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優秀教案(通用17篇)

散步優秀教案(通用17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散步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散步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感知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頌揚的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體會文章平易樸實而又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3、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本課擬用一課時教讀。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時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嗎?當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時候,父母是怎樣做的?還記得你當時的心理感受嗎?(23名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散步》,看看一個既是兒子又是父親的中年人,在與一家人散步時,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

  二、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字詞:

  信服

  嫩芽

  霎時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2、朗讀課文。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按意義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各自練讀。

  (2)讓24名學生示範朗讀課文片段。師生共同評價。

  3、整體感受。

  (1)用圈點法圈出精美的句子,並說出自己的感受。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明確:先寫散步的理由我勸母親;再鋪寫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後寫發生分歧我決定委屈兒子,母親卻依從兒子;最後寫路不好走我背母親,妻背兒子。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對文章進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勵學生敢於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1、結合課文說說我這個人怎麼樣?妻子、母親、兒子的性情又怎麼樣?

  明確:我誠懇、孝敬;妻子賢良、溫順;母親老邁、順從而又有涵養;兒子聽話、懂事。

  2、作者為什麼把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描寫得那麼鄭重其事呢?

  明確:在一個家庭中,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起著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3、從文中找出大詞小用的語句,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1)後來發生了分歧表現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2)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表現出一箇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3)我決定委屈兒子體現出一箇中年人在處理家庭事務時應把握的基本原則;(4)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同第2問)

  4、從文中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並思考其作用。

  明確:共兩處。一是第四小節描寫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顯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機。二是第七小節描寫了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和水波粼粼的魚塘,字裡行間透露出對生命的珍愛。

  四、質疑問難

  針對文章中出現的問題,先由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解決。

  五、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散步》與《三代》,看看哪個故事更能感動你?請說出自己的理由。

  六、佈置作業

  你和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給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當時的情景寫下來嗎?不妨也用《散步》作題目。

  【本教案設計思路】

  本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接近,學生就容易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形成自己的情感體驗,並能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聯絡實際自然就會獲得對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另外,由於本文秀美雋永、意蘊豐富,因而須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才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散步優秀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多角度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文章的深層意蘊。

  2.把我朗讀技巧,學會透過語氣、節奏的變化把握語言所表達的感情。

  3.探究本文的語言特點,瞭解什麼是“對稱句”“迴環句”並品味。

  難點

  1.熟讀課文,多角度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文章的深層意蘊。

  2.探究本文的語言特點,瞭解什麼是“對稱句”“迴環句”並品味。

  一、預學單(課前)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熬過()分歧()霎時()水波粼粼()

  2.根據課文內容,在下列的缺空處填上恰當的詞語。

  (1)大塊小塊的新綠地鋪著。

  (2)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的父親。

  (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終不願意。

  3.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

  (1)樹枝上的嫩芽兒也蜜了。()

  (2)不過,一切都取絕於我。()

  (3)我決定委曲兒子了。()

  (4)兒子雖然很胖,畢競幼小,自然也很輕。()

  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中國足球的發展壯大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奔跑吧兄弟》這個欄目辦得惟妙惟肖,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C.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D.鄧稼先作為一個國內外展露頭角的優秀物理學家,在公開場合便銷聲匿跡了。

  5.文中“有的濃,有的淡”中的“濃”意思是()

  A.氣味或味道很重。

  B.液體或氣體中所含的某種成分多。

  C.這裡指顏色深。

  D.程度深。

  6.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內容。

  二、互動單(課堂)

  探究點一:本文透過一件平凡的小事,揭示了什麼主題?

  探究點二:文中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探究點三: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

  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三、課堂練習

  7.朗讀下列語句,標註朗讀重音,體會句子的豐富內涵。

  (1)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2)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將到的時候死

  去了。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3)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領袖人物在嚴重關頭時那樣。

  8.找出文中對稱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的發現。

  9.下面兩句話,表現了人物什麼樣的道德品質?

  我說:“走大路。”

  (母親)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四、課後練習

  題目“散步”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你覺得這個標題好嗎?請你換一個角度為

  本文擬一個標題,並說說你的理由。

  五、反思總結(困惑或收穫)

  散步優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2.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重點:

  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具有象徵意義的文章最後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你們一家人經常一起散步嗎?散步過程中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請兩位同學講述經歷,與大家共享。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泛讀,初步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

  2.輕聲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內容。

  3.檢查閱讀效果:(螢幕顯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節呢?

  C.散步的地點?

  D.散步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E.結果如何?

  三、研讀課文探究主旨:

  1.你說說這一家子四口人中,誰的權力最大,誰有真正的決定權?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討論

  (1)“我”聽母親的:

  (2)母親聽孫兒的:

  (3)妻子聽“我”的:

  (4)兒子聽“我”的:

  2.那麼究竟聽誰的呢?

  ——由“愛”決定,這個“愛”,對長輩來說,是“愛幼”;對子女來說,是“尊老”。

  3.文章最後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誇張了呢?為什麼把背母親、背兒子寫得那麼鄭重其事?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親,妻子背的是兒子。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線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如今,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揹負著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產生了一種深沉、莊嚴的感覺,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類社會中承前啟後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四、探究課文,品味語言:

  本文語言優美,值得我們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們採用鑑賞法來仔細品味一下。

  1.同學們讀課文,採用圈點法劃出自己認為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裡?可能有的句子:

  (1)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第四段)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第七段)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便去拿外套”(寫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正因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五、朗讀課文,加深體會:

  透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著人性美、語言美的文章,這麼優美的文章,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朗讀一下?

  (大螢幕顯示朗讀要求: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幾方面)

  1.引導學生分析本文的朗讀基調:歡愉而深沉。

  2.“我”的語氣、語調應該怎樣把握?

  提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我”是個中年男子。

  (2)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3)散步中,處處表現“我”“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語氣:溫和,親切中含著莊重;語調:平穩,聲音不宜過高或過低)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六、拓展昇華,擁抱親情:

  透過剛才的朗讀,我們的思想又做了一次高尚而愉悅的旅行。那麼,我們每個同學你在十幾年的生活經歷中,一定也親身感受過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意,請回憶一下,然後與同學進行交流。

  注意要求

  (1)圍繞“親情”這一主題

  (2)談出自己的親身感受。

  七、課堂小結:

  1.透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麼?在思想上感悟到什麼?

  ——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

  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後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八、課後作業:

  1.把圍繞“親情”的說話練習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在課外閱讀中,你讀過類似課文這樣感人的文章嗎?請向大家推薦一篇讓我們同學來共同感受一下。

  散步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題:尊老愛幼。

  2.體會語句的對稱美。

  3.理解課文中一些重點句子的含意。

  4.學習課文由小見大的寫法。

  教學重點:

  課文是如何體現尊老愛幼主題的。

  教學難點:

  理解一些句子意思。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教程:

  一、由《思想品德》書上的與人交往應注意的禮儀談,到家中既有老人又有小孩時你怎麼辦,引出課文《散步》。

  板書課題。

  二、抽學生讀課文,讓學生注意一下課後“讀一讀

  寫一寫”的詞語,並寫出思考題:

  “我”在文中做了些什麼?表達出“我”的什麼感情?

  母親做了什麼?表達出母親的什麼感情?

  妻子又做了什麼?表現出她什麼樣的性格?

