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品德與社會《別人眼中的我》課堂教案設計
教科版品德與社會《別人眼中的我》課堂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客觀、清楚地認識自己,正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2、學會真誠地和別人交流,把表揚當作提醒,不斷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寬容、樂觀的心態去感受別人的目光。
教學重點:
認識自己,正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教學難點:
學會真誠地和別人交流,把表揚當作提醒,不斷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寬容、樂觀的心態去感受別人的目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想知道是誰嗎?老師拿出鏡子,請學生上來看著鏡子,說說那位朋友是誰?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朋友嗎?
2、教師談話。
3、揭示課題:別人眼中的我。
二、師生交流
1、教師:在你們的眼中,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2、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3、學生四人一組互相說說別人在自己眼中是怎樣一個人。
4、教師指著學生說他在老師眼中是一個怎樣的'一個人。
三、小品表演
1、課前請幾位學生組成一組到某個學生的家裡,讓他的爸爸媽媽說說孩子在他們眼中是怎樣的一個人。把具體事例記載下來編成小品。
2、同學們,你們已經瞭解了在同學和老師眼中的自己,那麼你們想知道自己在父母眼中是怎樣的嗎?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下面的小品吧!
①學生表演小品。(小品中的“父母”最後要對孩子提出期望)
②小結:在父母的眼中,大家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如果你們在生活中多與他們交流,多和老師、同學交流,你會更瞭解自己,變得更加出色!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麼?
第二課時
一、匯入,正視自己
1、同學們,在上節課我們已經對自己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你能向在座的同學和老師做個自我介紹嗎?
2、學生自我介紹。
二、遊戲:猜猜他是誰
1、首先請四人為一個小組,以班裡的一位同學為物件,寫下他最可愛的地方和不足之處。
2、請大家一起來猜猜他是誰。
3、猜對以後,問被猜的同學,“你是這樣的人嗎?”
回答不是時,提出問題:
為什麼別人眼裡的“我”和自己心裡的“我”有些不一樣呢?
多媒體展示:
①認為這是我應該做的,所以沒有把它當作優點。
②因為我沒有注意到這些。
③我自己不覺得我是個這樣的人。
④同學沒有完全瞭解我。
回答時,提出問題:
當被人指出了你的缺點時候,你會怎麼想?
三、現場採訪
1、請全班同學做小記者,就“你會怎樣對待你的缺點?改正還是繼續容忍它?”等問題去採訪同學或在場的老師。
2、學生現場進行採訪。
3、請他們發表採訪心得。
4、小結:讓我們拿出行動來,改正自己的缺點,讓自己做的更好!
5、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四、總結
同學們,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們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更加完美,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