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我的老師》教案

魏巍《我的老師》教案

  魏巍《我的老師》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本文用樸素的語言表達真情實感,圍繞中心選擇感受最深的事寫人的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充分利用教材,啟發學生多思,使學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徑和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作者在文中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樹立尊師愛師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寫法。

  2.教學難點:領會作者在文中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

  領會關鍵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匯入新課

  (展示譚千秋、張麗莉的相關照片)

  他以師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師的職業操守,以自己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當大災到來時,那雙手臂不是急於尋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堅強不屈地擔負起保護學生的職責。

  她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軀支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讚歌。他們在生命危急的情況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感動著中國,真的很偉大。作家魏巍,他的心中也有一位偉大的老師,併為他寫下了一篇文章《我的老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介紹作者 檢查預習

  1.走近作者

  魏巍,現代作家,原名鴻傑,曾用筆名紅楊樹。河南鄭州人。1920年6月生於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讀了平民小學、高小,並勉強上了簡易鄉村師範。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線參加八路軍,不久到達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一直生活在戰士之中。解放戰爭中,在行軍的間隙寫了大量詩歌。全國解放後,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長篇小說《東方》1982年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我的老師》一文是作者於1956年9月29日為《教師報》所寫的回憶性散文。

  2.字詞積累

  芸(yún)     榆(yú)     痣(zhì)    褪(tuì)    卜(bǔ)   磕(kē)

  溫柔:溫和柔順(多用於形容女性)。

  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純潔,像清澈的水一般。

  依戀:留戀,捨不得離開。

  糾紛:爭執的事情。

  熱戀:本課是親熱難捨的意思。

  三、深入文字合作交流

  欣賞電視散文《我的老師》思考: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

  1.本文共記敘了幾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誰?

  明確:本文記敘了我的老師蔡芸芝、我的母親和我小學時的幾位同學。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師。

  2.本文回憶了蔡老師的幾件事?用簡短的語言概括並理解本文的敘事順序。

  明確:共記敘了七件事:①蔡老師假裝發怒;②課外教我們跳舞;③帶我們觀察蜜蜂;④教我們讀詩;⑤我們對老師的依戀;⑥正確處理“我”與同學間的糾紛;⑦睡夢中去找老師。

  敘事順序:課內到課外,校內到校外,平時到假期。

  3、思考討論:這幾件事中,詳寫哪幾件? 略寫哪幾件?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明確:這七件小事,前五件略寫,後兩件詳寫。這樣安排,因為前面五件事寫蔡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教育、愛護和影響,是從“面”上寫,後兩件事則是“我”印象最深的、最刻骨銘心的,也最能表現老師對學生的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思念、依戀之情,是從“點”上寫,所以詳寫。這樣詳略安排,既使文章結構疏密相間,更能表現出師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四、精讀課文  分析形象

  1.提問:蔡老師是一個什麼樣的老師,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確:①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夥笑了,她也笑了。她並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這些說明蔡老師溫柔,熱愛學生。②她教我們跳舞,讓我們觀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調教我們讀詩。這些說明蔡老師熱情、慈愛的性格。③蔡老師排除“我”和“小反對派”的小糾紛,說朋蔡老師公正、偉大的性格。

  蔡老師是一個溫柔、熱情、慈愛、公正、偉大、熱愛孩子的老師

  2.提問:“我”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生?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確:①“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寫出“我”的調皮、機靈。表現了一個淘氣的孩子對老師的理解。②“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現“我”的天真活潑。③接近文學、愛好文學、模仿老師寫字的姿勢,說明“我”聰明好學、尊敬師長。④夢裡導師,更表現“我”尊敬愛戴老師。

  “我”是一個機靈純正、天真活潑、尊師好學的學生。

  五、激情討論  探究主題

  1.討論: 有人認為,本文著重寫的是蔡老師愛學生,也有人認為著重寫的是蔡老師令“我”難忘。你的看法呢 ?