  學生讀課文後,講解一下“讀一讀

  寫一寫”中詞語,特別講下“各得其所”的含意。

  生齊讀生字詞。

  三、解決讀課文時提出的思考題,抽學生回答。

  並概括出文章主題:尊老愛幼

  家庭幸福

  四、讓學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

  抽學生回答後,體會景物描寫對錶達人物感情的作用,並用之於作文。

  五、學生自讀課文,勾畫自己喜愛的句子,並思考為什麼喜歡它。

  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句式對稱的句子,體會對稱美的作用。

  抽學生談談自己喜愛的原因。

  當有學生找出“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就是整個世界。”時指導學生討論其蘊含的含義:中青年人責任重大。

  六、小結全課內容。餘下時間讓學生結合課後作業第三題進行比較閱讀。

  附板書設計:

  “我” 勸說母親 委屈兒子 背母親 孝順 尊老愛幼

  母親 依從孫子 疼愛

  妻子 尊重丈夫 賢惠 家庭幸福

  景物描寫 南方初春美景 暗含希望母親身體好起來————— 尊老

  母親眼中美景 暗含母親對孫子走小路的理解——— 愛幼

  對稱美 富有情趣

  末句:中青年人責任重大 贍養老人 撫養孩子

  散步優秀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會從把握重點語句入手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祖孫三代人之間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深刻含義

  四、教學課時 :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匯入:我們小學的時候學過一篇千古傳頌的關於母愛的詩,是孟郊的《遊子吟》,同學們現在還能記起來嗎?我們一起來背誦一遍吧……好,同學對以前的只是掌握得都比較紮實。今天我們來學習另外一首關於親情的文章,莫懷戚的《散步》。

  2、課文朗讀:全班分為兩大組,男生一組,讀奇數段。女生一組,讀偶數段,一定要帶敢情地朗讀。簡要評價後四人小組討論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也就是說文章寫了哪些人,什麼時間,在哪裡發生了什麼事,結果有如何,請用自己的話簡要複述本文的故事。

  (提示:我、妻子、母親和兒子,在初春的田野裡散步,為走哪條路,母親和兒子發生了分歧。最後我選擇走大路,而此時母親卻改變了主意,要走小路。母親和兒子累的時候,我和妻子分別背起了母親和兒子。)

  在散步過程中,你最欣賞誰的表現?說說你的理由。

  3、課文賞析

  過度:故事中的每個人都值得欣賞,因為他們都有著令人倍感溫馨的性格,那麼現在我們現在就來分析下本文的人物形象:

  分析“我” 的形象,妻子,母親和兒子的性情又是怎麼樣的?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並且在文章中找到相關依據。

  慈愛的母親 孝順的我 賢良的妻子 懂事的兒子

  (分析人物形象時重點抓住文章的高潮段,即產生的分歧去把握)

  4、品味語言

  人物形象大家把握得也很到位,剩下的就是細節問題,我們說這是一篇很優美也很有含義的文章,好的文章不一定堆砌了多少華麗的辭藻,關鍵是在其中我們能感受到作者所要傳達的一種感情,我們說這篇文章就是個很好的例證,我們就來分析下本文中體現濃濃親情的句子。說說你的感受並且帶感情地朗讀出來。

  散步優秀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掌握字詞,有感情的朗讀,整體感知內容;

  2、領會主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3、品味精巧自然樸實的語言。

  【 課前預習】

  自學要求與步驟(一定按照要求做喲!)

  1、有感情的朗讀,注意標畫、識記文章中的重要字詞。

  2、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語言方面的特點。

  3、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填漢字(不要看課本!)

  分歧( ) 一shà( )時 chāi( )散 各得qí( )所

  委qū( ) 水波lín lín( )( ) 你就背( )著我 我背( )上

  4、《散步》作者( ),重慶人,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當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詩禮人家》等。

  5、讀了全文,你從文中感悟到了什麼?

  【 導學探究 】

  一、整體感知:(放錄音或誦讀)

  1、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簡要的用一句話概括)

  2、學生討論,圍繞“散步”這件事概述事情的經過。

  3、整個散步的過程,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個家庭?

  二、研讀探究:

  4、深入探究,把握主旨,體會親情

  (1)在整個散步過程中產生分歧,誰做的最好,你最欣賞哪個人物,為什麼?用簡單的詞語概括文中人物的特點

  (2)朗讀文中最動人的場景,體會句子的含義“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既然母親不算重,兒子也輕,我和妻子為什麼還這樣做?)

  A“慢慢地,穩穩地,很仔細”表明 。

  B“整個世界”表明。

  (3)本文透過( ),體現了( )。

  (4)我說我家的故事(透過本文學習你體會到家庭中這種尊老愛幼的濃濃親請了嗎?)

  5、品味語言 (我們喜歡這篇文章不僅因為喜歡這家人,也喜歡這篇散文清新雋永的語言,請同學們找出你喜歡的語句,朗讀出來,並說出喜歡的理由。)

  示例:我喜歡“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這句話,因為這句話表現了兒子天真可愛,聰明的特點,話裡充滿了生活的情趣。

  6、探究技巧

  你能發現值得借鑑的寫作技巧嗎?

  (1)我發現:本文選取了祖孫三代( )這樣一件平凡的小事,表現了中華民族( )的傳統美德,這一重大的主題,這是採用了( )的寫法。

  (2)我發現:文中透過對母親進行( )和( )等細節描寫,表現出對孫子的喜歡與愛護,對人物的言行舉止進行恰當的描寫很重要。

  三、小結全篇

  【 能力提升 】

  北風乍起時

  看完電視以後,一整晚他都睡不好,第二天一上班匆匆往深圳打電話,直到9點,那端才響起兒子的聲音:“爸,什麼事?”

  他連忙問:“昨晚的天氣預報看了沒有?冷空氣南下了,厚衣服準備好了嗎?要不然叫你媽給你寄……”

  兒子漫不經心地答道:“不要緊的,還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說。”

  他絮絮不休,兒子不耐煩了:“知道了,知道了,馬上就買。囉嗦。”撂了電話。

  他剛準備再撥過去,鈴聲突響,是他住在哈爾濱的老母親,聲音顫巍巍的:“天氣預報說,你們那兒今天變天,你加衣服了沒有??”

  疾風陣陣,從他忘了關好的窗縫裡乘虛而入,他還不及答話,已經結結實實打了個大噴嚏。

  老母親急了:“已經感冒了不是?嗨!怎麼這麼不聽話,從小就不愛加衣服……”絮絮叨叨,從他7歲時的劣跡一直說起,他趕緊截住:“媽,你那邊天氣怎麼樣?”

  老人答:“還不是下雪。”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牽掛的,是北風尚未抵達的南國,卻忘了勻一些,給北風起處的故鄉,和已經年過七旬的母親。

  人間最溫暖的親情,為什麼,有時竟是這樣地殘酷?

  他想,在下次寒潮來臨時,他仍會趕在北風之前,向深圳投去問候和叮囑,可是他的第一個電話,應該是往哈爾濱去的。

  1、 這兩篇文章的他與我在對待長幼的關係上有什麼異同。

  2、讀了《散步》和《北風乍起時》,你想對你的父母說些什麼,你自己會怎麼做?

  課外閱讀與積累:

  1、《主題學習》叢書中找出相關親情友情的章節,並做摘記。

  2、節選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畢淑敏《孝心無價》)

  名人名言:

  3、 人和兒童屬於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他(她)們的生活狀態,最能真實地反映一個社會國家的文明程度。

  4、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明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的最好。

  散步優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理解文中包含的濃濃親情。

  2、朗讀中品味並學習本文以小見大、句子對稱美等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

  1、圈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詞和優美的語句。

  2、透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教學難點:

  領會以小見大寫法的作用,學習對稱美的寫作手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圈點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假設某天晚飯後,你們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新聞時事,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麼做?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或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平凡而感人的親情故事。

  二、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圈出生字及優美的句子。

  2、齊讀課文,感知課文語感和情感。

  三、合作探討

  1、帶問題朗讀課文。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生:描寫了一家四口,主人公是“我”,我是一家四口的紐帶。

  (2)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生:散步過程中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我”想順從母親的意願,但母親執意尊重孫子的想法,於是“我”背起母親,妻子背起兒子,走上了饒有情趣的小路。

  2、精讀解疑

  (1)母親為什麼偏偏要走大路?文中哪一處有伏筆?

