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七年級音樂下冊《沂蒙山小調》教案

新人音版七年級音樂下冊《沂蒙山小調》教案

  教學目標:

  1、透過體驗音樂之美,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歌曲風格,增強學習民族音樂興趣,培養學生熱愛民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體會歌曲的特點,瞭解歌曲中的表現手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調》,嘗試進行用魚咬尾的創作手法進行旋律創編活動。

  3、透過欣賞、學唱、豎笛演奏等多種方式,體驗音樂情緒,參與歌曲演唱和藝術創編活動,突出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調》

  教學難點:運用“魚咬尾”創作手法進行藝術創編活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琴

  教學過程:

  一、每週一曲

  小組豎笛才藝展示。

  二、匯入

  1、說沂蒙

  說說我們沂蒙山區有哪些旅遊生態場所,名勝古蹟。

  2、看沂蒙。

  播放沂蒙景點圖片。

  三、唱沂蒙。

  1、播放《沂蒙山小調》音樂,學生欣賞並小聲跟唱,熟悉旋律。

  2、用“啦”模唱曲譜,注意氣息的連貫。

  3、填詞學唱,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

  教師彈琴,學生跟唱。

  四、憶沂蒙

  《沂蒙山小調》誕生於抗戰時期的1940年。當年,就在下白石屋村,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員李林、阮若珊藉助當地的花鼓調創作了初期的《沂蒙山小調》,後在流傳中經過多次加工修改,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沂蒙民歌。

  這支小調誕生於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樓腳下的費縣薛莊鎮上白石屋村,當年由駐沂蒙山區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員李林(上海歌劇院顧問)和阮若珊(中央戲劇學院原副院長)兩位同志創作。

  196x年,華東地區舉行民歌會演時,韋友芹用她那甜潤的歌喉,演唱了《沂蒙山小調》,受到陳毅和其他中央首長的稱讚,後被錄製唱片,又一次在全國引起了轟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首“山東民歌”已蜚聲國內外。為紀念小調的誕生,當地政府在村前建了一座紀念亭、立了一座紀念碑,亭前的一塊天然巨石上刻著小調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於1999年8月17日親筆題寫的一行字--“深深懷念沂蒙山好地方”,寄託了作者對白石屋、對沂蒙山的一腔深情。2、視唱旋律。

  五、懂沂蒙。

  1、視唱旋律並提出問題:歌曲的`有幾個樂句?曲式結構、旋律有什麼特點?

  這首民歌簡短,是一段體,只有四句,分別是起承轉合。旋律進行的特點:“魚咬尾”

  2、瞭解“魚咬尾”

  ①定義:上一句的結束音與下一句的起音相同,這種手法在音樂中叫做“魚咬尾”

  ②遊戲體驗:語言接龍——音樂接龍——豎笛接龍

  六、玩沂蒙

  1、小組練習豎笛吹奏《沂蒙山小調》。

  2、小組合作展示。

  ①學生接龍吹奏歌曲。

  ②師生唱奏接龍合作。

  七、賞沂蒙。

  讓我們來聆聽歌唱家不同風格的演唱,歌曲的演唱方式各是什麼?請同學們聽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八、戀沂蒙。

  希望透過這次民歌的學習同學們能更加熱愛民族音樂文化,繼承發揚民族優良繼承,讓我們的民族文化流光溢彩,更加絢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