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點》的教案設計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點》的教案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

  熔化和凝固是兩種重要的物態變化,也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現象。學生在小學自然常識學習的基礎上,加之日常生活中的無意觀察,對這兩種現象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教材將其編排於《物質三態溫度的測量》和《汽化和液化》這兩節之後,《昇華和凝華》和《水迴圈》兩節之前,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即既是對前兩節知識、能力的鞏固,又為學習後兩節的內容打了基礎。就本節內容的編排體現了以下特點:一是突出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二是強調了“過程與方法”,即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晶體、非晶體的熔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概括能力。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透過對實驗的觀察、分析、概括,總結出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並能用圖象表示出來。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義

  (2)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及熔點和凝固點

  (3)瞭解熔化圖象和凝固圖象的物理意義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培養觀察能力

  (2)透過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感知發生物態變化的條件,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透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認識圖象、利用圖象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關心,產生樂於探索自然的情感。

  (2)透過實驗培養善於實踐和克服困難的良好意志和品質

  三、教學條件、教學環境的分析

  實驗室現有器材基本能滿足本節課所需實驗器材。冰的來源,可由教師課前利用冰櫃或冰箱自制,儲存在保溫箱或保溫瓶中備用。相關知識的光碟、圖片學校已配備。相關的投影片需教師課前自制。

  四、教學模式

  實驗探究——閱讀分析——討論歸納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趣,引入新課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探索自然的情感,可以藉助於播放教學光碟《水的故事》引入新課,教師板題:

  2、討論歸納:

  在引入新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歸納熔化和凝固的含義。由於學生對物質的三態及汽化、液化等知識已掌握,所以採用討論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但教師要注意把握教學時間。

  3、探究冰、松香熔化時的特點:

  探究過程通常包括: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實驗探究,分析論證、交流評估。

  (1)由於初二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尚有限,因此,在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時要儘量使問題的口徑小一些,但又不能讓學生的問題侷限於教師設定的圈子內。

  (2)組織學生猜想、假設時,要調動全體學生的思維,使不同學生的不同猜想都能在全體同學面前表達出來。這樣不僅體現了面向全體,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

  (3)實驗設計。可引導學生自讀教材相關內容,讓學生從中體會如何設計實驗方案,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

  (4)實驗探究是教學的重點之一。組織學生分組實驗時,教師必須明確實驗順序,先做冰熔化實驗,再做松香熔化實驗,要求學生正確使用器材,提醒學生觀察溫度計示數的同時還要觀察冰或松香的狀態變化情況,並及時正確記錄現象和資料。

  (5)在實驗探索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論證猜想假設,然後交全班交流。

  4、總結歸納——形成規律

  在探究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實驗資料分別畫出冰和松香熔化的圖象,然後打出冰、松香熔化圖象的投影片,引導學生討論冰熔化和松香熔化時溫度的特點,以及吸熱、放熱的情況,並由此推理到一般固體熔化時的特點。教師歸納板書。

  5、自學訓練[

  關於晶體和非晶體、熔點、凝固點等內容,在實驗探究和討論歸納的基礎上學生已有感性認識,可設計一些自學題讓學生自學後集體討論,教師板書,以達到教學目標。

  6、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梳理本節課學到了什麼?閱讀插圖2-31,2-32,2-33,2-34,討論本節末的想一想。

  7、課堂練習

  (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室內,若室內溫度為0℃,則冰____熔化,水____凝固(填“能”或“不能”);若室內溫度高於0℃,則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若室內溫度低於0℃,則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

  (2)下雪不冷化雪冷。為什麼?

  (3)如圖是某晶體放熱凝固的圖象,該物質的

  凝固點是_____,凝固時間為_____分鐘,曲線bc

  段表示該物質處於______狀態。

  8、課後實踐作業

  教材P41 “ ”2. 3.

  補充:調查我國北方地區冬天最低氣溫為多少?討論該地區冬天測氣溫為什麼用酒精溫度計而不用水銀溫度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