  生: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母親身體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埋下伏筆。

  (2)“我”為什麼感到責任的重大?“我”在這個家庭中肩負著怎樣的責任?

  生:因為一切都取決於“我”。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所以“我”感到了作為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3)最後“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生:“我”背起母親,妻子背起兒子,走上了饒有情趣的小路。

  3、各抒己見

  (1)展開想像,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麼,母親會怎樣想?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透過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明確:不管做什麼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文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3)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對小孫子的什麼感情?——疼愛孫子

  (4)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什麼樣的家庭?——溫馨、和睦、充滿體諒和關愛。

  (5)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出“母親、妻子、我”是什麼樣的人?

  生:母親:疼愛、愛幼;“我”:孝順、責任心;妻子:賢惠。

  四、重點研讀

  (1)齊讀課文第8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小組交流探討,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2)我”和妻子是如何揹著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

  生:慢慢地、穩穩地走,走得很仔細。

  (3)為什麼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明確: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後的責任,體現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

  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更是如此。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這樣以小見大,透露出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4)再次齊讀第8段

  五、寫作方法:

  1、以小見大。透過描寫生活中散步這樣的小事,反映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大主題。

  2、句子對稱美。如“前面的是媽媽和兒子,後面的也是媽媽和兒子”、“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句型對稱,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3、多景色描寫。兩處對初春的描寫,在全文中起到襯托的作用。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大塊小塊的新綠”“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讚。第二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這些都寫出春的氣息,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字裡行間流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六、比較閱讀

  閱讀書P121《三代》,完成同步練P80習題

  散步優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

  1.品味文章語言表達上“舉輕若重”的特點。以詞語的選用與句式結構兩方面)

  2.感受文章字裡行間的親情與責任感。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語言“舉輕若重”的特點。

  教學難點 :

  小組活動時,尋找典型詞句,體會“舉輕若重”的特點和表達作用。

  教學方法:

  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建構新的學習。學習策略有:朗讀、圈畫、質疑、小組討論、比較研究與拓展強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激發興趣,匯入 學習

  1.回憶生活,引入學習。

  出示問題:你們一家人一起散步會發生些什麼事情?

  請兩至三位同學講述經歷,與大家交流。

  (新知識的'學習是在原有知識建構的基礎上進行的,以學生現有的生活積累為學習的前提,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積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希望給新知的學習構築起合適的背景,以達到教材與生活,作者與讀者情感上的溝通。)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要求:輕聲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內容。

  檢查閱讀效果:

  A. 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節呢?

  C. 散步的地點?

  D.散步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E.結果如何?

  (問題宜簡單,學習起步階段要儘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梳理內容的目的是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該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

  3.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問題:讀了這篇文章,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請幾位同學談談個人的感受。

  肯定個性化的發現。

  (這問題比較寬泛,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注童個體的體驗。)

  進一步研究文字:作者表達的感情是什麼?

  (回到文字研究,文字本身始終是研究的主要物件,這一個環節也是探究本課語言特點的思維起點)

  總結:散步是日常生活,既輕鬆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筆下變得那麼重要。作者從中感受到責任的重大,領悟到家庭、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內涵。(總結可以請學生做。)

  二、師生合作,初步發現

  1.朗讀第一、二兩節,師生共同探討。

  朗讀前提出要求:注意,文章中哪些詞語或句式很“特別”。

  學習第一節:以學生平常習慣的表達方式作為參照進行比較,發現作者選用句式的匠心。

  通常習慣的表達有:

  我們一家四個人在田野上散步。

  我、我的母親、妻子和兒子在田野上散步。

  ……

  歸納比較結果:文章選用的句式有強調的意味,鄭重其事地推出一個一個鏡頭。

  (進一步朗讀並感受課文語言,切入到本課主要目標——語言的探究,透過比較發現句式的不同尋常。)

  學習第二節:自主發現句式比較特殊的句子。推選用得巧的詞語。

  句子: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詞語:信服

  (學生透過自己的探究,會發現句式與詞語的選用上都有一種“舉輕若重”的感覺,更深入地把握作者把小事情寫得很重,寫得意義不凡。)

  2.學生歸納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

  作者用心選用句式與詞語,整篇文章給人一種“舉輕若重”的感覺,使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顯得那麼不同尋常。

  (歸納的環節非常重要,它把對具體內容的推敲上升到理性的規律性的認識。)

  三、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1.小組學習,圈畫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學生自己閱讀、發現的基礎上,圈畫後面幾節文字中比較特殊的句式與詞語,進一步探究語言。

  (小組活動,全員參與,教師適當幫助有疑問的小組,到一定時候教師要提醒小組及時總結,準備交流。這一階段也可以將文章分成幾部分,分別交給不同的學習小組探討,這樣有利於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2.班級交流,共享發現。

  每個小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發現與全班共享擇一個句子、一個詞語。

  可能有的句子與詞語: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我的母親老了,……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就是整個世界。

  太遲、總算、熬、分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穩穩地、仔細

  教師在交流中適當引導。

  (分享學生的發現有助於培養學生的信心與興趣,把學習的樂趣、發現的樂趣還給學生。教學目標 的真正達成在於學生自主的發現與交流中。)

  四、拓展:強化發現

  1.呼叫積累,向課外拓展。

  交流明確:

  (1)舉輕若重的語言能把小事情寫得莊重、意義不凡。由學生聯想平時生活或閱讀中類似的例子。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如“免受鯊魚之吻”。

  (2)有時舉輕若重能使得文章輕鬆幽默,如“扛著一支鉛筆”,“學生週末大逃亡”。

  (3)分場合與物件,輕重得體,例如北京申奧時何振梁的一席話:“無論你們今天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將創造歷史,但是隻有一種決定能改變歷史。你們今天這個決定將透過運動促進世界和中國的友誼,從而使全人類受益

  2.與作者原文比較,推進研究。

  文章選進教材時刪了三處文字,出示這三句話,討論編者刪改的意圖,並且評價刪改的效果。

  (教學中,討論編者的刪改意圖相對於初一的學生有一定難度,可以先請學生評價刪改的效果,再揣摩編者的意圖。)

  (教師根據學習情況決定是學生個體獨立思考還是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儘量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養成平等審視的意識,作者、編者與我們是同等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與發現,都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只要合理、能說得通就可以。)

  3.總結

  無論是舉輕若重還是舉重若輕,關鍵要注意場合,把握分寸,得體是前提,在這個基礎上,再追求個性化的表達,形成自己的特色甚至是風格。

  (學語文,更應該用語文。用中才會思學,學也才會其樂無窮。)

  五、比較:驗證發現。

  自讀(金黃的大斗笠),比較兩篇文章語言的特點,並研究造成兩文語言風格截然不同的原因。

  (金黃的大斗笠)寫了一個孩子眼中的姐弟二人的溫馨世界,語言是活潑潑的。

  (比較是研究性學習經常用到的方法,(散步)與(金黃的大斗笠)的視角截然不同,表達的感情也相距甚遠,兩篇文章的語言風格也就各有千秋,這兩篇文章作為一組教學材料,比較它們的語言風格,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角度。當然,教學中不要趕進度,來不及1課時完成,可以把這一項任務放在課後,作為一次研究性的作業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批改後進行適當評講就可以了。)

  六、佈置作業

  假設你是文章中的“我的兒子”,寫一寫這件事情,感受語言的另一種魔力。

  (實踐是最好的學習途徑,讀與寫的有機結合會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散步優秀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

  2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意。

  教學時間:二課時

  一、預習

  試朗讀課文。

  二、導人

  《散步》這篇散文,透過祖孫三代人散步的過程,表現出家庭成員間

  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請同學們朗讀時要用心領會。

  三、正課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散步》。

  2.分六個層次指導朗讀。

  (1)緣由。(第1~3自然段)

  ①提問:“我們”為什麼要去散步?