  明確:二者不可割裂開來,蔡老師令“我”難忘,是因為蔡老師溫柔慈愛、循循善誘、酷愛學生;正是蔡老師有一顆熱愛學生的美好心靈,才使得“我”(我們)銘記在心,難以忘懷。

  2、本文除敘事的線索外,還有一條感情線索貫穿其中,試結合文章內容做簡要說明。

  明確:感情線索是回憶、依戀、思念蔡老師。

  六、拓展延伸 教師歸納

  學習本文後,你覺得本文作者在刻畫人物形象上有何特點?對你以後寫作有何啟發?

  明確:以事記人、以人襯人、以議論抒情深化人物

  七、鞏固訓練 佈置作業:

  1、當“我”遭到其他孩子的奚落時,蔡老師給“我”寫了一封“勸慰信”。信中寫了些什麼呢?請你根據上下文展開聯想,補寫出這封信的內容。

  提示:一定要以蔡老師的口吻來寫,可別掉了“你是一個心清如水的孩子”這句話。

  2、學習了《我的老師》,我想大家一定會受到不少啟發和感染。今天我們也以“我的老師”為題,寫一篇人物記敘文。

  (以上習題二選一)

  魏巍《我的老師》教案2

  教學目標:

  1、領會記敘的要素。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用幾件事去表現人物的寫法。

  3、詞義的辨析與詞語所蘊含的情意的品味。

  4、體會作者在文中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培養學生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良好品德。

  教學要點:

  1、領會記敘的要素

  2、理解本文用哪幾件事表現蔡芸芝先生,各表現了她怎樣的性格特點或作者怎樣的感情。?

  3、詞義辨析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難點:

  準確的概括五件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記事線索,記敘順序,材料安排

  一、匯入課文,簡介作者

  用“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引入 。魏巍,原名鴻傑,曾用筆名紅楊樹。作者少年時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讀了平民小學、高小,勉強讀了簡易鄉村師範。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戰士們中間,解放戰爭時,在行軍作戰的間隙寫了大量詩歌。全國解放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及長篇小說《東方》等。《我的老師》一文是作者於1956年9月29日為《教師報》所寫的回憶性散文,後收入散文集《春天漫筆》。課題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師”是作者小學時的教師蔡芸芝先生。

  二、正字音:補充:

  1.查工具書,辨析下列各組字的音、形、義。

  即 (jì ①就、立刻;②就是;③當時、當地;④靠近;⑤<古>假如)

  既 (jí①已經;②既然;③盡、完;④跟“且”、“又”、“也”等詞連用,表並列)

  孤 ( gū ①單獨;②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的人;③古帝王的自稱)

  弧 (hú①古代指木弓;②圓周的任何一段)

  卷 (juàn①大多當名詞用:畫卷、試卷、案卷等;juǎn 大多當動詞用:卷行李、捲入浪潮)

  券 (quàn①票據或作憑證的紙片;②su n拱券,指門宙、橋樑等建築物上築成弧形的部分)

  蜜 (mì ①蜂蜜;②甜美)

  密 (mì ①距離近、空隙小;②細緻、精緻;③關係近、感情深,④不公平、不能洩露的)

  褪色 tuì  磕頭  kē   卜問 bǔ   糾紛jiū    心清如水——純潔無雜念。

  三、回憶與總結

  關於記敘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四、快速閱讀全文,聽錄音並思考:

  (一)(1)本文共記敘了幾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誰?

  本文記敘了我的老師蔡芸芝、我的母親和我小學時的幾位同學。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師。

  (二)蔡芸芝先生是怎麼樣一個人?文中用了哪些事來表現蔡芸芝先生?分別用簡短的話概括並找出每件事的要素?討論填寫下表:

  事件 ?人物? 時間? 地點?起因? 經過? 結果? 表現的內容?

