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設計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透過體驗與觀察,瞭解防治噪聲的思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學習,培養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知道噪聲的來源及其危害。知道減弱噪聲的途徑。

  難點:環境保護的教育。

  二、突破重、難點的`方法與手段:

  教學主要從環境保護出發,突出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讓學生經歷探究防止噪聲各項措施的過程,瞭解防治噪聲的思路,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培養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識,聯絡實際,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三、教法與學法:

  討論法、實驗法。

  四、教學手段與媒體:

  教師:多媒體、錄音機、氣球、玻璃板、示波器、教師教學參考用書、網上查詢資料。

  學生:鬧鐘、泡沫塑膠、空紙盒、棉花、網上查詢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提問 :

  聲音是如何產生和傳播的?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聲音有哪些特性?

  二、匯入新課

  演示:

  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後突然以很大的聲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樂音,再播放一段噪聲。

  3、用充氣的氣球在乾燥的玻璃上摩擦,其聲音聽起來人們感到非常不舒服。

  三、進行新課

  (一)、噪聲的來源 :

  演示:觀察噪聲的波形,如圖2.4-1噪聲的波形。(見教材)

  利用示波器觀察鐵釘刮玻璃時產生的噪聲的波形,並與音叉聲音的波形圖2.3-5做比較。

  演示:播放一段噪聲,如建築工地的敲擊聲、混凝土攪拌機的轟隆聲、電鋸聲、機器的轟鳴聲等。

  歸納結果──噪聲的來源。

  引導學生討論和發言,師生一起歸納結。

  (二)、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

  學生閱讀44頁的表,請學生回想在這些環境中的感受,並歸類。

  舉例:噪聲對人們有哪些危害?

  討論:非洲北部農村70歲老人的聽力比美國20多歲的城市青年還好,這是為什麼?

  (三)、噪聲控制 :

  學生實驗:課本上沒有實驗的,為了讓學生感受更深,特增設學生實驗。

  實驗步驟:用鬧鐘作聲源,將鬧鐘用泡沫塑膠墊起;或將鬧鐘置於空紙盒中;或用棉花塞住耳朵,都可以感覺到噪聲減弱了。

  學生閱讀課本圖2.4-4幾種控制噪聲的措施的例項。

  舉例:生活中治理噪聲的例子。

  環境保護的教育

  (四)課堂小結:

  請學生小結:

  1.噪聲的來源 。

  2.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3.噪聲的控制 。

  4.環境保護 。

  (五)課後作業: 見學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