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觀潮》課堂教案

小學語文《觀潮》課堂教案

  本文開篇一句是: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一句總括全文,作者正是從“天下奇觀”這一視點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可以說,“天下奇觀”輻射全篇內容,而全篇描寫無不映照“天下奇觀”。怎樣讓學生對錢塘江大潮壯觀的景象獲得真切而又生動的感受,就成教學中所必須致力解決的難點了。

  學生透過閱讀課文和合作探究,劃分了課文段落: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是“天下奇觀”;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潮來前海塘大堤上觀潮的人;第三段(第3、4自然段)寫潮來時的聲音和形狀;第四段(第5自然段)寫潮去後江面上的景象。

  師:課文開頭是用一句話來總起下文的。這句話給我們提供了哪些資訊?自己先想一想,然後再議一議。

  生:我讀懂了一點——錢塘江大潮,歷史悠久。

  師:你怎麼看出來的?

  生:“自古以來”這四個字告訴我們它歷史悠久。

  生:這句話還向我們提供了一個資訊——錢塘江大潮舉世聞名。

  師:根據何在?

  生:錢塘江大潮既然是“天下奇觀”,當然舉世聞名啦!

  師:這樣理解很有道理。“天下”是什麼含義?能用“天下”這個詞說句話嗎?

  生:黃山奇石,天下聞名。

  師:我們來把這一段一道讀一讀——

  生:(齊讀)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錢塘大潮天下奇觀)

  【找準視點,注目“奇觀”。教師在引導學生弄清文章脈絡層次的基礎上,徑直切入開頭的一句話,把“奇觀”作為視點,啟發學生由“自古以來”悟解錢塘江大潮的歷史悠久,由“天下”悟解其舉世聞名,從而匯入下面對“奇觀”的'具體探究,乾淨利落,直奔目標。]

  師:作者用這句話總起下文之後,是從哪幾方面表現錢塘大潮確實是“天下奇觀”的呢?誰想讀一讀寫潮來前海塘大堤上觀潮人的第二段課文?

  (指名一生讀)

  師:這段課文有幾個句子是寫觀潮的人的?

  生:“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

  生:他說得不全。前面還有兩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縣的鹽官鎮,據說這裡是觀潮最好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師:大家想想看,課文題目是“觀潮”,作者為什麼不惜筆墨多次寫觀潮的人呢?這是不是跑題了呢?為什麼?

  (學生小聲議論)

  師:請同學們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想到一點就談一點。

  生:“人群”“人山人海”都是形容觀潮的人特別多。這麼多的人來觀潮,說明錢塘江大潮一定很好看。

  師:很好。請繼續發表意見。

  生:湧潮是午後一點左右才出現的。可觀潮的人一大早就湧上了海塘大堤,說明大家對來觀看錢塘大潮嚮往已久,心情非常迫切,早點去,可以佔一個好位置,能看得更清楚、更過癮!

  生:“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也是寫人們心情的。如果錢塘大潮是一般的江潮,又怎麼會有這麼多人焦急而耐心地昂首東望,等著,盼著呢?

  師:噢,作者不惜筆墨寫觀潮人(板書:觀潮的人)的人數之眾多、心情之急切,是為了烘托、渲染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