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食》教學教案

《看月食》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5個,積累本課7個詞語。理解“鐮刀、半信半疑”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第5節。積累“像……像……像……”的比喻句。

  3、能根據“月食成因示意圖”,介紹一下月食現象。

  4、初步認識月食形成的原因,激發並培養學生探究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根據“月食成因示意圖”,介紹一下月食現象。

  2、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描寫月食發生、結束時的語句。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談話:天空中的月亮時而圓,時而彎,這種現象同學們經常會看到。但有一種自然現象大家很難見到,就是有時又大又圓的月亮突然慢慢地看不到了,一會兒又會慢慢地復原,這種有趣的自然現象叫“月食”。你們想知道月食是怎麼回事嗎?今天,我們就學習《看月食》這篇課文。

  2、板書課題:36看月食

  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並想想課文寫了什麼內容?

  2、重點自學兩個多音字:沒、轉

  3、交流討論。

  (1)小組討論出示的'問題

  (2)大組交流

  4、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什麼是月食?

  月食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月食發生時月亮是如何變化的?

  三、研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第1、6小節,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在奶奶和表弟眼裡的月食各是什麼?

  2、交流討論。

  (1)男、女生分別讀這兩句話。思考:你認為誰的意見是對的?為什麼?

  (2)交流。

  學習:鑼、棍

  (預設:表弟的意見是對的。奶奶的意見帶有迷信思想。表弟的話才有科學道理。)

  (3)分別讀奶奶和表弟說的話。

  過渡:自己讀讀第4小節,就知道答案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