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美術上冊《有趣的連續圖案》教案設計
小學四年級美術上冊《有趣的連續圖案》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美術上冊《有趣的連續圖案》教案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透過充分的視覺素材資源的展示與交流,使學生感受二方連續圖案的藝術美感,初步瞭解其藝術特點及生活中的實際作用。透過本課的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電腦工具借用或自行設計單獨紋樣,並運用複製、貼上等方法組成二方連續圖案,體驗運用電腦工具進行創作活動的技術優勢,進一步提高Word軟體操作能力。透過學生的學習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及使用電腦的興趣,使他們進一步體驗透過電腦開展設計實踐活動所具有的技術優勢。透過欣賞及運用電腦設計連續圖案,提高學生的資訊及藝術素養,感受藝術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使他們養成善於美化生活的良好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初步瞭解二方連續圖案的知識,並能夠運用Word繪畫軟體創作出簡單的、具有裝飾性的二方連續圖案,體驗透過電腦工具進行設計創作的過程。
教學難點:
創作出具有裝飾性的、形式新穎的二方連續圖案作品。
教師準備:
資訊科技裝置、教學課件及為學生學習提供幫助的各種學習資料等。
學生準備:
各種與二方連續圖案有關的素材。
教學過程:
一、欣賞匯入:
出示一塊印有美麗花邊的方巾或一個有花邊裝飾的其他物品,讓學生觀察。
看實物找花邊。
透過實物直觀地引入新課。
引導學生說出感受。
交流二方連續圖案給人帶來的藝術感受。強調二方連續圖案的裝飾美感。示二方連續的概念。(課件或教科書)
認真看文字,並讀出文字內容。
初步瞭解二方連續圖案的概念。
二、欣賞課件。
在圖片中請你找出二方連續圖案在哪裡。
如:花瓶、坐墊、地毯、書籍、服裝、包裝盒、房屋等。二方連續圖案廣泛地應用於建築、衣物、日用品、書籍等的裝飾美化方面。
小結:人們很早就利用各種各樣的花邊來裝飾身邊的事物,使它們變得非常美麗。
根據保件提供的內容,找出物品的二方連續圖案。
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有二方連續圖案裝飾的物品。
透過來自於生活的'素材,讓學生認識到二方連續圖案有廣泛的用途。
組織學生討論二方連續圖案的有關知識。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條美麗的花邊是由什麼組成的?(課件)
它們都是一種圖案的重複排列,我們用箭頭來表示出它們排列的規律。
觀察並說出花邊是由一種圖案的重複排列組成的。
讓學生找出二方連續圖案的創作規律,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奠定基礎。
指導學生初步認識幾種構成形式。
二方連續圖案的形式可分為:(課件)透過課件演示二方連續圖案的散點、折線、波線、綜合等構成形式。
觀察課件內容,理解淺顯的二方連續圖案的構成知識。
初步瞭解二方連續圖案的構成知識,為突破教學難點提供幫助。
總結知識,引發質疑。
剛才我們看到了很多漂亮的二方連續圖案花邊,對於它們你還有什麼不懂的或是想要了解的嗎?
學生自由提問,說出自己的見解或疑惑。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不同想法或者疑惑,體現教學的民主性。
輔導上網。
學生檢視校園網有關二方連續圖案的網頁內容,自主探究相關內容的知識,並透過校園網的BBS論壇進行合作學習。
透過網路進行自主式學習,蒐集有關介紹二方連續圖案的文字和圖片,加以學習和整理,並透過BBS論壇與其他學生進行知識和問題的交流。
利用網路進行自主式學習和探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教學的難點問題。
組織學生彙報自己透過網上學習獲得的知識,如二方連續圖案的構成形式,有什麼新的想法及生活中的應用等。
彙報學習成果,對二方連續圖案的概念和它的構成形式進行總結,說出自己的設計想法。
透過自主探究式學習和網絡合作學習,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加深對二方連續圖案的瞭解。
指導學生電腦操作的方法:
1、複習插圖圖片的方法。
2、指導學生學會簡單的處理圖片的方法(可以結合Windows圖畫工具進行影象處理)。
學生進行學習與實踐練習活動。提高學生電腦操作能力。
三、佈置實踐活動的內容。
設計或利用一個單獨紋樣進行二方連續圖案的創作,為我們班的板報或中隊小報設計美麗的花邊。
根據作業要求,在電腦上設計一個美麗的二方連續圖案的花邊。明確作業要求,以任務驅動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行個別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學生自己設計或從老師提供的資源中選擇一個單獨紋樣進行二方連續圖案的創作活動。
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使他們順利完成作業。
四、課堂小結。
組織學生自評和互評,總結這節課學到的知識,並透過BBS填寫問卷(內容可以是二方連續圖案的定義、有幾種組織構成形式、你還有哪些想了解的知識等等)。
學生說說對作品的感受,如圖形、顏色、排列方式等。再次感受二方連續圖案帶給生活的美感。透過BBS填寫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