  1老師假裝發怒

  (老師、我 / 有一次 / 教室 /她的教鞭··· /大夥笑了 /表現溫柔、慈愛 )

  2老師教我們跳舞

  (老師、我們 /課外 / 表現善於豐富課外生活,和對我的喜愛 )

  3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

  (假日裡 /她女友家 /認識了蜂王··· /表現善於豐富課外知識,是朋友)

  4老師教我們讀詩

  (還記得,還能背 。表現老師善於教學,培養我的文學興趣。)

  5我們看老師寫字,依戀老師

  (寫字的時候 /都急於模仿 /表現老師受學生喜歡 )

  6老師排除小糾紛

  (老師、我、我的那些小“反對派”們 /我讀初小時/學校/我的父親當兵,不知死活,我和母親很牽掛他/我的“反對派們”嘲笑我/老師援助了我,排除了糾紛 /表現老師的公正慈愛,對我的理解、同情與鼓勵)

  7夢裡尋師

  (我、母親、老師 /一個夏季的夜晚 /我家當屋 /老師放假離開了我們,我思念老師 /夜裡我起身找老師 /母親把我拉住了,勸說了一會,我才睡熟了 。/表現我對老師的依戀、熱愛 )

  注:

  A、引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

  B、讓學生明確記敘要素的交代與否要視中心的需要。

  四、總結討論 :蔡老師教什麼學科?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證明? 蔡老師是怎樣一個人?我對她的感情是怎樣的?本文線索?

  ——蔡老師是教語文(當時稱國文) 的。文中有幾處可以說明:①“愛用歌唱的音調教我們讀詩”;②“讓我們觀察蜜蜂”;③“她對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麼有益的影響”;④“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舊時私塾和50年代小學生練習毛筆字、聽寫生字詞用的學習用品。有的地方稱之為“粉板”。

  ——蔡老師:溫柔、慈愛、熱情、公正、平易近人、酷愛學生的好老師。

  ——我的感情:喜愛、難忘、依戀、思念

  ——線索:我回憶、喜愛、依戀、思念蔡老師。

  五、具體分析

  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總起全文,引入全文,“最”字突出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

  2、第二段說“她是一個溫柔和美麗的人”,溫柔是針對什麼說的,美麗又是針對什麼而言的?

  ——寫出老師的心靈美和外貌美。

  3、第三段那些詞語體現了老師是假裝打我?

  ——僅僅,好像,落,輕輕,敲,笑 。“僅僅”一詞是表示範圍的,說明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師形似真、實是假的情態;“一迎”這一動作寫出“我”的本能與調皮,生動地表明瞭師生之間的親近、親熱關係;:老師愛我們,我們愛老師,因而並不害怕老師;“輕輕地敲”、“邊上”表明蔡老師並非存心打我,打的動作似重實輕,而且是“敲在石板邊上”,慈母般的情懷可見一斑;大夥“笑了”,她也“笑了”,輕輕虛打的動作逗得大夥會意的笑了,老師也發出了會意的、溫柔的笑聲,兩個“笑”字表明瞭十分親密、融洽的師生關係。

  4、“狡猾”的意思是什麼?它的感情色彩是怎樣的?用在這裡的意思是什麼?

  ——貶義褒用,寫出了我機靈與調皮。

  5、她教我們讀詩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接近文學”與“愛好文學”兩個詞語位置是否可以互換,為什麼?

  ——影響深遠,從我到現在仍能背詩可見。接近是愛好的前提,只有接近了,瞭解了,才能喜愛。

  6、在看老師寫字這一件事中,“不由得圍了上”、“默默地看”、“連握筆的姿勢都急於模仿”等語句表現了我們對老師的怎樣的感情?

  ——深切的喜愛、崇拜之情。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體會記敘的詳略

  2、詞義的辨析與詞語所蘊含的情意的品味

  教學過程:

  一、複述第六、七件事.要求:說清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二、討論第六、七件事

  1、第十段開頭說,“我不知道還值不值得提它”,到底是值還是不值?根據是什麼?為什麼前頭說是“小事”,後面又講“佔據”過我的心靈?