  討論並歸納:為了母親。“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

  累”“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應該多走走”所以一家人陪母親去田野散步。

  ②提問:怎麼朗讀第1~3自然段?

  討論並歸納:應讀得輕柔一些,用陳述語氣。讀出“我”對母親的孝心。

  ③提問:試讀出第2自然段的重音和停頓,使朗讀有節奏感,抑揚頓挫。

  討論並歸納: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去遠一點,就覺得內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則又聽/她的話一樣。

  (2)過渡。(第《自然段)

  ①提問:這段寫什麼來過渡?

  討論並歸納:描寫初春的田野來過渡。

  ②提問:怎樣描寫?

  討論並歸納:描寫初春田野的特徵——新綠,嫩芽,冬水——春天的氣息,生命在召喚。用擬人手法,寫出新綠的形態和色彩,寫出冬水的

  聲音和形象。

  ③提問:怎樣會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討論並歸納:寫出初春的田野生機盎然。

  ④提問:應該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並歸納:應讀得有詩情畫意,讀出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機。

  (3)人題(第5段)

  ①提問:課文寫一家三代人怎麼散步的?兒子怎麼說的?表現兒子

  什麼性格?

  討論並歸納:小兒子從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方式發現“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表現兒子的天真可愛,聰明智慧。

  ②提問:應該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並歸納:前一句用平緩的陳述語氣,兒子的話應讀得天真、高昂,如有新發現。

  儀)波瀾(第6段)

  ①提問:散步時發生了什麼分歧?討論並歸納: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提問:怎樣解決這一矛盾?表現“我”什麼性格?

  討論並歸納:一切取決於“我”——走大路。表現“我”愛幼,更尊老。

  ③提問:應該怎樣朗讀這一段?討論並歸納:分幾個層次讀,為了使層次分明“後來”、“不過”、“一霎時”、“我想”、“我想”、“我決定”、“我說”要重讀。讀出“我”心理活動的幾個層次。

  (5)一波又起(第7段)

  ①提問:又起了什麼波折?表現母親什麼性格?討論並歸納: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表現母親聽從兒子,更愛孫子。

  ②提問;為什麼要寫母親看到的景物?討論並歸納:母親看到小路上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想到這些景物對孫兒的吸引力,更下了變了主意的決心。

  ③提問:怎樣解決小路難走的矛盾?討論並歸納:母親提出“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著我。”

  ④提問:怎樣朗讀這一段?討論並歸納:從重音看,“但是”、“摸摸”、“變了”、“還是”、“金色”、“整齊”、“水波粼粼”、“背”等都要重讀。從層次來看,“但是”、“那裡”、“我走…·,·”都要停頓。用平穩、舒緩的語調讀出母親慈愛、體諒孫子的感情,讀出一家人相互體諒、生活和諧。

  (6)收結(第8段)

  ①提問:怎樣以散步收結全文?

  討論並歸納:一敘述散步的方向;二敘述在散步中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三敘述“我”的感受。

  ②提問:為什麼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討論並歸納:因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肩負承前啟後的責任,現作者對生活的一種使命感。

  ③提問:怎樣朗讀這一段?討論並歸納:從重音看,“菜花”、“桑樹”、“魚塘”、“走”、“蹲”、“背”、“瘦”、“重”、“胖”、“輕”、“慢慢”、“穩穩”、“仔細”及最後~句都要重讀。從層次看,“這樣”、“到了一處”、“但”都要停頓。用較快的語速讀,最後一句要讀得緩慢、深沉。

  四、小結

  這篇散文表現祖孫三代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調是歡愉、深

  沉的。朗讀時要細心體會。最後,再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

  1.課後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最佳化設計。

  散步優秀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朗讀,較準確地評價作品人物,體味人性美;

  2、過程和方法:合作、探究學習,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特別能品味美文的語言。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表述並感受濃濃的親情。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難點:

  課文中幾個人物的形象分析;品析優美的語言。

  學習方式:

  朗讀、品味、討論、質疑。

  學習步驟:

  一、匯入:

  A:家,一個多麼溫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溫情,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親情和關愛的空間。今天,讓我們步入一個家庭,去感受這個四口之家濃濃的親情。

  B:(或:我問同學們一個小問題:咱們班的同學有經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嗎?請舉手。——請一位同學談談和父母一起散步時有什麼感受。——散步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項內容,它是一種溫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敘事散文——《散步》。)

  二、第一遍閱讀——理解文意(自讀)

  現在請同學們將課文讀一遍,建議你用自己擅長的讀書方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邊讀邊這樣理解文意——試著給文章再擬一個標題,並說明你擬這個題目的理由。

  (師生互動)

  三、第二遍閱讀——品評人物(品讀)

  課文講述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現在老師建議你再這樣朗讀課文:你把自己當作是作者,中速、深情地朗讀課文,好像作者寫完文章後欣賞自己的作品一樣。

  讀後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本文一共寫了幾個人?哪一個最令你感動?為什麼?請讀出文中寫的感動你的人的句子。

  (師生互動)

  母親:“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說明了什麼?——信賴。哪一個地方寫到了母親的語言?“還是走小路吧。”母親為什麼改變了主意?那麼母親的這段話怎麼讀才好呢?誰來試一試?(奶奶仁慈和善良、愛孫子)

  爸爸:作者為什麼令你感動?作者希望在母親的有生之年能多出來幾次散步。作者對這次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是很珍惜的。作者的這種感情在前面的哪一段中表露過?哪幾個字應重讀?——又、太。作者在內心深處為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而高興。這是什麼描寫?——心理。(爸爸孝順、有責任心)

  孩子:說一說孩子令你感動的理由。文中小孩說了兩句話,誰來讀一下?這個小孩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靠自己細緻的觀察得出的。說明這個小孩怎麼樣?——聰明。(我乖巧、懂事)

  妻子:“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這句話有怎樣的含義?。為什麼這個妻子在外面總是聽丈夫的呢?那是因為她維護夫妻之間在外界的美好形象,她很給丈夫什麼?——面子。下面我們把文章最後一段齊讀一遍。(妻子 默默奉獻、賢妻良母)

  四、請談談這個家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印象?

  和睦,溫馨。互相體諒、關愛家人。這是個互敬互愛,充滿著骨肉之情的家庭。這個家庭是非常團結幸福的,他們都能顧全大局,為他人著想。

  五、第三遍閱讀——品味語言(跳讀、析讀)

  本文的語言十分精美,下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把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同位之間探討一下。(提示:從景物描寫句、含義豐富句、對稱句入手,注意語言的品味)

  教師舉例子:“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你們看老師對這句話的品味:“散步”緊緊扣題,全句點明瞭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另外一個角度: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現在的寫法,表現出了濃濃的親情。還可以品味,“我”這個字擺的地方非常重要。把“我”放在前面,就表現出“我”的一種責任感,且與後面“我”起的作用是相呼應的。還可以看,這個句子的句式很美,是一個倒過來的句子。這樣寫很莊重。表現了“散步”這件事在“我”心中很重要。你看。這個句子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品味。

  再如:“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侯很聽她的話一樣。”比況得多妙!從內容上說,有迴環的關係,把母子關係一下子追溯到幾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溫順的性格都表現出來了。這種妙思來自何處呢?就是由甲說到乙,再由乙說到甲,便構造成這種妙句。

  大家就選一個地方,找一找。(師生互動)

  六、情感生成

  說一說: 你記得父母的生日嗎?在你父母生日那一天你是怎樣做的?你準備怎樣做?

