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多少教案
大小多少教案
大小多少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多、少”等12個生字,會寫“小、少”等5個生字。學習“犭、鳥”2個偏旁和1種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透過對具體事物的比較獲得對大小、多少的感性認識。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並能正確、美觀書寫。
2.朗讀書寫,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註
一、舉例匯入,揭示課題
1.出示兩張大小不同的紙張,請學生說說哪張紙大,哪張紙小。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數量。
2.揭示課題:透過兩次比較,你知道了什麼?
3.教師小結:由此可見,大小、多少都是透過比較才能得知的。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大小多少》。
4.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兩遍。
二、圖文結合,識字認字
1.課件出示第1小節(插圖)。
(1)圖上畫的是什麼?(一頭黃牛、一隻貓)
認讀“黃、牛、只、貓”。
(2)指名讀,自由識記字形。
提示:“黃”是後鼻音;“牛”是鼻音,聲母是n;“只”是整體認讀音節。
2.課件出示第2~4小節(插圖)(方法如上)
(1)認讀“邊、多、少、鴨、蘋、果、杏、桃”。
(2)採取多種方式認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學生自由認讀生字,集體交流: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學生說識字方法,教師點撥)
三、理解內容,學習反義詞
1.師:再讀兒歌,標出兒歌共有幾個小節,看看是誰和誰比,比什麼?(學生自由說,教師隨機板書:大--小多--少)
2.比大小。
(1)學習第1、3小節。
(2)師:哪個小節是比大小的?(第1、3小節)
(3)讓學生自由舉手讀第1、3小節。(課件出示兩組圖片:一組是黃牛和貓,一組是蘋果和棗。)
(4)指導學生觀察,比一比,明白誰大誰小。(板書:黃牛--大貓--小;蘋果--大棗--小)
(5)師拓展: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能比較大小?(學生討論,交流。)
3.比多少。
(1)學習第2、4小節。
師:除了比大小,還比了什麼?(多少)哪個小節是比多少的?(第2、4小節)
(2)讓學生自由舉手讀第2、4小節。(課件出示兩組圖片:一組是一群鴨子和一隻鳥,一組是一堆杏子和一個桃。)
(3)指導學生觀察,比較,明白什麼多什麼少。(板書:鴨子--多鳥--少;杏子--多桃--少)
(4)師拓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學生討論,交流。)
4.認識反義詞。
出示“大--小”“多--少”,認識反義詞。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一說反義詞。(如:遠對近,來對去,白對黑,高對矮,有對無。)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識字課文。教學中,我主要透過富有童趣的詩歌教學,引導學生認識一些生字。並引導學生結合圖文,在情境中識字、認字。學生都能很好地跟著我的引導學習。在教學反義詞的訓練中,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常識說一說什麼是“大-小”,什麼是“多-少”,讓大多數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積累和運用反義詞中去,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