  ——值得。在老師而言是平常小事,但在我心中卻影響深刻。我對老師的感情也加深了。 “佔據”是強行佔有的意思,對一件小事“卻佔據過我的心靈”該怎樣理解?分析:所謂“小事”,指的是孩子們之間常常有的一些糾紛,在老師或別的孩子們看來不過是小事,可是從作者當時所處的境地來看,卻是一件不同尋常的遭遇:父親背井離鄉,生死不明;母親抑鬱憂傷,時刻牽掛;那些不大懂事的同學還時常對“我”幸災樂禍,使“我”更感到孤獨悲傷,辛痠痛苦。在這最困難的時候,蔡老師常常理解“我”的心情,重視同學之間的糾紛,細緻地處理了問題,批評了那些小“反對派”們,還寫了一封信勸慰“我”,“說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勸”,勸說;“慰”,安慰。又勸說又安慰,蔡老師如此同情、關懷和愛護一個處於困境的學生,使“我”那弱小的心靈充滿對她的感激和愛,所以把這看作為“佔據心靈”的事。“佔據”是軍用術語,用在一般場合就特別形象有力。

  三、朗讀寫最後一件事的文段

  1、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旁”表現了我對老師的什麼感情?還有哪處描寫同樣表現出這種感情?

  ——深切的依戀之情。我覺得暑假漫長的反常心理。

  2、“迷迷糊糊”的往外走改成“模模糊糊”,可不可以,為什麼?

  ——迷迷糊糊是指說話口齒含糊不清,“模模糊糊”是指視線朦,看不清楚。不能調。

  3、最後一段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呼應開頭,表達深切惋惜、依戀、懷念之情。

  四、總結討論

  1、文章一共寫了七件事,哪些事寫得詳細,為什麼詳寫?

  ——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詳(前五件事略,後兩件事詳),記敘節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來越濃、越來越深,後2件事是我感情的深化。

  2課文中所記的七件小事,顯示了蔡老師的美好的心靈,抒發了作者熱愛、感激老師的情懷。請問,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亂?

  ——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經過精心考慮的。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從平時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師熱愛學生的美好心靈,表現了學生對老師的依戀之情,師生感情一步步加深,。既使文章結構疏密相間,更能表現出師生感情的步步加深。可見,這種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隨便調換的。

  2、這些事是從哪些方面去選擇的?

  ——圍繞“老師愛孩子,孩子更愛老師”這一中心,從課內到課外,從平時到假期,從學校到家庭,從各個方面選取典型具體的材料來表現人物,突出“最難忘”。全文緊扣“我”而選材,蔡老師固然是“我們”的老師,課文中的每一個事例也都寫到她對“我們”的教育以及“我們”對她的熱愛,但每件事都只是從“我們”起筆,簡單帶過,而又都落筆在“我”身上,詳細地寫蔡老師對“我”的教育和“我”對老師的熱愛與懷念,其落腳點正如題目所寫,是“我的老師”的“我”。

  3有人認為,本文著重寫的是蔡老師愛學生,也有人認為,著重寫的是蔡老師令“我”難忘。你的看法呢?

  ——二者不可割裂開來,蔡老師令“我”難忘,是因為蔡老師溫柔慈愛、循循善誘、酷愛學生;正是蔡老師有一顆熱愛學生的美好心靈,才使得“我”(我們)銘記在心,難以忘懷。

  4、討論課後練習三、四

  五、難點、重點分析

  1.課文中有哪幾處傳神的細節描寫?具體說說這些描寫是如何傳神的。

  ——①老師佯怒時;②老師寫字時;③夢裡尋師時。以①為例,四句話寫四個細節:“我……一迎”,寫出了兒童特有的狡猾;教鞭“輕輕”敲在石板“邊上”,刻畫出老師的溫柔慈愛;“大夥笑了,她也笑了”兩句,寫出了師生之間感情的融洽,這也是“我”敢於“一迎”的原因。這些細節,惟妙惟肖地展現了“假怒”的全過程。