  七、結課

  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是如此啊!

  八、佈置作業

  回到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孝敬父母的事。

  散步優秀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樸實而深沉的親情之愛。

  2、以自主、學習、探究的學習方式完成課文的解讀。

  教學重點:

  從人物的選擇來理解課文的親情之愛。

  教學難點:

  1、中景物描寫所提供的妙處。

  2、對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學設計:

  一、匯入

  同學們,你的家中有多少位成員呢?正在茁壯成長的你們可知道是誰在辛苦地支撐著你的家,又是誰肩上的擔子最重呢?也許你會說是爸爸媽媽,是啊,我們的父母是最辛苦最偉大的,他們既要照顧老人,又要負擔我們。那麼大家有沒有思考過親人為我們付出的無償無私的愛呢?

  二、整體感知

  (1)聽音樂自己小聲朗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字詞,解決。

  (2)籠統提問

  1、文章出現了哪些人物?

  2、他們一起做了一件什麼事?

  (3)啟發提問

  1、人物之間的關係如何?誰處於核心地位?(儘量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板書:四人之間的關係)

  2、過程中出現了什麼事情?

  (在散步的過程中出現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

  處於核心地位的我是如何解決這一個分歧的?

  (選擇走大路。因為我考慮到我陪伴兒子的時間還長,即使這一次委屈了他,還有長久的日子可以補償。但我能為母親做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所以盡力滿足母親的要求,以她的考慮為先。體現我摯愛著母親。)

  3、(板書:最終路的選擇)

  結果由於母親選擇了小路,大家一起走小路。

  4、認為是什麼影響和改變了他們的選擇?

  A因為對母親的愛,我決定委屈兒子而順從母親的意願。

  B因為愛,妻子理解我、體諒我,默默地支援我的每個決定。

  C因為愛,母親選擇了包容和退讓,捨棄了更適合她走的大路,選擇了孫兒喜歡的小路。

  正是因為那份濃濃的親情之愛衍生出來的體諒、理解、包容和退讓,使他們改變了自己的初衷而選擇了一條更能協調、照顧每個意願的路。)

  (過渡)各位同學,你在初讀這篇文章時,有沒有感受到他們之中洋溢著的融融愛意呢?現在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體會這一家四口之間洋溢著的深情。

  三、交流

  在二次朗讀的基礎上,我們大家來交流一下學習的心得。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觸動、你有什麼啟發、你有什麼疑問,都可以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討。

  下面有一些題目,不過僅供參考,你可以選擇其中一兩個題目談,也可以盡情抒發你自己的感想。

  1、透過文章的學習你感悟到了什麼?(即文章給你的啟示?)

  2、文章哪寫描寫最令你感動?

  3、文章有兩處景物描寫,他們有何用處?

  4、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後一句話,為什麼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一個世界?

  5、你最喜歡文中哪些詞語或句子?為什麼?

  四、擴充套件延伸

  比較閱讀

  《散步》與課後的《三代》講的都是三代人的故事。與課文比較,哪一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

  散步優秀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提高審美情趣。

  2、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尊老愛幼,珍愛生命的情感。

  3、體會文章用人物性格來表現文章主題的寫作思路。

  二、教學重點:

  1、感悟文章所揭示出來的一條家庭道德準則: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照顧老的一頭。

  2、理解文章是如何圍繞主題思想來寫的。

  三、教學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成語故事:(注意聯絡前面的幾個成語)

  兩袖清風,畫龍點睛,

  2、匯入

  從課題入手,“散步”在字典裡的意思是隨隨便便的走走,是一種休閒的方式。那麼在莫懷戚的這篇散文中,散步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且看課文第125頁的文章。

  3、快速地默讀文章,思考問題。

  現在請同學們仔細的閱讀課文,把你認為比較重要的,或者比較有特點的句子划起來,並且透過這個題目想一想:作者在散步中發生了一件什麼事,透過這件事表現了什麼主題?

  提問,回答:

  (1)初春的時候,我、母親、妻子和兒子四個人,在田野裡散步。

  【體現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等記敘文的幾個要素。】

  (2)主題:尊老愛幼。

  4、再仔細的閱讀文章,想一想“尊老愛幼”的這個主題作者是透過哪些細節表現出來的?(要找出具體的字和詞。)

  師注意:同學回答之後,主要讓學生來回答這些細節與主題有什麼聯絡,反映出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師只做適當的指導。

  歸納:正因為有這個主題的存在,人物的性格都要服務於這一個中心。而是不是他所有的性格都可以服務於這個中心呢?不是的。因此,作者只選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性格來寫,選取最能表現文章主題的那一部分性格來寫。這也是我們作文中要學習的一個重點之一。撇開作文不說,就這一部分的性格也都可以讓我們來

  過渡:這些性格只是他們眾多性格當中的一個方面,為什麼其他的方方面面的性格都不寫,而只寫這個性格呢?因為要圍繞文章的主題,要讓人物的性格服務於主題。但是就這一部分的性格,我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感受。現在,我們不妨把這種感受說出來,在你們每個四人小組中談談:你在這些人物中,最欣賞哪一位,為什麼?

  5、討論:你在這些人物中最欣賞哪一位,為什麼?

  師注意:儘量引導學生說出理由,在適當時候,由老師或學生提出反駁,看其是否能站得住腳,能否堅持住觀點。

  如有出現辯論的情況,則在第二、三輪打住。

  我:孝順。

  母親:善解人意。

  妻子:體貼。

  兒子:懂事。

  6、聯絡生活:

  不管你喜歡文章中的哪一個人物,總之,這個家庭,這三代人都是我們為之羨慕的,因為他們很和睦,很溫馨,因為他們在出現分歧的時候,彼此之間都有著一顆尊老愛幼的心,一顆相互理解的新。

  透過學習這篇課文,假如這樣的分歧也同樣出現在你的家裡,我們不妨來想一想:當你晚上吃完飯,全家人聚在一起看電視的時候,爺爺奶奶要看戲劇,父親要看新聞,母親要看連續劇,而你要看動畫片,此時,如果遙控器掌握在你手中,全家人都聽你的,你該怎麼辦?

  提問最多不超過五位同學。

  歸納:說明一個家庭的道德準則:上有老,下有小,當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照顧老的一頭,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因為他們已經辛苦了一輩子了,不容易。畢竟“孝順第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加祝賀語。)

  7、作業:

  透過學習這篇課文,寫一寫,我理想中的溫馨的家庭,作為這周的週記。字數不少於500字。

  板書:

  散步

  莫懷戚

  初春,一家人,田野,散步

  我:孝順。

  母親:善解人意.

