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的教案
人與自然的教案
作文內容: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人類和動物應該和睦相處,請你把動物想象成人,想象人和它們可能發生些什麼事,進一步明確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從而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
作文目的:
1、 提高學生的生態意識,自覺保護動物。
2、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3、 激發學生主體積極性與寫作興趣,培養學生協作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輔助手段:微機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明確要求
1、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和動物之間怎樣相處呢?這節課我們來學寫一篇作文——人與自然。
2、 螢幕出示本次習作要求,齊讀,思考:
(1) 這次作文寫什麼?
(2) 有幾項要求?分別是什麼?
二、 創設情境,小組協作,激發寫作興趣。
1、 多媒體播放專題片《人與自然》
2、 思考:這個專題片主要講了什麼?告訴我們什麼?
三、 鋪墊練習,啟發思維,組織材料。
1、 螢幕出示幾組情境:
(1) 有一個狩獵隊,把一群羚羊趕到了懸崖邊,準備全部活捉,在這危急的時刻……
(2) 茂密的大森林裡,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突然傳來一陣槍聲……
(3) 走過那片綠綠的蘆葦叢,你可曾聽說,有一個女孩為了救一隻受傷的丹頂鶴,而陷進了沼澤地……
2、 根據上面所提供的材料,選擇一項分小組充分展開想象,編成一個童話劇演一演。
3、 指名上臺表演,教師指導(注意突了動物與人不同的外貌、活動、神情以及語言特點)
四、教師明確觀點:我們應該是自然界中動物的朋友,而不是它們的敵人,只有懂得保護它們,自然界才不會失去平衡,人類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學生討論發言。
五、教師總結,完成作文提綱,小組交流後全班交流。
六、佈置作業 完成作文《人與自然》,可以發揮想象寫成童話,也可以寫成記敘文、說明文或議論文,字數在500字以上。
作文教案—心理活動描寫
濟南鐵路實驗學校 齊 進
教學目標:1、透過練習明確什麼叫心理活動描寫及要求
2、學習心理活動描寫的方式
3、透過分析《背影》一課,練習寫一段心理活動描寫片斷
教學過程:
一、教師明確要求
1、心理活動描寫可以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人物的性格、特點、愛憎感情和思想要求等。
2、要求:(1)人物的心理活動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2)符合文章表達和表現中心的需要;
(3)要配合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
3、心理活動描寫的方式:
(1)直接描寫(對第一人稱的心理描寫)
(2)透過人物的言行、神態及其所處的環境去揣摩、體會。(對二、三人稱的心理描寫)
二、、閱讀例文:
今天我和克萊諦吵架,並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早晨,“小石匠”病了,老師叫我替他抄寫每月故事,我正抄著,坐在旁邊的克萊諦忽然碰了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筆記本上,本子被弄髒了,字跡也看不清了。我火了,罵了他一句。
他只是微笑著說:“我不是故意的。”
我本來會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心想:“哼,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我想報復他。過了一會兒,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克萊諦氣得臉都紅了。“你這是故意的!”說著就舉起手來。正好被老師看見了,克萊諦急忙縮回手去,說:“我在外邊等你!”
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克萊諦是個好人,他絕對不會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他幫助父母親幹活、服侍生病的母親的情形。還有他來我家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誠心誠意地歡迎他,父親又是那麼喜歡他的種種情形來。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我又記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向他承認錯誤,我覺得太丟臉。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見他上衣肩上的線縫都開了,大概是因為扛多了柴的緣故吧。想到這裡,我覺得克萊諦很可愛,心裡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子怎麼也說不出來。
克萊諦不時用眼睛膘我,從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他又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我回答說:“我也等著你!”可我心裡卻在想著父親對我說過的話:“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我心想:“我只是防禦,決不還手。”畢竟是心裡有事,老師講的功課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終於捱到了放學。我獨自在街上走著,聽見克萊諦從後面跟上來。我手裡拿著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舉起尺子。
“不,安利柯!”克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尺子,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我愣住了。我覺得有兩隻手搭在我的肩上。
“以後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說。然後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分手了。
回到家裡,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本想讓父親高興一下,不料父親把臉一沉,說: “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說著從我手裡奪過尺子,折成兩段,向牆角扔去。
1、劃出文中心理描寫的句子
2、思考文中不使用心理描寫而改為記敘或語言、動作等描寫適不適合文章表達的需要?
三、閱讀練習:
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
戰爭時期,有一天,幾發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裡。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個小姑娘。
附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接到訊息,帶著救護用品迅速趕到了。經過檢視,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輸血迫在眉睫。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幾名未受傷的孤兒卻可以給她輸血。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願意獻血。
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噢,謝謝你。”醫生說,“你叫什麼名字?”
