學生的閱讀心理,豐富了學生的讀書體驗,培養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4、引導學生想像畫面,有感情地讀文。

  (閱讀教學要始終堅持以讀為本。強調感悟的語言,重語文積累和情感的積澱。想象體味閱讀,是培養語感的.有效途徑。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促使學生將課文中的語言情境化,幫助學生感悟語言,培養良好的語感。)

  拓展

  1、恐龍滅絕的說法只有書上這五種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除了這些原因以外,結合你收集的資料,想像一下還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啟發學生想像表達,啟用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於提出問題。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說法不一,引導學生對這些說法質疑,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2、你還想了解其他關於恐龍方面的知識嗎?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資料。課後辦一次恐龍世界的展覽。

  (語文課程的學習,絕不能僅僅侷限在語文課程本身和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能使學生從中吸收知識、開闊視野、拓寬思路、發展個性。)

  3、學習了這一課,你有怎麼的感受?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讀書感受,有效地幫助學生整理學習收穫。可以採用我想說的方式,如:我想對大自然說;我想對動物朋友們說;我想對自己說等。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同時也挖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滲透環境教育,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冬眠:某些動物對不利生活條件的一種適應。如:蛙、蛇、蝙蝠、刺蝟等,冬季僵臥在洞裡,血液迴圈和呼吸非常緩慢,神經活動幾乎完全停止。

  塵埃:塵土。

  龐大:很大(常含過大或大而無當的意思,指形體、組織或數量等。)

  躲避:文中指離開對自己不利的事物。

  枯萎:乾枯萎縮。

  哺乳動物:最高等的脊椎動物,基本特點是靠母體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幼體。除最低等的單孔類是卵生的以外,其他哺乳動物全是胎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