  妻子:體貼。

  兒子:懂事。

  散步優秀教案 篇13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23課《散步》。

  二、教學設計理念

  (一)教材分析

  當代作家莫懷戚的散文《散步》是一篇自讀課文。文章在散步這一平常之事中,讓讀者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是“語文與自我”的一個展現層面,以“自我”為核心,緊扣“親情”這一單元主題,與本單元其他文章反映了同一主題,引領學生進入中外名家的親情世界。同時與第四單元“人與自然”(科學精神)、第六單元“人與社會”(想象世界)相銜接,體現語文與生活的聯絡。三大板塊詮註了全新的育人觀念,《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用豐富的人文內涵影響學生的精神領域。教學中應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感受人世間真摯而美好的親情,品味哲理,初步思考家庭親情中的責任、謙讓、互敬互愛等問題。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為初中的起始階段,學生處於初中學習的適應期,語文課堂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紮實積累,注重理解、審美、創新等各項能力的積極培養。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獨立思維的重要發展階段,不喜歡被動接受知識,他們的自尊心、主動性和求知慾都有所提高,與此同時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分析、理解、審美、篩選資訊的能力及口頭表達的能力,透過前四個單元的學習,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但是,對於我校的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語文基礎較為薄弱的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習慣,缺少生活閱歷和對生活的體驗,部分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感情較為淡漠。在語文知識方面,學生對“散文”這一文體知識的瞭解不多。

  (三)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程標準突出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課文《散步》以“人與自我”為主線,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突出人文性教育,讓學生在感受濃濃親情的同時,體悟生命與責任。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要求教師善於發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閃光點,激勵他們自主參與合作、主動發現探究。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鼓勵他們獨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學習體驗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學習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討論中愉快地獲得知識。

  《散步》文章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卻體現了故事美、情感美。教學中可以對學生的審美閱讀進行訓練,讓學生在閱讀的情境中進入文字的探究,緊扣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尋找美點,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之美、對情感之美的體驗。

  當然,語言的學習、情感的體驗遠遠不是一篇課文所能完成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希望透過課堂教學、課外閱讀,能讓學生的聚焦課堂,關注生活,走向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透過適時的點撥,培養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作為起始年級,注重學生課前字詞預習習慣的培養,積累散文優美的語言。

  關注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學會圈點勾畫的閱讀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生活中的濃濃親情,讓學生在家庭裡、生活中學會尊老愛幼,理解他人、關愛他人。

  2、培養學生責任意識,同時教會學生珍愛親情,珍愛生命。

  四、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品析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

  (二)難點

  感悟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家庭責任,對於人生閱歷尚淺七年級的同學們來說,有一定難度。但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從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明確自己現階段責任併力爭做有責任意識的人做起。

  五、教法、學法

  (一)教法

  點撥引導、多媒體輔助

  (二)學法

  誦讀、圈點勾畫、合作探究、練筆

  六、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課前完成字詞的預習、積累工作。

  2、電教準備:多媒體裝置

  七、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設計意圖:問題激疑,情境匯入。)

  (聆聽音樂《我們的田野》,播放關於春天田野美麗的圖片,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

  師:同學們,當你置身於美麗的田野風光時,你最想幹什麼?

  生:(回答。)

  師:散步,多麼愜意的事情,欣賞美麗的景色,滿懷美好的心情。今天,讓我們用這份美好,學習當代作家莫懷戚的文章——《散步》。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一方面起始年級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讓學生學會課前利用工具書學習,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另一方面透過問題的設定與完成讓學生感知文中美的故事,鍛鍊學生概括能力。)

  1、讀前工作

  ⑴ 強調讀準字音。

  分歧( qí ) 霎時( shà )

  拆散( sàn ) 水波粼粼( lín )

  ⑵ 出示問題:文章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2、學生帶著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適時點撥。

  ⑴ 兩個字概括故事內容。

  ⑵ 文中一句話概括故事內容。

  ⑶ 關注記敘要素,用一段話概括故事內容。

  4、教師歸結:我們於平常小事中感知到故事的美。

  (三)合作探究,品析情感。

  (設計意圖:在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要求學生採用圈點勾畫法,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對文字有進一步的關注,以情感為主線設計一系列相關問題,讓學生關注人物,美的人物為美的情感做鋪墊;學生在此基礎上把握文章情感,並能深層次地探究作者的寫作主旨,感悟作者對於生命與責任的思考。此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真正在生活中學會珍愛親情,珍愛生命,做有責任意識的人。)

  1、學生合作、探究。

  2、教師適時點撥,歸結。

  3、探究內容。

  ⑴ 世間萬物皆有情,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樣的情感?

  [提示]:親情。

  ⑵ 在充滿濃濃親情的散步過程中,你最欣賞誰的表現?請圈點勾畫文中語句並具體談談。

  [提示]:(學生結合自己對文字的理解說出自己的看法,教師適時點撥。)

  母親:年邁、順從、謙讓。

  “我”:孝順、有責任感。

  妻子:賢良、溫順。

  兒子:頑皮、有靈性、懂事。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大家彼此謙讓、互敬互愛。

  ⑶ 文章在表現“親情”的同時,還有作者理性的思考,在文中找出(圈點勾畫)相關語句並說說自己的看法。

  [提示]:生命與責任。(探究並朗讀感悟。生命:重點探究第四段;責任:第六段、第八段,重點探究第八段。)

  ① 關於第四段

  “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提示]:“這一切”包含的意象:田野、新綠、嫩芽、冬水。春意盎然,充滿生機,生命律動。

  ② 關於第六段、第八段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提示]:我和妻子都屬於人到中年,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人,既要扶老又要攜幼,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教育子女,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負的重擔,責任重大。“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出於對各自背上的親人的關愛,出於對生命的讚美和愛護;正如作者自己說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補充:我在文中設計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將整個世界背起來,中青年人責無旁貸。

  ③ 教師歸結:美好的情感需要我們用心呵護,更需要我們用行動去珍愛。

  (四)教師歸結

  (設計意圖:把握知識;昇華情感。)

  初春田野 ——生命

  分歧 ——親情

  背 ——責任

  散步優秀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主要內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親情。

  2.能夠透過細節描寫,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3.學會賞析語言,體會語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能夠透過細節描寫,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學會賞析語言,體會語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深情匯入(1min)

  家,一個多麼溫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溫情,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親情和關愛的空間。而和親人一起散步,更是一個幸福的時刻。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莫懷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裡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散步)

  (二)整體感知、把握情節(12min)

  問題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並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先由老師提問,學生回答。

  第一、散步的時間?——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點?——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親、妻子、兒子

  第四、散步中發生了什麼?(課文中)——分歧

  第五、什麼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第六、誰來解決分歧?——我

  第七、為什麼我來解決?——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邊,她總是聽我的。

  第八、我要如何解決呢?——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伴同母親的時日以短。我說:“走大路。”

  第九、最後是如何選擇的呢?——最後,我們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揹著母親,妻子揹著兒子,穩穩地走了過去。

  第十、為什麼選擇了小路?——母親改變了主意。

  好,下面根據上面的回答,讓一位同學概括一下,迅速組織語言,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師明確:這是一篇敘事性的散文,我們在概括的時候要注意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師明確: 時間是初春,地點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兒子和母親,我們一起散步。所以可以概括為我們一家祖孫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問題二:課文的題目是《散步》,他們為什麼去散步呢?

