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政治教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政治教案

  一、 本課在本單元的地位

  本單元講我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而本課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它是作為“人”應該享有的最起碼的底線權利,因此,對學生講述這部分知識,培養學生的維權意識十分必要。

  二、 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人格尊嚴權及具體內容,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明確侵害公民人格的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增強學生尊重、保護自己人格的意識,引導學生尊重愛護他人的人格權。

  能力目標:使學生關注自身、關注他人,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權利。

  覺悟目標:使學生增強維護人格權的法律意識;提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公民人格權的意識。

  2、 本課安排依據

  (1)學生所處的情況:在道德、法制建設日益完善的今天,我們也不難看到我們的學生,作為未成年人他們的一些權利並未得到真正的維護和落實,如在學習過程中有意無意,善意惡意的會受到來自同學、老師的歧視,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社會和家庭對未成年人在人格上的傷害等現狀依然存在,導致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安全感、無助感、自卑感,甚至做出違法的行為。因此,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教育,使他們明確他們的人格權受法律的保護,並積極引導他們去尊重他人的人格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新課標的要求:“我與他人的關係”的第三部分“權利與義務”中指出:瞭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3、 邏輯分析和課時安排

  本課線索:圍繞我們的權利——侵害權利的行為表現——侵害權利應承擔的責任來講述。具體為:

  法律權利法律行為法律責任

  人 格 尊 嚴 權名譽權侮辱、誹謗等如是違法行為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輕者承擔道德責任)

  肖像權惡意毀損、玷汙、醜化肖像;

  利用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姓名權盜用、冒用他人姓名

  隱私權(第五課內容)

  課時安排:兩課時

  4、教學方法:

  透過討論和案例分析法,讓學生明確我們依法享有的人格權及侵害人格權必須承擔的道德、法律責任。

  5、教學具體活動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

  (1)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人人享有尊嚴權,法律維護我們的名譽權

  難點:我們享有法律規定的名譽權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名譽權的義務。

  (2)課前準備:發放表格評選最滿意老師和班級星級學生並做統計。

  (3)教學過程

  第一步:從“乞丐有尊嚴嗎”說起

  1、(事件背景介紹:廣州白雲機場有一乞丐在行乞時,有一個乘客鄙夷的將施捨的錢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臉上,該乞丐不滿這種施捨態度,認為有傷他的自尊,他說:寧可餓死、凍死也不需要這種施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