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鐵索橋上的教案
我站在鐵索橋上的教案
我站在鐵索橋上的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讀詩歌內容,瞭解紅軍北上抗日飛奪瀘定橋的事蹟,體會作者對紅軍的讚頌。
2、體會詩的韻味,練習有感情朗讀,並背誦喜歡的段落。
3、體會紅軍英雄的事蹟與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緬懷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體會詩歌的第二小節,瞭解紅軍北上抗日飛奪瀘定橋的事蹟,體會紅軍英勇頑強、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瞭解紅軍時期的時代背景,體會作者對紅軍的讚頌。
教學準備:查詢瀘定橋的資料,閱讀《七律·長征》和《飛奪瀘定橋》等文章,瞭解紅軍北上抗日的事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詩人顧工寫的一首有關長征的詩歌《我站在鐵索橋上》(板書課題、齊讀)讀了課題有什麼疑問?(生:鐵索
橋在哪裡?形狀?詩人站在鐵索橋上會想到什麼?)
2、有疑就問這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大家都查過資料,那誰先來談談對鐵索橋的瞭解?
鐵索橋名為瀘定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大渡河上,橋長100多米,寬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鐵索組成,橋身有鐵鏈9根,上鋪木板
以作橋面,是歷史上從內地到藏區的咽喉要道。
3、(出示圖片從不同角度展示鐵索橋的風貌體會險要)看到了鐵索橋,你有什麼感受嗎?
4、鐵索橋下的河水浩蕩湍急,橋高得如同在空中懸掛,別說從橋上走過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慄,詩人站在這座橋上又會有怎
樣的感受呢?我們來讀一讀詩歌。
二、初讀詩歌
1、自由地讀一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詩句。
2、誰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是否讀準了字音。(指名讀,一人一小節)
3、生字讀準了,詩歌才會讀得更流暢,讓我們學習這一課的生字詞吧。( 撒、灑)
4、那詩人站在這座橋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詩歌,去細細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齊讀)
三、品讀第一節
1、當詩人站在鐵索橋上,他看到了什麼?請自由朗讀第一節,可以劃出有關的詞句。
2、從“橋身搖晃、頭上雲霧、腳下白浪”感受到了什麼?帶著感受再讀(指導讀,齊讀)。
3、“此時,我們的詩人正站在橋上,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4、“心潮洶湧激盪”是什麼意思?
四、品讀第二節
1、詩人的心情為什麼會久久不能平靜了?再讀一讀詩歌,找一找有關的詩句。(2、3節均可)
2、讓我們先默讀第2節,想想詩人的心情為什麼會久久不能平靜了?(可以透過劃出有關的詞語“攀著、冒著、衝破” “鐵索、
彈雨、火網”來品味當時形勢的危險和紅軍戰士的英勇頑強以及不屈不撓的獻身精神,邊隨機指導5、6個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3、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當年紅軍戰士們飛奪瀘定橋的激烈場景吧!(觀看多媒體課件)
4、看完了錄影,誰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說完後隨機指導3、4個學生再讀這一節)
5、讀著讀著,我們還可以這樣讀——誰來試試?(2個學生填空式的朗讀,齊讀)
6、當年戰爭的激烈,紅軍戰士們的英勇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記憶裡,毛澤東同志也為這次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揮毫寫下了一首詩《七律·長征》(賞析)。
7、1935年5月29日,長征途中的紅軍為了徹底粉碎蔣jie石精心策劃的大渡河會戰,冒死攀橋欄,踏鐵索,取得了“飛奪瀘定橋”
的偉大勝利,譜寫了中國歷史上“十三根鐵鏈劈開了通往共和國之路”的壯麗篇章,這是多麼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啊,讓我們有感情地齊讀這節。
五、品讀第三節
1、詩人追憶了紅軍飛奪瀘定橋時與敵人激烈戰鬥的場面之後,又想到了什麼?(指名讀第三小節)(戰鬥的樓房成學習的'課堂;梨花開放)
2、這樣美好的環境,這樣幸福的生活,是怎樣來的?
(革命先輩為了讓我們中國人挺直腰桿不受欺侮而爬雪山、過草地、啃樹皮、吃草根……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3、面對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對革命先烈說些什麼?再把感受讀出來(指導2、3個學生讀)
從“輕輕地”,你又感受到了什麼呢? (懷念、敬仰 指導2個學生讀)
4、讓我們對比著來讀讀這節,老師來讀描寫當年的部分,你們讀寫如今的部分(師:“當年激烈戰鬥的樓房”生:“如今成了孩子們的課堂”……師生合作讀該節)。
六、品讀第四節
1、留下了那麼多感人的故事,我們的心情怎能不激盪?請齊讀第四小節。
2、詩人要高聲歌唱,他可能會說些什麼呢?
(讚美英勇的先烈流血犧牲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設美好家園的勤勞的人民。)
七、這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啊,讓我們也高聲歌唱吧!(配樂齊讀整首詩)
八、課後作業:
1、背誦詩歌。
2、蒐集紅軍長征的有關詩歌讀一讀。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