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白楊教案
課文白楊教案
五年級下冊課題:課題:3、白楊 教案。
課題:3、白楊
參備人意見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現方法,體會課文借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2.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預習+展示
一、匯入
1.談話匯入:在祖國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輝煌的.絲綢古道,還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生長在茫茫戈壁灘上的白楊。
二、朗讀課文。
1、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有不會讀的字寫上黑板,會的上注音)
2、組內練習,自由讀,齊讀,輪讀等。
3、朗讀展示。想讀的上出來讀(選片段讀),同學評價。再小組齊讀展示,評價。
三、自學生字
1、在課本上畫出生字,在生字表上註上讀音,組詞。兩名同學上臺展示。
2、聯絡上下文或工具書理解生詞,小組解決不了的上黑板寫出來。
3、師生共同解決。
四、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1、學生分角色朗讀5—12自然段。
2、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1) 在什麼地點寫了一件怎樣的事?
2) 白楊樹有哪些特點?
3) 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爸爸“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4) 為什麼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5) 課文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3、小組長組織討論學習,在筆記本上記下答案。
4、展示,糾正。
5、對照黑板上的答案,修改自己的筆記。
五、課外拓展
1、從白楊樹和這位爸爸的身學習到什麼?
2、同學們想想,這位當年的爸爸如今的爺爺四十年後可能在沉思什麼呢?這位爺爺和兩個小孫孫之間又會有一段怎樣的對話呢?
反饋課
一、填空(上課前請同學抄上黑板)
1《白楊》的作者是 ,文章讚美了生長在 的白楊,它們具有的品格。
2、文章採用了 的寫作手法,表面上是在讚美白楊,實際上 是在讚美 。
3、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寫一段話誇誇像課文中的爸爸那樣的建設者和保衛者。
二、做輔導習題
1、一至四小題課外完成,分組出來展示,一組一題。其餘同學合作完成七、八、九題。
2、評價展示的答案,更正。
3、展示“理解運用”時用展示臺。
課後反思 :
語文課程標準為語文教學指出了一條很好的教學思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幫助學習多積累,重感悟、重內化、重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絡。我在這方面體現得很位。
首先我以生活作為學生理解課文的最根本的落腳點。《白楊》一課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只有體會到生活中人們的無私奉獻,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對白楊的敬意,實際上是對建設者的讚美。因而我緊緊抓住樹與人的聯絡。從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去反映無限的生活情景。
其次,我更注意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在教學完第二環節,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讚美白楊樹的內容之後,我又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用一幅畫表現出來,學生非常樂於表現自己,同時也體現了個性化的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