“阮恆。”
叫阮恆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後,一根針扎進他的血管。抽血過程中阮恆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疼嗎,阮恆?”醫生問道。阮恆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
接著,他那不時的吸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②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醫生問他為什麼這樣哭,然後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事後,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但是他為什麼願意這樣做呢?”有人問。
醫生轉過身向那個小男孩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1、畫出描寫這個小男孩獻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
2、透過①句的動作描寫表現了阮恆當時怎樣的心理?
四、寫作練習: 仔細體會上文②句,根據課文的情節和人物特點,寫出如果你是阮恆當時有怎樣的心理活動。
五、分析課文《背影》中心理描寫的句子,想象一下作者當時的心情及父親的心情,並仿照課文中的手法寫一個生活中的片斷,充分運用心理描寫的手法。
1、學生討論
2、教師點撥
3、完成當堂練習,並隨機抽出個別學生的片斷交流
六、佈置作業 完成此片斷,字數三百字以上。
話題作文教案——生命
濟南鐵路實驗學校 齊 進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認識生命,感悟生命的情感,讓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時時關注自己的生命,關懷別人的生命。指導學生學會寫好話題式作文。
教學重點:
蒐集大量的有關生命力的資料,選擇典範例文,啟發學生思考生命。
教學方法:先讀材料,後點評。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時間之輪已跨越世紀門檻。站在世紀的門檻上,人們終於認識到“發展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可以說,生命這樣一個嚴肅而又寓於深刻哲理內涵的古老話題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倍受全人類的關注。
二、材料示例:
來自生活深處的典型現象——?
1、生命極其珍貴而偉大?
生命的出現,是經過大自然無數年的演變才發生的,任何一個微小的自然條件的改變,都有可能扼殺生命於搖籃中。生命出現後,又從單細胞生命經過漫長的變化,出現了更復雜的生命形式。而最終擁有更高智慧、高階情感的生物人類的出現;更體現了生命的.偉大。在茫茫宇宙中,我們還沒有發現其他有生命存在的星體。就目前說,我們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
2、生命因信念極其頑強、堅韌?
1998年5月20日晚9時,一場山洪將新疆巴音烏素礦礦井沖毀,一股巨大的水流直灌井底,將13個在井底幹活的工人衝倒,淹沒,只有青年工人杭平抓到一截一米多長的圓木,順水向巷道深處漂去,一直漂到700米深處的採煤區。杭平上到一塊一米見方的乾燥地帶,擰亮礦燈,光影裡看到不遠處一頭井下拉煤車的騾子被卡在狹窄的道口。最初的兩天,除了喝水,還試著啃那圓木上的樹皮,還試著嚼皮帶,但他都失敗了。大約過了四五天之後,他將飢餓的目光投向了與他相依為命的騾子。他移動極度虛弱的身體,拿鐵鍬絆住騾子的腿,讓騾子在掙扎中溺水死亡。接著把鐵鍬在石頭上磨快,來剝騾子的皮,又把自己的眼鏡片打碎,用玻璃一點一點地割肉吃,因為他不能嚼,翻江倒海的噁心幾乎將他置於死地。幾天後,肉開始變味,他把割下的肉泡在水裡,反覆搓洗,只到洗淨才敢吞食。為了保持體力和熱量,他將自己的行動降到了最低限度。他躺在地上,無數次地想,我還活著,我要活下去。就這樣他一直到了6月23日早晨8點鐘,這時,他撫摸自己的身體,胳膊枯瘦如柴,胸肌已塌陷,摸一摸肚子,已能觸到脊樑骨了。在這三十四天中,兩臺水泵以每小時近200噸的抽水量日夜不停地旋轉著,隨著水位的下降,救援人員從井下抬出了12具屍體。當救援人員發現杭平還活著的時候,這使所有聞知此事的人都充滿了好奇,都感到這是一個近似神話的“奇蹟”。
3、戰勝生命絕望的力量在於生命本身?