  2.課文中有哪幾處真切動人的心理描寫?試討論分析。

  ——課文中真切動人的心理描寫有:①老師佯怒後;②“我”被小“反對派們”咒罵父親死了後;③放假前看老師收拾行李時;④回憶夢裡尋師時。以①為例,“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狡猾”的語境義是調皮、機靈,它真切地表現出;個天真淘氣的孩子對老師的理解和愛戴。

  3.蔡老師哪些愛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蔡老師愛詩,並且愛用歌唱的音調教學生們讀詩,給學生,尤其給作者以有益的影響 。作者後來走上文學道路,而且一開始就從事詩歌創作,不能不說是由於兒時受到蔡老師有益的文學薰陶。蔡老師教育學生就好像是春天的細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上面所講的幾件看似瑣碎的小事,卻無一不是以自己的行為給學生以有益的影響。有的是教育學生對他人的尊重,有的是啟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有的是激起學生對文藝的興趣。寫到這兒,作者禁不住這樣表述自己的感情:“像這樣的教師,我們怎麼會不喜歡她,怎麼會不願意和她親近呢?”這兒用了反詰語氣來強調學生對教師的熱愛與崇敬。

  4、《我的老師》為什麼能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劉踞在《文心雕龍·情采》中說:“情者文之經。”這種“情”就是真情實感。真情實感絕不是靠火爆的詞句、多情的綺語,它必須深植於事實的土壤中。作者魏巍談到《我的老師》的寫作感受時說:“在動筆之前,我確實回到我的童年,或者說沉入到我的童年,對那時的兒童世界作了一番邀遊。這樣,童年時遇到的幾個老師,便浮現在我的眼前,尤其是的`那位蔡老師,又重新激動著我的感情。可以說,那篇文章是真情實感。”作者以“她愛我們”,“我是多麼思念我的蔡老師啊”為感情線索,穿起一顆顆孩子記憶中的珍寶:蔡老師“溫柔”的性格;“美麗”的心靈;課內課外對學生的愛護和培育;對“我”生活的關懷和影響,以及作者對老師的深深思念。這些雖然都是兒童生活的瑣事,但因為處處透露出作者的真情實感,那些事情無不染上濃重的抒情色調,使我們觸及蔡老師跳動的脈博,窺及她慈母般的心地。僅有的一次,“從來不打罵我們”的蔡老師舉起了教鞭,但就在教鞭將要落下的時候, 輕輕敲在“我”舉起的石板邊上,從兒童敏感的覺察中,“我知道她並沒有存心打的意思”。這欲行又止的一瞬,透視出蔡老師的熱忱與厚愛,她是假裝生氣。“大夥笑了”,“她也笑了”。令人氣惱的事情反而引起雙方會意的笑,師生的感情又是何等的融洽。以心發現心,以愛換取愛,蔡老師贏得了孩子們的愛戴。“每逢放假的時候,我們就不願意離開她。我還記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看她收拾這樣那樣東西的情景。”一個副詞“默默地”,兩個動詞“站”、“看”,靜態的描寫勝過千匯言萬語,縷縷情思盡在不言之中。至於在漫長的暑假裡,由於思念老師之切,睡夢中迷迷糊糊地往屋外走,去找蔡老師,直到母親“喊”、“拉”、“勸”才又熟睡,可見對蔡老師的情感之深。正是這真情實感,使文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7.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麼?

