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優秀教案範文
語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優秀教案範文
一、創設情境,詩歌匯入
1、談話匯入,出發野遊。
同學們古詩背得真有勁,接下來讓我們跟著一首小詩去野外郊遊,好嗎?
出示詩歌《到綠色的原野去》
自己先讀一讀。
到綠色的原野去(節選)
到春天綠色的原野去
在樹林旁和小鳥一起唱歌
在小湖裡和青蛙一起游泳
在草地上和蚱蜢一起蹦跳
在花叢中和蝴蝶一起飛舞
誰來為我們表演讀一下?(你把我們都帶到了綠色的原野上了。不要緊張,讓我們放鬆地去野外郊遊。)來,一起去原野上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在課開始時匯入與大自然相關的詩歌,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兒童詩的積累,加強他們對詩歌的感受力,而且也能激發孩子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感情,讓學生融入情境中產生親身體驗的慾望。
2、我們要去野遊了,可是有些詞語寶寶擋在路上,想考考我們,全部聽寫出才算闖關成功,你們行嗎?
出示詞語,先努力記一記。好,拿起筆,注意聽。校對一下,全對的舉手。掌聲祝賀大家過關了。
現在我們可以出發去野遊了,這可真令人興奮啊!我們帶了好多好吃的,好喝的出發了。可是我們忘帶了一樣東西,你猜猜是什麼?
出示謎語:身體圓又圓,像鐘不是鍾,出門隨身帶,迷路不發愁。
自己讀一讀,請你來讀一讀。猜到了嗎?
指名讀,猜一猜。自由讀記。
3、它有什麼作用?出示圖,(對了,指南針就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最早的指南針叫司南。)介紹指南針的歷史,認識瞭解指南針。
4、雖然這次我們去野外郊遊,沒有帶指南針,但學完20課,我們不用擔心迷路。出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讀讀課文,回憶一下這首詩告訴了我們幾種天然的指南針。
指名交流,板書:(板書)太陽、北斗星、大樹、積雪
二、情境學文,感受詩意
1、學習建議:
(1)、自由讀課文2~5小節,用波浪線畫出這些天然指南針是怎樣幫我們辨別方向的。
(2)在小組內交流你所喜歡的天然指南針。
自讀課文2—5節,四人小組互相交流,分工彙報。
2.我們來聽聽大家喜歡的天然指南針。彙報
彙報時,請先說明你喜歡的天然指南針是誰,讀一讀文中相關的段落。
三、拓展深化,創作詩歌
1、同學們,課文的最後一小節暗示我們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的指南針。
要找到這些天然的指南針需要我們——細細觀察,多多去想。
2、除了書中提到的,你還知道哪些?出示
3、仿照課文形式說話。
(1)出示老師的`仿寫詩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萬別慌張。
年輪是個容易辨認的指南針,
它會在樹林裡給你指點方向:
寬的地方是南邊,
窄的地方是北邊。
(2)出示:圖片和留空的文字,先說給同桌聽一聽,可以用上老師給你的文字,能幹的小朋友可以用自己更好的語言。
[設計意圖]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的本領,而在於是否能激勵、喚醒、鼓舞學生。”讓學生讀懂科學道理的基礎上,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把教學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層次。用仿寫的形式開啟學生的思維,圖片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想象,學生留在心靈的情趣。
(3)小組內互相交流、展示評價;班內展示、交流、評價。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作品,提供交流平臺,相互學習、吸收,取長補短。
一節課中,每個人集體展示做不到,但是用小組交流展示的形式可以人人有機會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有機會獲得別人的認同和讚揚,在想象仿寫中,他們對兒童詩歌的閱讀與仿寫有了豐富的情感體驗,進而喜歡兒童詩。
四、詩韻悠長,豐富知識
1、課文朗誦(回顧課文)
2、創作朗誦(接著課文,孩子創作的詩歌串聯朗誦)。
3、課外閱讀詩歌《大自然的語言》和《十萬個為什麼》、《藍貓淘氣三千問》等書籍,瞭解大自然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