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

七年級語文下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

  【教學重點】

  學習重點應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園”。即作家抓住特點寫景和寫景中確切使用形容詞、動詞這一部分。只有深刻體味到在“百草園”這個自由廣闊的天地裡能夠享受到無窮樂趣這一點,才能進一步理解“三味書屋”單調、沉悶、枯燥的生活是怎樣束縛和摧殘著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的。

  【教學難點】

  1、弄懂插敘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別是理解插敘後的一段議論的含義。

  2、正確理解魯迅對三味書屋生活的態度。

  3、理解結尾的話。

  4、理解行文中敘述口吻的變化。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結構、情感、和主題。

  2、學習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寫,以及準確生動的動作描寫。

  3、探討文中的疑難詞語和問題,培養探究的習慣。

  【學習方法】

  朗讀法、感悟、品味、交流。

  【課前準備】

  1、讀準“讀一讀”中的字音。

  2、自看並理解註釋中的詞語。

  3、閱讀課文,質疑。

  4、思考:探究與練習。

  【課堂型別】

  新授課。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二、導人

  1、作家作品簡介:

  學生已學過回憶魯迅的作品《一面》,可以用提問回憶的方法回顧已學過的有關魯迅的知識。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這組散文是在魯迅生活中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借舊時的美好事物,來排遣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閒靜”,寄一些安慰而寫的,可以說《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時代的一曲戀歌。

  百草園,紹興城內魯迅家房屋後面的園子。三味書屋,在魯迅家附近,魯迅小時候(12歲到17歲)在這裡讀書。

  2、導語:

  作者筆下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充滿著生機和活力,裡面滲透著作者強烈的感情,閱讀時要細心品味;文章寫景狀物、敘事寫人真切具體,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的。

  三、學習文章結構

  1、提問: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得到哪些資訊?

  討論並歸納:文題出現兩處地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學習的場所。作者用“從……到……”的詞語把它們聯絡在一起,從此,可以發現,課文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遊戲、玩耍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

  2、提問: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各是哪裡?哪一段是中間的過渡段?

  討論並歸納:

  ⑴ 百草園:從開頭到“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⑵ 三味書屋:從“出門向東”到完。

  ⑶ 過渡段:第9自然段。

  3、提問: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麼?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兩句話有沒有矛盾呢?

  討論並歸納:第一段是總說百草園是我的樂園。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沒有矛盾。前一句話是用大人的眼光來看的。“確鑿只有”,斷定其中不會有什麼動人之處;“似乎”,又對這斷定有躊躇,這是表示是否記得清楚還不敢說。後一句是從小孩子的眼光來看的,作者回憶童年在百草園玩耍,一切都那麼新奇有趣,確是兒童的樂園。所以不矛盾。

  四、學習景物描寫

  1、提問: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百草園的景物的?

  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討論並歸納:(老師提示引導並歸納)

  ⑴ 既抓住了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用詞貼切。

  (讓學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竄、輕捷、低唱、彈琴等詞語和相關語句。)

  ⑵ 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

  (讓學生分別找出相關內容)

  形:肥胖、高大、臃腫、小球。

  聲:長吟、彈琴。

  色:碧綠、紫紅、菜花和蜂的“黃”。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鳴蟬。

  秋景:蟋蟀的叫。

  ⑶ 層次井然,條理分明,活潑多姿:

  先用兩個“不必說”從整體上寫百草園,再寫區域性的“泥牆根一帶”;由低到高寫靜物,再由高到地寫動物;整體是從植物到動物,區域性是從動物到植物。

  (4) 從修辭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有擬人: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寫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作者把百草園描寫得有聲、有色、有趣、有味,確是兒童的樂園。

  2、學生齊讀課文第二段,體會寫景的妙處。

  五、學習民間故事和冬天的百草園

  1、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後,又寫的是什麼?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可讓學生簡要複述和評論這個故事。

  2、問:文章為什麼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討論並歸納: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3、下面一段寫的是什麼?

  寫的是冬天的百草園。

  4、冬天的百草園最有趣的是什麼事?

  5、捕鳥。

  6、文章是怎樣描寫捕鳥的,準確地運用了哪些動詞?為什麼要寫捕鳥?

  討論並歸納:先寫捕鳥的時間、條件、方法,然後寫捕鳥的收穫、經驗教訓。運用的動詞有“掃開”、“露出”、“支起”、“撒”、“系”、“牽”、“看”、“拉”、“罩”。寫捕鳥也是寫百草園給愛玩的兒童帶來的無窮樂趣。

  六、小結

  寫百草園,始終圍繞著一個“樂”字──樂於觀察百草園的景物,樂於聽美女蛇的故事,樂於捕鳥活動,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

  七、佈置作業

  1、背誦第二段。

  2、“百草園”裡,作者學到了不少東西,也是“學校生活”。“三味書屋”直接寫了“學校生活”。試預習“三味書屋”部分,分別找出兩部分中“學習的環境、教課的先生、學習的內容”,並加以對比,結合完成文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匯入

  寫百草園,始終圍繞著一個“樂”字──樂於觀察百草園的景物,樂於聽美女蛇的故事,樂於捕鳥活動,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

  二、閱讀課文過渡段和三味書屋部分

  1、學生齊讀過渡段。

  2、問:“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討論並歸納:不知道,從“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都無從知道”可以看出,三個“也許是”表示儘管猜測的原因很多,但一個也無法肯定。

  3、問:“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句話運用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麼心理?

  討論並歸納:運用擬人,表達了“我”對百草園的依戀。

  4、問:這一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5、問:第二部分一開始作者對先生是怎樣評價的?

  討論並歸納:先生很“和藹”。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5、問:怎麼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這蟲的問題?

  討論並歸納: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學生讀他所指定的書,書外的問題是不予解答的,況且提問者又是一個剛入學不久的學生,如此“不務正業”,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至於這種態度是否正確,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學生沒提出也可不討論。)

  6、問:“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說明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討論並歸納:打戒尺、罰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學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罰跪規則而不常用,說明他對這種落後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態度,也反映他對學生的開明思想。

  7、問:你認為在三味書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寫得有趣味?

  學生自由發言,不求統一,合理就行。主要讓學生理解把握課文內容。

  8、問:從作者的記敘和描寫中,你覺得作者對三味書屋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討論,有理就行。

  9、請歸納本文的中心思想。

  (讓學生討論“研討與練習”:一題的3小題)

  三、小結

  全文主要內容由兩部分構成──百草園和三味書屋,表現了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樂的生活。

  四、作業

  1、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二。

  2、自主檢測。

  第三課時

  一、讓學生質疑問難,師生共同討論課文中的問題

  二、訂正作業

  三、自主檢測上的課外練習

  要求:當堂練習,集體評講。

  四、積累

  魯迅先生刻“早”字的故事。

  五、作業

  你知道魯迅先生的經歷嗎,請同學們查詢課外資料,寫一篇介紹魯迅先生的練筆,下節課上課時給大家介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