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湖春行一等獎教案

錢塘湖春行一等獎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掌握朗讀技巧,有感情地反覆朗讀直至背誦。

  2.品味語言,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想象聯想感悟詩歌內容。

  3.激發學生熱愛古詩的熱情,培養審美和品鑑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朗讀並背誦;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情感美;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課前準備:

  1.製作導學案,佈置學生查詢與這首詩有關的資料,思考本課的重難點問題。

  2.多媒體PPT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蘇東坡曾寫過這樣一首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首詩是描寫哪裡的美景呢?對,西湖。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美麗的西子湖畔,不僅流傳著動人的愛情故事,更有一首首動人的、優美的詩篇。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西湖美麗景色的《錢塘湖春行》,它的作者是——白居易。

  二、初讀詩歌:

  (一)讀準字音、節奏:

  師:請同學們拿出之前所預習的導學案。我們在學習一首詩之前,首先是要去讀它。請一位同學來朗讀全詩。

  生讀。

  師:請一位同學來評價 他(她)的朗讀,認為他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做出示範。

  預設:學生可能評價字音、朗讀節奏或是情感方面,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做相應點評或補充。

  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先在書上劃分出詩歌的節奏,根據學生的劃分,教師引導主要可以按照二二三的節拍來劃分,只是在朗讀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聲斷氣不斷,音斷意相連”,注意氣息的運用,不要刻意停頓。

  生齊讀。

  (二)讀出韻律:

  師:找出這首詩的韻腳

  生:西、低、泥、蹄、堤

  師:介紹律詩的二四六八句的最後一個字押韻,首句可押韻也可以不押韻。方法指導:押韻是為了讓整首詩聽起來更朗朗上口、音韻和諧、便於記誦。我們在讀律詩時,對於押韻的字要稍微拖長一點,再齊讀。

  師:過渡:讀準節拍和韻律還不夠,還要讀出感情,怎樣讀出感情呢?必須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情感美。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具體的看看這首詩的內容。

  三、品讀詩歌:

  (一)解題

  師: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首詩的標題

  生讀。

  師:從標題中你得到了哪些資訊?

  生: 地點:錢塘湖;   時間:春天;   事情:遊覽。

  連成一句話:作者春天前往錢塘湖(西湖)遊覽

  (二)品讀首聯

  師:寫文章時要緊扣標題,我們看這首詩是不是這樣。先看首聯是如何緊扣標題來寫的?即首聯中的哪些詞語能夠與標題中的詞語對應?

  預設:結合書上註釋,孤山寺、賈公亭是西湖特有的,緊扣“錢塘湖”

  結合書上註釋解釋,水面初平和雲腳低 緊扣“春”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朱自清《春》中的“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和浮雲低垂,與水相接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師幫助學生找怎麼樣緊扣題目中的“行”,從“北”和“西”,可以看出作者是邊走邊看,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邊,明白作者出遊的行蹤。

  齊讀首聯

  (三)品讀頷聯和頸聯

  師:從題目和首聯看出,作者在春天來到西湖,從孤山寺出發,經過賈公亭,作者放眼望去,春水初漲,與堤岸齊平,浮雲低垂,同湖面相連。那麼,除了水面和雲腳以外,作者還看到了哪些景物呢?繼續往下讀。

  生:從頷聯和頸聯找出:早鶯  新燕  亂花  淺草

  師:頷聯中的早鶯和新燕都屬於——動物,頸聯中的亂花和淺草都屬於——植物,鶯是春天的歌者,燕是春天的信使,還有五彩繽紛的花朵,新生的草,這又是作者看到的初春的一番美麗景象。頷聯中的“爭”採用了——擬人的修辭,“爭”和“啄”透過動物的情態和動作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這兩個字要重讀。

  一起齊讀頷聯和頸聯。

  師:老師我在講課的時候呢,喜歡讓我的學生動腦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用自己的雙眼和真情去感受文字,不迷信權威。那這首《錢塘湖春行》呢,是千古流傳的描寫西湖美景的名家名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頷聯和頸聯。但是我們今天要來做一個小小的挑戰,我們來做一個遊戲,挑戰白居易,我們把頷聯和頸聯七言改為五言,大家看行不行。怎麼改?討論一下,不只有一種改法。

