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單位數學教案

計量單位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生,加深對計量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使所學知識系統化.

  2.培養學生上網查詢、收集資訊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3.使學生知道量是人們生產實踐中產生的,受到初步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生,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進一步形成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熟記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匯入:在前幾冊中,我們已經分散地學習了各種計量單位的長度,那麼今天我們就在此基礎上,對各種常用的計量單位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總結.首先我們來研究計量的產生.(板書課題:計量的產生)

  二、探究新知

  1.教學計量的產生:

  (1)教師向學生介紹什麼是量:

  教師提問: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教師向學生說明:計時的時間是一種量.

  教師接著問:你們還知道哪些量?(長度、面積、質量……)

  教師說明:不能直接數,要用一定的單位來講計量.

  教師舉例:如:要表示鉛筆的長度,可以用1釐米做單位進行測量,鉛筆有幾個1釐米,鉛筆的長度就是幾釐米。

  (2)教學量是怎樣產生的:

  教師向學生介紹:長度的產生

  使學生明確:早在古代,人們就有計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較.比如,拿兩條繩子比一比哪一條長,有時很不方便,人們就選取定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長度作為計量的標準,把要比較的物體同身體上選定的那一部分長度來比較,這樣就產生了計量的單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據人體的一部分長度來確定的,(投影出示如課本77頁插圖)把中指頂端一節定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張開的長度定為一尺(現在叫一紮).

  教師向學生介紹:面積的產生

  關於面積計量的產生:古時候,尼羅河兩岸土地肥沃,人們生活幸福,可是,尼羅河經常氾濫,沖毀兩岸的田地、房屋,使人們的生活受到重大損失.洪水退去,人們經常為了土地的分割而發生衝突,由此人們產生了計量土地面積的大小(即面積)的需要,這就是最早面積計量的萌芽.

  (3)由學生透過查詢資料介紹關於量的產生.

  (4)關於計量單位的發展、統一

  教師說明:在古代不同地區的人們採用的計量單位是不同的,人們交往起來很不方便,經過很長的時間才發展成統一的精確的計量單位.我國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時,統一了度、量、衡的單位.我國原來使用市制的計量單位,如長度單位有丈、尺、寸,質量單位有斤、兩,面積單位有畝等,這些都在1990年廢除了.為了更好的與世界接軌,我國現在法定的計量單位與國際通用的一致.

  (5)學生舉例說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

  教學長度單位:(板書:長度單位)

  (1)教師提問:要知道物體或距離的長短,必須用長度單位來計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教師板書: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

  (2)教師提問:1釐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長呢?

  學生實踐:找一找身體的哪部分與這些長度單位差不多?然後拿出直尺比一比.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這些長度.)

  (3)教師歸納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

  (4)練習:

  ①估測一條線段的長度:

  a)說說你是怎樣進行估測的?

  b)進行實際測量:長度是多少?為什麼?

  (線段中有幾個1釐米,這條線段就是幾釐米)

  ②3分米=( )釐米 80分米=()米

  4千米=( )米 120釐米=()分米

  小明的身高是135( ).

  數學書的厚度是12().

  從甲城到乙城的鐵路長120( ).

  教學面積單位.

  教師提問:面積單位是用來計量什麼的?

  使學生明確:要知道物體表面的大小,必須用面積單位來計算.

  啟發學生思考: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教師板書: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讓學生聯絡身邊的實際說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釐米有多大?

  教師歸納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教師舉例說明1平方千米、1公頃、有多大.

  教師歸納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

  教師指出:平方千米、公頃是計量士地面積的單位.

  4.學生討論: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有什麼聯絡和區別?(意義不同;進率不同)

  5.練習:

  (1)估測數學書封皮的大小.

  A.說說你是怎樣進行估測的?

  B.測量書皮的長和寬(取整釐米數),計算面積,看與估測的結果相差多少.

  (2)填空:

  5平方分米=( )平方釐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公頃=( )平方米1200平方釐米=()平方分米

  課桌的面積是30( ). 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

  學校禮堂的面積是1200().

  三、鞏固練習

  1.讓學生填寫課本78、79頁“常用面積單位表”然後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出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先目測教室的長、寬各是多少,再實際量一量,把結果分別填在下表裡,然後算出相差的數量.


目測結果

>>

實際測量結果

>>

相差數量

>>

教室長

>>



教室寬

>>



  3.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請同學幫忙解決實際問題.

  張老師要搬新家了,請同學們幫忙添置生活用

  張老師要搬新家了,請同學們幫忙添置生活用品:要為窗戶添置窗簾、為寫字檯配上玻璃板、還要為單人床上配置床單.請同學們幫助張老師算算:每樣東西到底需要多少呢?(透過這個練習,使學生理解,在實際生活中,所需要的窗簾、床單應該比實際窗戶、床的大小要多一些,玻璃板的大小應與寫字檯的大小一樣或略小一些.)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麼?

  2.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和體會?

  3.還有什麼問題或補充的內容?

  五、佈置作業

  量一量學校的籃球場或操場的長和寬,再算出球場或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板書設計:

  量的產生、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