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水迴圈》教案

高中必修一《水迴圈》教案

  高中必修一《水迴圈》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陸地水體的各種型別以及各種水體之間的相互轉化規律,瞭解目前人類利用的水資源主要是淡水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迴圈的型別、主要環節以海陸大迴圈對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透過對相關網路資料的閱讀,結合思考、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透過學習水迴圈,能夠繪製“海陸間水迴圈示意圖”,並用簡練的語言表述水迴圈的過程及意義。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透過學習陸地水體的有關知識,便學生增強水資源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資源觀,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2、透過水迴圈運動的學習,認識自然界水的動態平衡,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水迴圈的過程與環節

  2、教學難點:

  水迴圈的地理意義

  三、教學方法

  啟發講解法、討論法、分組學習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如何讓沙漠充滿生機?

  以提問的形式引出本章的內容《地球上的水》,並指導學生開啟網站的首頁,簡單介紹本專題的各個模組和使用規則。

  (二)目標完成過程

  第一部分:相互聯絡的水體

  1、幻燈片展示為主,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究,教師適當總結問題1:地球上的水體存在方式有哪幾種?

  問題2:地球上的水很多,為何還要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呢?

  2、學生進入網頁“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係”,學生討論並發表評論,教師適當總結

  思考1:長江的水源來自哪裡?為什麼說“你是無窮的源泉?”(河流的補給)

  思考2:《紅樓夢》第六十九回中秋桐說過一句話“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麼就衝了他呢?“井水”真的不犯“河水”嗎?

  思考3:黃河該河段河水與地下水的補給關係是怎樣的?

  第二部分:水迴圈

  (引入):面對滔滔黃河水,“詩仙”李白在《將進酒》中曾寫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思考:黃河之水是否真的東流不復回呢?(引出本節課重點)

  水迴圈:

  1、學生進入網頁:“水迴圈的過程”,

  (1)觀察“水迴圈型別”圖,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水迴圈”示意圖,請三位同學上來畫,全體學生糾錯,教師適當總結,最後共同完成表格

  (2)判斷:下列現象各屬於哪一類水迴圈

  a、塔里木河的河流徑流

  b、未登陸的颱風形成降水

  c、內陸湖水蒸發

  d、洪水入海

  2、人類活動對水迴圈的影響(分組討論)

  問題驅動“人類從古至今一直夢想可以風調雨順,那麼這個夢想我們實現了嗎?”

  教師分組佈置任務:水迴圈的哪些環節目前人類有能力控制?一組專區:蒸發與水汽輸送

  二組專區:降水

  三組專區:地表徑流

  四組專區:下滲與地下徑流

  學生自主學習,分析材料得出結論,教師適當總結。

  材料一在我國古代,人們由於不瞭解水迴圈的原理,他們看到無數江河滔滔之水日夜不息地奔向海洋,千百年來也不改變,而大海卻始終不滿不溢,感到非常奇怪。為了解釋這一現象,有人設想在大海東面,非常遙遠的地方,有一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淵谷,叫“歸墟”。由於“歸墟”的存在,百川歸海,大海永遠不會滿溢。

  問題:為什麼滔滔江水匯入大海,大海的水位不見上升呢?

  材料二海洋每年向陸地輸送約45000立方千米的水汽,凝結降落後,再以河川徑流的形式返回海洋。

  材料三水在相變的過程中伴隨著熱量的吸收和釋放,黃河每年輸入下游的泥沙達16億噸。90%的泥沙來自黃河中游黃土高原。

  材料四黃土高原受流水侵蝕變得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三)課外拓展

  1、人工降雨及人工消雨南水北調工程

  2、河水補給來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