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開課《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設計
高中物理公開課《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
能力目標: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速度的引入;
獲取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圖表、v-t圖、及思考與討論;
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加速度是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運動學與動力學的橋樑,也是高中一年級物理課中比較難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還抽象。對加速度的概念的建立過程及物理意義的理解,是本節課的重點。學生對“速度的大小與加速度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係,速度變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這是本節的難點。
三、幾點想法
1.關於概念的建立過程
在建立加速度概念過程時,基於加速度太抽象,讓學生首先感受。讓他們感受的第一層是運動物體有速度,第二層是運動物體速度有變化,第三層是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有快有慢。從而自然地引入描述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快慢的必要性。
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分析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從何而來?提供現有資料給學生,還是學生自己做實驗獲得?我兼顧了兩者。本節課的關鍵是對加速度的理解,開始不宜透過實驗來自己獲取資料,否則會喧賓奪主。在提供資料時考慮到學生對資料的可信度,提供了身邊的學生感覺到的百米起跑和電動車起步,去消了學生的對資料的質疑。而在最後又透過紙帶讓學生自己來獲取和處理資料,以期他們對加速度有更深入的理解。
2.問題的設定
思考與討論1:主要是引導學生建立和理解加速度的概念,關於表格我沒有自己填入,是想引導學生養成對多資料的對比和處理列表和做圖的`習慣。在練習3中讓學生自己列表和填表,進一步滲透這種思想。
練習1:主要是加深學生對加速度的理解,以區別加速度與速度和速度變化量的意義。這是本節課的難點。
思考與討論2:引導學生體會圖象在反映加速度的優點,加深對v-t圖象的理解,如何從圖象中獲取資訊和處理資訊。教材和高考對這一點有很好的體現。
練習2:由思考與討論2的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使學生對加速度有感性的認識,同時對加速度的向量性做一個強調。第一問的設定暗示學生不要把物理學成數學。物理中圖象的資訊量要遠大於數學中圖象的資訊量。
練習3在以上表述過。
3.暫時淡化三個問題
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向量,在直線運動中與速度方向的關係,由什麼來決定待引出牛頓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平均加速度與瞬時速度的關係。第三,曲線運動中速度的變化的快慢
以上是我對這堂課一些粗淺的看法,不妥之處懇請專家、老師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