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膨脹食材》優秀教案
幼兒園科學《膨脹食材》優秀教案
【活動設計】
膨脹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每位幼兒在生活中都會遇見的,但是幼兒一直不會用一個合適的詞語來說明這個現象。例如:在班級的植物角中,我用水泡了一些黃豆、綠豆,讓幼兒觀察這些植物生長需要哪些條件。這些豆子用水泡過後,就變大了,幼兒看見後就說它們都鼓起來了,而不知道黃豆、綠豆是因為遇水產生了膨脹。另外在新《綱要》中也明確指出了,科學的教育內容因從身邊取材,這樣就有益於孩子們真正地理解科學、熱愛科學。孩子們會感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針對幼兒這方面知識比較貧乏,以及新《綱要》的精神,選擇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透過操作和討論的方式,感知物體的膨脹現象,初步瞭解物體膨脹的條件。從而激發幼兒學會用比較觀察的方法。萌發對物體膨脹現象的興趣和探索慾望。
【活動目標】
1、透過對幾種不同材料的嘗試探索,讓幼兒瞭解有的物體遇水會膨脹,有的不會。會膨脹的物體膨脹速度是不同的。
2、學習實證研究的方法,學會做實驗記錄。
【活動準備】
1、用來探索的多種材料:塑膠雪花片,鑰匙,紫菜,木耳————
2、實驗用的冷水、熱水、盛水的玻璃缸。
3、記錄實驗結果的表格、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講述。
1、教師一手拿一杯泡有胖大海的茶,另一手拿一顆胖大海,請幼兒觀察。
2、引導幼兒說出:胖大海“大了”“脹了”。
3、教師歸納:對,放在水裡的胖大海“膨脹”了。
(評析:透過一個對比讓幼兒自然地認知“膨脹”這個概念。)
二、想象記錄。
教師呈現多種材料:塑膠雪花片,鑰匙,紫菜,木耳————請幼兒猜一猜:哪些材料放到水裡能膨脹,哪些不能,在記錄紙上作記錄。
(評析:幼兒生活經驗有限,他們的猜測會有對有錯。在這個環節當中老師請幼兒作記錄實際是將猜測變為“研究假設”。)
三、操作探索。
1、把材料投放在冷水裡:
請幼兒看幾種材料放入水中後發生什麼變化?(引導幼兒在記錄觀察結果後再集體分享:讓幼兒分清什麼材料放在冷水裡會膨脹,什麼不能。)
2、想象記錄:
師:你覺得木耳、紫菜等能膨脹的材料如果同時放在水中什麼東西膨脹得快?什麼東西膨脹得慢?
3、幼兒操作:提醒幼兒注意材料要同時放入水中。
4、讓幼兒理解:不同的材料在冷水中膨脹的速度是不同的。
(評析:這是一個證實或證偽的過程,它孕伏了科學研究的重要理念:以事實為依據,用事實說話。)
5、再次想象:出示木耳:你覺得它放在冷水裡和熱水裡哪裡膨脹得快?(引導幼兒經過假設後再一次實驗,看看自己的猜想對不對,同時,再次提醒幼兒注意材料要同時放在熱水中,進一步認知同一種材料在冷水中或熱水裡膨脹的'速度是不同的。
(評析:透過一個個活動設計,一方面逐步引領幼兒深入探索生活中的膨脹現象,另一方面使幼兒從較規範的研究方法中學會觀察、習得知識和研究方法。)
四、討論交流。
師: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很多材料遇水會膨脹的問題,你們想想:還有哪些材料遇到什麼情況也能膨脹?(遇熱、遇潮、遇空氣等。)
(評析:這是將幼兒的認知放大、拓寬,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讓幼兒認識、瞭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給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主操作,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教學從嚴格掌控到逐步放開,幼兒探索的思維空間和學習自主權逐漸擴大,也體現了教師教學的規範性和嚴謹性,更體現了幼兒在做中學、試中學、想中學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