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與月食優秀教案
日食與月食優秀教案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第四課的教學內容,本課分為日食和月食兩部分,日食部分又從“日食的發生”→ “日食模擬實驗推測日食成因” →“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進,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礎上開展的。從教材的角度來說,把這兩種現象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題,有三個目的:一是因為這兩種現象對學生有著較大的吸引力;二是這兩種現象都涉及了本單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體是運動著的,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陽、月球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而形成的;三是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推理能力。
二、學情分析
(1)認知儲備:學生對日食和月食產生的知識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瞭解,部分學生現場或透過電視直播觀察過09年的日全食,又接受過學校組織的日全食活動的培訓。因此有部分學生能夠作一個初步的解釋。學生對月球、地球、太陽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關係在本課前有一定的認識,還在五年級時學習了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2)存在不足:學生對日食和月食現象雖有了解,但對其成因的解釋應該不會很完整和嚴密。相對來說,因有09日全食的觀測基礎,對月食的觀測印象可能會更弱一些。學生在操作模擬實驗方面應該存在較多的問題,如模擬實驗時設計實驗方案的意識、實驗操作過程的分工合作及正確操作的方法等。
三、設計思路
我在把握教材內容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科學水平來進行教學設計。先讓學生回憶09年舟山日食的觀察經歷、觀看學生所拍的完整日食照片激起興趣,透過觀察體驗,發現日食發生時的一些特點,推測日食形成的`過程,再透過模擬實驗體驗來探究日食形成的過程,最後透過學生的交流和教師的補充講解來解答學生的疑惑,科學解釋日食成因,形成內化。在日食研究的基礎上,再來研究月食的成因研究。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有意識地制定實驗方案,在提高對天體運動認識的基礎上滲透嚴謹的科學思維訓練,能利用原知上的認識衝突透過模擬實驗和討論來獲得更加深刻的認識,讓學生的科學探究在充滿樂趣的氛圍中能充分展開對科學問題的科學分析。
四、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月球執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於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而形成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執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2.過程與方法
能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能對模擬實驗中的各種現象進行細緻的觀察。
能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模擬日食發生實驗的過程中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實驗方案的重要性;
能夠大膽的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意識到模擬實驗及推測與客觀真實是有一定差距的。
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
五、教學重難點
正確理解日食的成因,模擬實驗的科學操作
六、教學準備
老師:課件、6個圓片(紅黃藍各2個)
學生:手電筒、大小塑膠球、科學記錄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