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驗算》數學教案
《除法的驗算》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乘除法的關係,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 驗算。
2、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明白驗算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正確地進行驗算。
設計意圖: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這一知識性目標的達成對本節課來說並不難,本節課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驗算的優勢,平時能自覺地運用驗算方法來檢查計算結果,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驗算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學生小老師,批作業:
78÷3=16( ) 54÷3=17( )
86÷2=43( ) 85÷5=17( )
65÷5=13( ) 70÷5=12( )
90÷5=16( ) 78÷6=13( )
57÷3=18( ) 63÷3=21( )
2、反饋,揭題。
(1) 展示批改作業。
(2) 你們認為這次作業做得怎麼樣?為什麼會這樣?
(3)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除法的驗算》方法。
二、教學新授。
1、剛才你們批作業時是用什麼方法來判斷這些除法算式的商是對還是錯的?舉例說明。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重點方法。
(1) 重新算一遍的方法。
(2) 用“商與除數相乘等於被除數”的方法。
(3) 嘗試用第二種方法判斷其它題。
(4) 經過嘗試,用‘商與除數相乘等於被除數’的方法來驗算除法確實可行的,只要將商與除數相乘,如果所得的積等於被除數,那麼商正確,如果不等於被除數,那麼商就錯誤。
3、出示幾組算式算一算,你發現每組上下兩道題之間有什麼關係?驗證除法的驗算方法是否正確。
84÷3 90÷6 78÷2 60÷4
28×3 15×6 39×2 15×4
4、小結:透過這些題的計算,我們能驗證除法的驗算方法是否正確。除法算式中的商與除數相乘確實等於被除數。乘除法之間的這種關係也就是驗算除法的最好方法。(板書方法)
5、教師示範書寫除法驗算的規範格式。
例如: 7 8 ÷ 3 = 2 6
2 6 驗算: 2 6
3 7 8 × 3
6 7 8
1 8
1 8
三、鞏固練習
1、把除法算式和驗算的乘法算式用線連起來。
84÷6=14 13×7
78÷2=36 29×3
91÷7=13 14×6
87÷3=29 36×2
2、計算並驗算。
98÷7 68÷4 80÷5 99÷9
3、填空。
( )÷4=16 ( )÷5=15
( )÷7=12 ( )÷6=14
4、把本班四個小組前三天的數學回家作業錯誤的題數製成統計表,進行思想教育。(略)
問:面對這些錯題,你現在能用什麼方法解決了?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本領?可以解決什麼實際問題?題目中有驗算要求的,要寫出驗算豎式,沒有驗算要求,怎麼辦?
五、作業:《作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