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之會動的小紙人

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之會動的小紙人

  課題:會動的小紙人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材簡析:

  會動的小紙人之所以會動,是因為它的身子是用紙彈簧做的,課前學生告訴我,他們在幼兒園時學過製作紙彈簧但那是上下一樣粗的紙彈簧。本課要學的是上大下小的紙彈簧。

  教學目標:

  1、透過製作會動的小紙人,培養學生設計意識和動手的能力。

  2、利用小紙人來表演節目的遊戲,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並強化他們與人交流合作的井繩。

  教學重點:

  透過不同的.渠道探究會動的小紙人的特點及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紙彈簧的製作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一些短小精悍的、適合於表演的、孩子們熟悉的小故事、各種形象的小紙人。

  (2)教師提前為學生準備一頭寬、一頭窄的紙條1-2對。

  (3)學生準備彩色筆、紙、剪刀、膠水等物品。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一、引導階段

  1、教師出示小紙人範作、並用它們同學生合作表演一個節目。

  這個小紙人為什麼會動?哪一部分會動?它像什麼?我們叫它紙彈簧。

  2、探究如何製作紙彈簧:發給每一組一個兩頭一樣大的白色紙彈簧。

  ①感受紙彈簧的彈性及活動的特點(搖一搖,捏一捏)

  ②同組透過觀察或拆開老師發給的紙彈簧,探究紙彈簧的製作方法。

  ③自己試著折回去。

  ④請折成功的同學到講臺上為大家表演一下。

  3、進一步探究製作小紙人:

  ①用老師發給的彩色紙條折一個紙彈簧。

  ②對比自己折的紙彈簧與老師發給的白色紙彈簧有什麼不同之處

  ③為什麼製作小紙人的紙彈簧需要一頭大一頭小?(試著分別搖一搖,看哪一種動的厲害)大頭在上動的幅度大還是小頭在上動的幅度大?(試著搖一搖找出答案)

  ④看老師範作,自己的小紙人還需要做上什麼?

  二、發展階段:

  1、思考並交流:你將要表現的角色的頭部有什麼特徵?你準備如何來表現?

  2、用撕貼、剪貼加添畫的方式完成人物頭部。

  3、根據自己設計的人物動作剪貼上合適的四肢。(注意比例)

  三、表演階段:

  同組的同學都製作完畢後,根據自己組小紙人的身份編一個故事,並利用剩下的彩紙設計製作出簡單的場景進行表演。

  四、收拾與整理:

  將環境衛生收拾好後,把小紙人按故事情節在窗臺上擺放好。

  佈置下一節帶彩紙等工具。

  第二節

  一、引導階段

  上一節課我們用紙彈簧製作出了會動的小紙人。那你知道紙彈簧還可以做成什麼造型?

  欣賞紙彈簧造型作品:龍、小貓、小蛇、小鹿等。這些造型用的紙彈簧也都是一頭大一頭小嗎?(不一定)

  二、發展階段

  1、做小龍等較長的動物,摺紙彈簧時紙條不夠長怎麼辦?(自己小組試折一下,研究一下解決的辦法。)

  2、各小組交流一下解決辦法,看哪一組的辦法最好最簡單。

  3、各組商量一下要製作什麼,先要製作一個什麼樣的紙彈簧,再新增些什麼?新增的部件可不可以製作成類似紙彈簧的可以動的?

  啟發學生想象,透過合作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三、玩一玩:

  將各組製作的作品組合到一起,為各自的角色編上臺詞,來表演一下。

  四、收拾整理階段。

  五、課後拓展: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彈簧?可不可以用紙彈簧代替,動手試一下。

  札記:

  對於第二節課來說,裁紙條倒成了難點,很多學生不會裁紙條,耽誤了太多時間,影響了製作。在這個問題上還需要進一步探討解決方法,實在不行,可以加以加一節課專門練習裁各種形狀的紙,為以後的製作課打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