  ——(1)合理的選材。

  本文以人物為中心,以深情為線索組織事例,寓情於事,以事傳情。開篇第一句揭示全文之旨,點明瞭作者的情——“使我最難忘”,敘寫的人——蔡芸芝先生。緊接著圍繞“老師愛孩子,孩子更愛老師”這一中心,從課內到課外,從平時到假期,從學校到家庭,從各個方面選取典型具體的材料來表現人物,突出“最難忘”。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詳(前五件事略,後兩件事詳),記敘節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來越濃、越來越深。其次,全文緊扣“我”而選材,蔡老師固然是“我們”的老師,課文中的每一個事例也都寫到她對“我們”的教育以及“我們”對她的熱愛,但每件事都只是從“我們”起筆,簡單帶過,而又都落筆在“我”身上,詳細地寫蔡老師對“我”的教育和“我”對老師的熱愛與懷念,其落腳點正如題目所寫,是“我的老師”的“我”。此外,由於是兒時的回憶,作者以兒童的口吻記敘全文,用了類似”現在回想起來”等十三處回憶性語言提示回憶童年,彷彿又“對那時的兒童世界作了一番邀遊”。從那時孩子的眼睛寫老師,緊緊抓住了兒童特點進行選材。在兒童時代,那些零碎的、具體的、直觀的材料往往會讓兒童終身難忘。本文就選取了這樣的符合兒童記憶特點的材料構成全文。如“扮女跳舞”、“排解糾紛”等等。

  (2)質樸的語言。

  本文沒有華麗的辭藻和成段的抒情議論,只將濃郁的感情熔鑄在娓娓動人的敘述之中,將老師的美德寓於素淡平實的描寫之中,惟其無華,更見情意的真摯;惟其質樸,更顯出親切感人。另外,作者還以兒童的目光觀察事物,以兒童的心理評判事物,用兒童的語言敘述事物,雖顯稚嫩,但真實可信。比如“排解糾紛”一事,蔡老師在“我”心靈痛苦時寫了一封信安慰“我”,當作者寫到這裡的時候,有一段抒情性的議論,“在一個孩子的眼睛裡,他的老師是多麼慈愛,多麼公平,多麼偉大的入網。”這裡用“慈愛”、“公平”是可以的,用“偉大”則顯得大詞小用,而這卻是具有兒童特點的生動的語言,表達了孩子們真摯的感情,這比用成年人的心理去評價過去老師的寫法更加親切,更能順暢地表達作者的感情,產生激動人心的藝術力量。因為兒童還不能準確地評價人和事物,如果不這樣說,反倒有“成人腔”之嫌了。

  (3)傳神、細膩的描寫。

  作者運用傳神的細節描寫,將最動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使人物形象豐滿,情感細膩深刻。如假期惜別時的場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一句中“默默”兩字寫出孩子與自己喜愛的老師依依惜別的深情,這是孩子送別的動人場面,這是孩子表達依戀的方式,沒有話語只是默默觀察,只希望能在老師身邊多呆一會兒,只希望能多看老師一眼,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的動作,靜態的描寫,濃濃的情意勝過幹言萬語。還有“夢中尋師”的動作,更表明了學生依戀老師的程度,只有夢境才能滿足“我”的心願。這心理、這感情、這思念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正像作者說的:“一個孩子的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啊”

  六、作業佈置

  1、列提綱,思考是否還可以從其它方面補充一些事件,如何安排詳寫與略寫,重擬一個題綱,為修改本單元作文做好準備。

  2課外練筆:寫你最……的一位老師。

  板書設計:

  我的老師

  魏巍

  線索:我回憶、喜愛、依戀、思念蔡老師。

  順序:

  按師生間     1 從不打罵我們(溫柔慈愛)        老         學          回憶——難忘)

  感情逐步     2教我們跳舞(豐富課外生活)       師         生         喜歡——笑

  加深順序     3讓我們觀察蜜蜂(豐富課外知識)   愛         愛         愛戴——公平偉大

  4教我們讀詩(善於教學)           學         老         依戀——默默地、站、圍

  5我們看老師寫字(依戀老師)       生         師         思念——尋師、可惜

  6排除小糾紛(公平慈愛)

  7夢裡尋師(依戀摯愛)

  寫作特點

  (1)詳略得當、疏密相間的結構。

  (2)自然樸素的語言,深沉豐富的感情。

  (3)神態及心理的逼真描寫。

  (4)圍繞中心,精心選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