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的教案設計

虎門銷煙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用“先…...再……然後……”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4、認識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強診斷矯治意識,提高自我診斷矯治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整體初讀,基礎性診斷

  1、揭題。

  2、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要求讀準字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3、學生質疑。

  (1)請學生提出讀書遇到的不懂的問題。(學生質疑,以學定教)

  (2)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3)交代學法:帶著這些問題,邊讀邊思考,深入學習課文。

  二、精讀品位,引導探究,理解性診斷

  1、學習第一節。

  (1)自由讀課文,思考:什麼樣的日子才“值得紀念”?

  (2)讀書彙報交流、小結。

  2、細讀第六節。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段告訴我們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2)讀書彙報交流(注意理解“壯舉”“囂張”“氣焰”)

  3、研讀第二節。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從哪看出虎門寨這一天不同尋常。(相機板書:水洩不通、彩旗林立)

  (3)再讀課文,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場面的壯觀。

  思考:A、為什麼來到海灘的人這麼多?

  B、文武官員到場說明什麼?

  C、為什麼邀請外國商人觀看?

  (1)彙報交流,師生評價。

  (2)小結方法:回顧我們這幾小節的學習,我們採用了“一邊讀一邊思考”的方法,下面我們還用這個方法學習下文。

  三、自讀領悟,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品讀三至五節,感受硝煙的經過。

  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要運用一邊讀一邊思考的方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研讀硝煙過程。思考:分幾步硝煙的?硝煙過程中人們的心情怎樣?煙渣被捲進咆哮的大海暗示著什麼?

  (在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感情朗讀,做到讀中悟情,讀中悟理)

  2、再讀第六節和第一節。

  (1)引讀。

  虎門硝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的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而它發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2)齊讀第一、六節。

  四、遷移內外,讀說結合

  1、出示:只見一群群光著背梁……然後又把一擔擔生石灰倒下去。

  2、討論:硝煙時,工人們做了幾件事?課文用什麼詞三件事連起來的?(板書:先……再……然後……)

  3、小結:有時我們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幾步來做,為了表明這幾步的先後順序,我們可以用上“先、再、然後”來連線。

  4、指導說話,引導回憶,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來完成?

  5、練習說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