  預設: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幾鶯爭暖樹,家燕啄春泥。

  師:強調,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必須要對仗,要構成對偶句,在你改完之後也要構成對偶句。

  預設:花欲迷人眼,草能沒馬蹄。   亂花欲迷眼,淺草能沒蹄。

  亂花迷人眼,淺草沒馬蹄。

  師:改了之後可不可以?請你針對某一種改法說一說不能改的理由。

  預設:1.頷聯中的“幾處”,“誰家”去掉後,可以理解為“處處”、“家家”,不能更好體現“初春”之景。同理,去掉“早”和“新”也一樣。

  師補充: 2.頸聯中的“亂”字寫出的`是詩人邊走邊看,時間久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暗切題中的“行”字;而草剛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去掉後不符合詩意。

  3. “漸欲”是“漸漸就要”的意思,強調一個動態過程;“才能”是“剛剛能夠”的意思,強調程度,這兩個詞也恰好描繪的西湖初春的景象,讓人想到過不了多久,這裡就會奼紫嫣紅開遍,呈現出草長鶯飛二月天的熱鬧景象。

  4.至於去掉“人”和“馬”,唐朝人們有騎馬遊春的習俗,馬在淺草上輕快地走,人的心情自然也感到舒適,加上如此的美景,不禁讓人聯想到真是“踏花歸去馬蹄香啊!況且刪掉“人“和“馬”,就讓整首詩缺乏了畫面感。

  師:從剛才挑戰白居易的遊戲中我們發現,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為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往往一個字,一個詞就是一幅畫,一個生活場景,一段歷程,讓人遐想,引人深思。雖然我們挑戰失敗,但也讓我們明白:在讀詩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一概而過,很難發現其中的韻味,只有仔細推敲,用心品味,讓詩歌浸潤心靈,才能真正體會到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才能品到“春風又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這樣的煉字,才會浮現“著一字而意境全出”的畫面。

  師:大家閉著眼睛試背一下這兩聯。

  (四)品讀尾聯

  透過剛才的分析,前三聯寫的都是“初春”之景。我們經常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肯定包含有抒情,那試想你是白居易,在一個最美的季節,來到美麗的西湖,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象,你的心情會怎樣?(喜悅)那作者的心情是否和你猜想的一樣呢?你從哪一聯知道的——尾聯

  齊讀尾聯。

  師:尾聯中有一個字說明了他的感情?——愛

  作者最喜愛的是不是剛才看到的景物?不是。最喜愛——白沙提。

  他有一個動作表明了,是“行不足”。“行不足”是因為“看不夠”,詩人從孤山寺到賈公亭,再到白沙提,最流連忘返的就是“白沙堤”,寫到這,作者已經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白沙提有什麼好?——“綠楊陰裡”,初春時候,柳條將舒未舒,除了這點,“白沙堤”到底怎樣美,我們不知道,作者也不再寫,留下含蓄的結尾讓我們去回味和想象,這也是詩歌的精妙之處。

  我們再來朗誦這首詩,那現在除了準確、流利,還應該做到——有感情(喜悅),請你帶著喜悅的心情自己讀一讀。

  請一位同學帶著喜悅的感情給我們讀一讀。

  時間充足可以教師範讀,學生小聲跟讀。

  四、  悟讀詩歌:

  過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老師的朗讀不過也就是加入了自己的體會和理解。相信大家透過練習,也一樣可以讀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

  優秀的寫景的詩篇往往都是“詩中有畫”,詩歌用最凝練的語言表達出豐富的內容,現在設想你穿越時空,夢迴唐朝,來的美麗的西子湖畔,利用這首詩中的景象,找出你最欣賞的句子,運用聯想和想象,用優美的語言將畫面描繪出來。

  妙筆生花:

  在……中,我彷彿看到了……

  在……中,我彷彿聽到了……

  在……中,我彷彿感受到了……

  請兩三名同學交流。

  五、拓展延伸:

  收集有關描繪西湖或早春景象的詩句,積累在讀書筆記本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