有一天傍晚,他心煩意亂地走到懸崖邊
他覺得生活無聊而平淡,年輕的心已不願負擔人世的孤獨和艱辛。他感到周身的血液如禁錮在罈子裡的葡萄酒,有一種要把罈子衝破的衝動。於是,他把腳輕輕凌空一提。
忽然,有什麼獨特的聲音傳來,他不禁側耳靜聽。噢,是嬰兒的哭聲,在這荒山野嶺,生命依然高高在上。頓時,一種前所未有的激動襲來,他一把推開誘他自殺的死神,循著啼聲和燈光奔去。
那是他命運裡最耀眼的一次閃電。數年後,他的偉大作品如春雨般灑落俄羅斯及世界。
他就是屠格涅夫。
4、生命因抗爭而尊貴
《死亡日記》的作者陸幼青生於1963年,華東師大畢業。生病前是上海浦東房地產展銷中心副總經理。陸幼青1994年發現胃癌已是晚期,胃不得不切除4/5。但3個月後,他拖著輕飄飄的身體頑強地走進公司大門,微笑如舊。他對朋友說::“人有死亡的尊嚴,應該有自己選擇接受死亡的方式。”
2000年夏天,陸幼青再度發病入院時,醫生預言他“還有100天。”此時,他出奇地平靜,思考良久,決定以日記的形式記載這100天的經歷、過程和心理變化。“自己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難過,很容易地就會逃避。日記像考勤卡似的,勤奮與否一目瞭然。”他將日記定名為《死亡日記》,並決定“網上直播”。陸幼青在病床上共寫了34篇日記,數十萬字。“一篇兩三千字的日記,要用去我四五個小時。我躺著、坐著、倚著,以各種姿勢堅持寫完它。”日記一發表,網友們的貼子紛至沓來,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
陸幼青和《死亡日記》在網上被說成是:“2000年中國民間的特殊事件”,畢竟,這個普通人引起了太多的思考。
三、教師引導學生思索:
在所有的生命中,人的生命最寶貴 。生命是一部蘊含豐富內含的生活大書,不論你的生命航程走到哪個階段,你都應有很強的生命意識。如果你是少年,你就要認識生命;你是青年,你就要培養生命;你是壯年,你就要駕馭生命;你是老年,你就要保護生命。你要讓你的生命像朝日一樣,永遠洋溢著青春的活力,那你就樹立起強烈的生命意識吧!生命意識不是簡單的一句話一個名詞,細細品味,可以悟出豐富而有回味的意蘊。
四、得出結論,板書:
(1)尊重生命,才能尊重個性
生命是人的載體,沒有生命也就談不上人的一切情感、思想。個性蘊藏在生命本質中並透過生命的形式呈現出來。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生命體,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個性。尊重生命,才能尊重其個性。而尊重個性,也就意味著首先尊重其生命,這兩者是互為表裡的。扼殺個性,也就是扼殺其生命,沒有個性的生命無異於行屍走肉。忽視生命,必然帶來一系列情感經驗的缺乏,造成個性的不完善。比如:沒有感傷的經驗,也許會產生冷漠;沒有感受過憐憫,同情心也許不會那麼強烈;沒有畏懼也許對法律會缺乏敬重。
(2)生命脆弱,需要倍加愛護
必須承認,生命是脆弱的。生命自大自然中孕育而生,是艱難危險的,其中任何一個微小的環境變化,都會使生命出現夭折,比如沒有臭氧,紫外線會殺死裸露的生命。這樣的“比如”不勝列舉,可見生命處在怎樣的危險境界中,可以說如履薄冰。看看許多物種的消亡,就可以知道生命群體是何等的脆弱。就生命的個體來說,更顯得弱小單薄,很容易受到傷害。不消說人類面臨疾病、橫禍等威脅,小生物在自然中活得更為艱難。人類作為有智慧有感情的高等運動,意識能決定行為,輕生從另一個側面凸出生命的脆弱,人類處於來自自然和來自自身的雙重危險之中。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的歷程中很容易受到傷害。生命意識的內涵,不僅體現在愛護、珍惜自己的生命上,也體現在愛護、珍惜他人的生命上。
(3)熱愛生命,才能熱愛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虛無主義的“哲人”們用“度日”“消磨時光”來概括人生的全部內容。對於這樣的觀念,蒙田是不以為然的,他在《熱愛生命》中說“我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樂趣。”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他的認識“還是如此。”;因為蒙田有一個信念:“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自然經過多少億年的時間才哺育生命,生命又經過多少億年的進化才出現人類,能不感謝大自然的宏恩,能不為數十億年的時光的結晶而感到自豪嗎?為什麼要厭棄生命厭棄人生呢?;至於很多人感慨“生之艱辛與苦惱,但那不是生命的過錯。“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沒有珍惜人生,沒有努力去爭取享受人生的樂趣,“白白虛度此生。”
(4)尊重生命,才能愛惜自己,愛惜他人
? 生命意識是許多人類優秀品德的基礎,如善良、同情和關懷他人等。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才會產生髮自靈魂的愛。
五、教師總結,完成作文提綱,小組交流後全班交流。
六、佈置作業 完成作文《生命》,可以寫成記敘文、說明文或議論文,字數在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