  師引導:文中說,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真要出去散步,多累啊,應該讓母親在家多休息才好呢。

  生1:老人更需要關愛,如果把母親一個人留在家裡,母親會覺得很孤單。一家人一起散步,會讓母親感受到家的溫暖。

  生2:文中說,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說明母親的心裡是期盼春天的到來,希望出去走走。

  師引導:春天總算來了,“總算”說明了什麼。母親熬過了一個嚴冬,“熬”反映了什麼。

  (朗讀指導:“太遲、太遲了”、“挺不住”、“總算”、“熬”)

  師明確: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親也熬過了一個嚴冬,出去走走還可以喚醒母親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

  那作者為什麼要寫散步這件這麼簡單的事呢,它究竟表達了人間的什麼情感?下面讓我們先來看看作者與他的創作背景,思考以上問題。

  (三)作者與創作背景。(2min)

  莫懷威:筆名 周平安、章大明。現任重慶師範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有《散步》和《家園落日》等。本文創作於1985年,創作的契機在於作者與來西南政法學院進修中國民事訴訟法的美國漢學家柯爾特先生相熟後,常就中西文化的異同進行淺層次交談。出乎意料的是他對中國文化中的“孝“大加讚賞,說中國人的敬老愛幼,是“文化的精髓”。而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在追求對外開放、大力提高經濟水平時代所丟掉的,發達國度的人卻拾起來,如獲至寶,這使作者感慨不已,開始重新正視這份看起來很陳舊已無什麼油水的民族遺產。寫作的念頭就產生了。作者想透過此文呼籲人們撿回失落的親情,多關心自己的親人。那麼下面讓我們細讀文章,體味文章的親情。

  (四)品讀課文、分析人物、體味親情(14min)

  教師:剛才大家說到文中有四個人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他們是怎麼樣呢?首先,看看“我”,同學們說說文中的“我”這個人怎麼樣?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

  關於“我”:[5分鐘]

  你認為“我”是怎樣一個人?

  (孝順,善良的人)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裡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說:‘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

  (板書:“我”:孝順善良)

  關於我的母親:[4分鐘]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奶奶善解人意,愛護小輩的段落或語句。

  (五)教師總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板書:小事情表現大主題)。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其實,在我們經過的平寫出凡日子裡,都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轉瞬即逝一幕幕將永遠留在我們心底久久回味,從而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家人,更珍惜親情,珍愛生命.

  散步優秀教案 篇15

  設計意圖:

  標誌存在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綱要》中提出“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誌和文字元號的興趣”,中班幼兒對周圍的生活環境有了初步的經驗積累,逐步萌發了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有看簡單標誌的經驗。因此,我試圖透過本次活動引導幼兒關注標誌,知道標誌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幼兒社會教育要避免枯燥說教,而應在生動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感染和影響幼兒。本次活動,我選擇了作家五味太郎的《兔子先生去散步》這本故事書作為白板課件的藍本。這本故事書,畫面和情節雖然簡單,卻能像一魚三吃那樣一書多讀。一是可從社會領域的角度引導幼兒關注生活中的影象符號,發現影象與生活的密切聯絡,瞭解各種標誌的意義。其次,可從藝術的角度,讓孩子自己動手設計標誌。另外,也可從語言領域的角度進行詮釋,利用書中的標誌進行故事猜想、圖畫猜謎等。在對讀本進行仔細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以社會領域作為切入點,以故事情境為載體和線索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藉助故事情境理解標誌,依情節線索大膽想象,設計相應標誌。

  2、關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標誌,能看懂並按標誌的意義行動。

  活動準備:

  1、電腦、白板、影片展臺。

  2、課件“兔子先生去散步”。

  3、小圖卡人手一張,記號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激發興趣。

  以變魔術的形式在白板上點出標誌,引發幼兒猜測想象。

  1、教師點出洞的標誌。

  2、幼兒分別點出樓梯和兔子的標誌。師:這些圖形到底表示什麼意思呢?其實它們都藏在一個有趣的故事裡。

  二、欣賞故事,理解標誌。教師邊講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邊逐幅出示畫面。

  畫面一:小兔的家。師:這是誰的家?你是怎麼知道的?(教師點出小兔)兔子先生你好啊!外面的天氣真好,兔子先生想到外面去散散步。兔子先生出了門,走啊走啊!

  畫面二:樓梯的標誌。師:兔子先生抬頭一看,這個圖形是什麼意思?它會告訴兔子先生前面有什麼?

  畫面三:樓梯。師:真的是樓梯啊,兔子先生要怎樣走過去呢?要一個臺階一個臺階慢慢地往上走。兔子先生明白了,慢慢上了樓梯,走上了高高的土坡,開開心心地繼續往前走。

  畫面四:橋的標誌。師:咦?這個圖形又是什麼意思?它會提醒兔子先生前面到了什麼地方?

  畫面五:橋。師:這可是一座獨木橋,兔子先生好害怕呀,怎樣才能過去呢?我們一起來給兔子先生加加油。

  畫面六:坑洞的標誌和坑洞。師:兔子先生小心翼翼地過了橋,抬起頭,挺起胸,很神氣地往前走。

  畫面七:兔子先生掉到洞裡。師:天哪!怎麼回事?兔子先生心裡覺得怎麼樣?除了害怕,還會有什麼感覺?正當兔子先生著急又害怕的時候,它發現了什麼?(點擊出現門的標誌)它會告訴兔子先生什麼?誰來幫兔子先生找一找?兔子先生開心極了,趕緊開啟門,跑了出去。

  畫面八:門開啟,兔子先生站在門外。師:兔子先生今天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標誌,你們認識嗎?故事裡的這些標誌告訴兔子先生前面到了哪兒,要注意些什麼。

  三、創編故事,設計標誌

  1、引導幼兒討論、創編故事情節。師:猜猜看兔子先生繼續往前走,它可能會走到哪裡去呢?(教師示範在白板上設計l~2個標誌,如小山、小河)

  2、幼兒設計標誌。師:兔子先生還可能會走到哪兒去呢?每個小朋友都來設計一個標誌吧。

  3、利用影片展臺共同討論交流標誌的意思,續編故事。師:猜猜這是什麼標誌?它會告訴兔子先生什麼?

  四、討論交流,拓展經驗

  1、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生活中的標誌。師:今天兔子先生去散步的時候看到了許多有用的標誌,那我們小朋友平時都看到過哪些標誌呢?

  2、觀看圖片,梳理經驗。

  第一幅:人行橫道、紅綠燈(馬路)。

  第二幅:安全通道、廁所、小心地滑(商場)。

  第三幅:關緊水龍頭、愛護小草(幼兒園)。

  3、點擊出現可回收垃圾箱的圖片,激發幼兒對標誌的關注和思考。師:這又是什麼標誌呢?這個標誌裡藏著許多的秘密,小朋友可以回去問問你的爸爸媽媽,到底表示什麼意思,還可以把你的發現記下來,下次告訴班上的好朋友聽一聽。

  活動評析

  為使整個活動結構緊湊、合理,設計白板課件時,教師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對原有故事形象、情節進行了刪減和修改。小兔子改成了可愛的卡通形象,只保留了樓梯、橋、坑洞等與幼兒生活經驗緊密聯絡的標誌,並且設定了開放性的結尾。目的是為幼兒提供遐想的空間,並自然流暢地過渡到設計標誌這一環節,在延續的情境中強化幼兒看標誌以及按標誌行動的意識。

  活動一開始,坑洞、樓梯和兔子的標誌隱藏在白板之中,很好地營造了一種變魔術的神秘、有趣氛圍,對孩子們來說是新鮮又刺激的,有效地集中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迅速被吸引並且投入到活動中來。此時透過開放性的提問,使他們發散性思維的火花一觸即發。同時讓幼兒與白板互動,點出隱藏在白板中的其他標誌,和課件來個“親密接觸”,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孩子好奇、愛探索的天性,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以飽滿的精神參與活動。

  第二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欣賞故事、理解標誌。在這一環節,課件本身所具有的形象直觀、色彩鮮豔、影象逼真等特點,能引領幼兒進入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而且基於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技術,使得課件“兔子先生去散步”具備了較強的開放性。如兔子先生設定為可以拖動,與傳統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相比,透過人機互動形式,使得課件自然流暢的演示與教師即時的語言、肢體動作相得益彰,更能營造一種自然生動、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讓孩子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課件的演示很好地創設了一種啟發、引導式的教學環境,改變了過去教師講、幼兒聽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師與課件積極互動的同時也帶動著幼兒與課件的互動。如教師鼓勵幼兒邊觀看課件邊根據標誌的提示進行故事情節的猜想,孩子思維一直處於一種啟用的狀態,形成了教師、課件和幼兒三者之間積極有效的互動,使得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體會了標誌的重要作用。接著,活動從引導幼兒關注故事中的標誌,到設疑引發孩子大膽創編故事情節,嘗試創作標誌,再轉移到對生活中標誌的關注,環環相扣,循序漸進。

