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動物朋友》教案

《我的動物朋友》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介紹動物朋友的方法,抓住典型特徵介紹得形象、生動。

  2.學會藉助範文練筆,有條理地描寫自己的動物朋友,透過外貌、神情、動作等描寫將動物刻畫得豐富、準確、傳神。

  3.在動物朋友的介紹和描寫過程中,增強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交流,獲取人與動物相親相愛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依託範文,引導學生抓住動物朋友的特點進行描寫。

  2.教學難點:抓住動物的特徵,從多角度觀察,介紹得形象、生動。

  三、課前準備

  學生:熟悉自己的動物朋友,進行細緻地觀察。

  教師: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提示課題

  1.欣賞一段影片,談談自己的感受。

  2.當我們讀了許多書,明白了許多事,我們才發現我們人類並非是這個世界的主宰,我們與這麼多可愛的動物一起享有生命的權利。於是,動物們就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走進了我們的心靈。我們與它們成為了親密的朋友。出示課題——《我的動物朋友》,讀題,突出“朋友”。

  (二)以聊激趣,建構文脈

  1.你的動物朋友是誰?你願意介紹你的這位朋友嗎?誰能從不同的角度來介紹?

  2.根據學生介紹進行梳理:

  觀其形(即介紹該動物的外形特點)

  知其性(即介紹動物的生活習性,包括捕食、活動、休息等)

  述其親(即介紹“我”與動物之間的互動,我們之間發生的故事等)

  聽著同學們的介紹,感覺你的動物朋友雖然不在跟前,但似乎又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三)圖片引領,初見行文

  都說“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當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會褪去全部的偽裝,以更純真、更自然的姿態去對待,所以那畫面就格外溫馨、感人。出示幾幅圖片(圖上配有簡潔的文字),這是不是也勾起了你與動物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你的動物朋友長什麼樣呢?它有怎樣的生活習性?你們之間有著什麼溫馨、有趣的故事呢?請選擇其中一個方面來寫寫。

  溫馨提示:

  l 觀其形:抓住其外形特點,寫得生動、形象。

  剛出生的小貓,眼睛閉著,叫聲細弱,渾身光禿禿的,好似一個會蠕動的肉團團。 滿月以後,絨毛才全部長齊。有的頸圈是白色,四肢長滿白毛,背部黑中雜有灰白,尾巴灰黑;有的從頭到尾披一件油墨“大氅”,腳掌卻是白色,爸爸說是良種,叫“烏雲蓋雪”;有的通體黃色,現虎斑紋,我賜它美名“金不換”;還有一身白毛配上一條黑毛尾巴的,被稱為“雪裡拖槍”。剛滿月的貓離不開奶,走路也不穩。——《一窩小貓》

  l 知其性:選擇生活習性中的一個方面,可以從捕食、活動、休息等角度來寫,也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等角度來寫,還可以從形態、顏色、聲音等方面入手。如:

  從此,那根木棍成了它的磨牙棒,在自己安逸的小窩裡享受地啃著,常啃得口水淋漓。直到木棍被啃得成了渣滓,它的牙齒應該也就被磨礪得可以碎金切玉了。這還不夠,我的鞋子、襪子也難逃噩運,一不留神就被啃得溼噠噠、爛稀稀了。我只能在一旁望狗興嘆了。 ——《小狗託尼》

  l 述其親:擷取一件最能體現“我”與動物之間親密友好的事來寫。

  (四)互評互改,最佳化行文

  知道同學們有點捨不得停下來的意思,但如果停下來聽一聽,看一看,興許對你有新的啟發。

  1. 同頻展示學生習作,由作者朗讀,學生評議。

  ⑴觀其形

  你喜歡他的描寫嗎?你能不能從字裡行間讀出這不只是一隻動物的樣子,而是“我”動物朋友的.樣子?如果要給點建議呢?

  出示精彩片段,同樣是寫動物朋友的樣子,你覺得這一段有沒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⑵知其性

  從他的介紹裡,你瞭解***的生活習性了嗎?你還想知道些什麼?作為***的朋友,你能把它的生活細節更多地介紹給大家嗎?

  ⑶述其親

  你能感受到這是朋友間的故事嗎?哪些描寫讓你感到親切、溫暖?

  2. 修改習作

  3. 二度交流。

  (五)小結:我們在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時可以是全面介紹,從外形到生活習性,再到人與動物親密的故事,也可以挑選側重於一個方面進行深入描摹,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課後反思】

  本課選自《童聲作文·學本》第10組《和諧的動物世界》,結合人教課標版第十一冊第七單元主題設計的習作教學,主要是透過描寫和敘述展現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世界。教學下來,我有以下四點感受:

  1.及時捕捉學生語言描述中的精彩部分。當學生在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時,我及時捕捉他描述中的一些能體現親密關係、朋友情誼的詞或句,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語言印象,為接下來的動筆作好鋪墊。

  2.及時歸納和整理學生的習作思維。學生在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時往往內容比較散亂,動物的樣子、生活習性等穿插其中。我在傾聽的過程中及時引導梳理,把散亂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分別納入“觀其形”、“知其性”、“述其親”三方面,便於學生習作思維的形成。

  3.在反覆對話中喚醒學生對語言的感覺,對情感的知覺。這節課中,我引導學生透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打通了學生的習作命脈,讓學生對語言的運用有感覺,對朋友間的情誼有知覺。

  4.在交流與評改中,我引導學生髮現描寫中的閃光點,尤其是關注體現人與動物間濃濃情誼的描寫。透過二度展示,學生實現了習作語言的增量,習作水平的提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