  總之,整個活動設計科學合理,在活動中不斷強化了幼兒看標誌、按標誌行動的意識,高效地達成了活動目標。

  散步優秀教案 篇16

  教材分析

  這篇散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了春天來臨之際,“我”跑出室外,跑到春天裡,見到了春風中美麗的景色,表達了對春天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本課條理清晰,段落簡潔明練,讀起來節奏鮮明,琅琅上口。

  教學目標

  1.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產生熱愛春天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4.背誦課文中寫得優美的句子。

  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蒐集關於春天的圖片、歌曲,也可以自己拍攝一些關於春天的照片。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

  教學這課生字時,可以採用聽讀識字、查字典識字等方法相結合進行。

  “喚、格、叢、梢”4個字是形聲字,教師可以利用形聲字的規律引導學生學習,並注意與形近字相區分。教學時可以採用“配對子”的遊戲來識記這四個形聲字,如把寫著“木”和“各”的卡片配成一對,讓學生在遊戲中體會形聲字的組成規律。

  “鈴”字最後一筆是點,“梢”第四筆是點不是捺,教師應該提醒學生注意。

  2.朗讀指導

  朗讀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指導:

  (1)讀好感嘆句。“春天來了!”要讀出欣喜之情。引導學生體會這種欣喜,是由於經歷了漫長的冬天之後而產生的由衷的喜悅,初讀時就應該將這種喜悅結合自身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2)讀好描寫春天景物的語句。“啊,那一棵棵高大筆直的白楊樹,睜著大大的眼睛”等句子描繪的是春天的風光,要將“高大筆直”“大大的”等詞語透過語調的變化強調出來,從而表現出春天裡景物的特點。

  (3)讀好最後一句話。這個句子表現的是春天風光的遼遠與美麗,朗讀過程中應該用稍慢、舒緩的語調進行朗讀。

  3.活動提示

  (1)讀一讀,寫一寫。

  活動有三項要求: 前五個詞語要求會認、會讀; 後五個詞語在會認會讀的基礎上會寫; 積累詞彙。

  (2)讀一讀。

  這一訓練所提供的4個句子,寫得優美順暢,反映出春天的特點。從修辭的角度而言,這組句子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這樣寫的好處告訴學生,並體會將春風、春天等事物作為人來寫的好處,但不必將修辭的概念告訴學生。

  (3)玩一玩,說一說。

  本題訓練的目的在於感受春天、描繪春天,讓學生在玩中感受春天,並按照一定的條理敘述下來,有能力的同學寫一寫。說明:圖中上面的四幅圖是給學生提供“玩”的例子。其中第二、三幅圖是利用廢舊物品做的小玩具。一個是利用午餐盒蓋做的小車;一個是利用泡麵碗和酸奶瓶做的小車。這些都是利用風力來活動的小玩具,體現出“我和春風一起玩”的主題。

  4.課時安排: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如果學生問到“我”為什麼可以拉著“春風的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我”沐浴在春風中,就像和春風手拉著手一樣。

  散步優秀教案 篇17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母愛如水,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用堅實的臂彎為我們撐起了一片藍天,才有了我們的幸福與安寧。但是他們總有一天會變老,孱弱的雙肩擔不起重負,今天,就讓我們攙扶著他們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二、小組展示積累生字詞

  三、《散步》是一片公認的美文下面我們就來賞析探究這篇敘事散文美在哪裡?板書:美(情感、人物、景物、語言)

  四、默讀課文思考:

  默讀課文,出示螢幕:初識散步

  1、散步的人有:

  2、散步的地點是:

  3、散步的季節是:

  4、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

  (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5、結果:

  師:散步時,發生了分歧,是誰解決的?(我!)解決分歧時我有沒有壓力?哪句話說明了這一點?(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2、大家討論一下:出示螢幕:分析散步

  (1)我為什麼感到了責任的最大?

  (2)假如“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麼,母親會怎樣想或怎樣做?

  真是娶了媳婦、有了孩子忘了娘,不孝!傷心!也有可能回家放棄散步。

  (3)什麼原因使“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

  師總結: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著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於這四種親情糾纏在一起,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親走大路。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先要考慮了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板書:尊老

  師:剛解決了分歧,母親又改變了注意。而也正是兒子的孝心讓母親及時的為兒子解決了這個難題,改變主意,走小路。這又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另一傳統美德板書:愛幼

  3、師:“我”和妻子是如何揹著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找生讀最後一段。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出示螢幕:師:文章最後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誇張了呢?小組討論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整個世界”我和妻子能背動吧?意思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扶老,又要攜幼,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的使命感,責任重大)

  師:這是“散步”的第一種美:親情美。板書:親情

  4、師:大家喜歡這樣的家庭嗎?(喜歡!)出示螢幕:

  師:假如有一束花的話,你想送給誰?為什麼?

  5、給這個家庭及家庭中的成員分別加一個修飾語:

  ()的家庭,()的母親,()的“我”,()的妻子,()的兒子

  師:這是我們看到的第二種美:板書:人物

  五、欣賞景物美

  師:剛才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這一家人在親情的沐浴下,踏著春天的小路,一路走來,大好春光盡收眼底,有什麼樣的情就有什麼樣的景。出示螢幕:賞析散步

  師:哪些段落是寫景的?找出並分析它們的作用。第四段,第七段,

  找一生讀第四段,齊讀第七段。

  出示螢幕

  師:你喜歡哪句話?為什麼?

  (富有生機,生命氣息,清新,積極向上-------

  師:描寫如此清新美麗的初春景色有什麼作用呢?想一下文章中景物描寫一般起什麼作用?(襯托)這篇課文的景物描寫襯托了什麼?(以春天景物的美好來襯托一家人散步時和諧美滿的氛圍的;烘托散步時愉悅的心情)

  師:與前文寫母親有沒有關係?

  生:有,因為母親戰勝了寒冬,戰勝了疾病,我希望母親也像這春天的萬物一樣充滿生命的活力,作者觸景生情,聯想到生命,感悟到生命。

  師:找一生讀第七段,問:這一段起什麼作用?

  反映了母親和兒子要走小路的原因,生機勃勃的春景烘托出生活的美好,他們一家人對生活的熱愛。

  師:作者用優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景物美。板書:景物

  六、欣賞語言美

  出示螢幕: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這個句子雖然不是寫景,但我喜歡。猜猜老師喜歡它原因?

  師總結:形式對稱,音韻和諧,相映成趣,清新淡雅。

  這樣的句子在文中還有很多,請畫出來。

  小組展示

  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七、對稱句練習出示螢幕:

  1、目光短淺者,以物質的享受為生活的樂趣;志向高遠者,___________。

  2、努力的人,不一定都成功,而成功的人,————————。

  3、勤奮者,從失敗中看到的是成功的希望,而懶惰者,——————————。

  視理想的奮鬥為生活的目標。一定要努力。從失敗中看到的是絕望。

  師:這就是這篇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美。板書:語言

  八、拓展出示螢幕:拓展散步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溫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滲透著濃濃的親情,真切感人的關愛。它不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說說你學完這篇課文,你覺得今後應該怎麼做?

  九、教師寄語

  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一生的光陰來感悟。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溢著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