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案:昌盛的秦漢文化
歷史教案:昌盛的秦漢文化
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的學習,要了解和掌握史學家司馬遷和《史記》;《史記》的價值和影響;樂府和樂府詩;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藝術成就等知識
透過對司馬遷寫《史記》的史實學習,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學習態度和實事求是的治史態度。
透過欣賞和想象秦陵的地下軍陣,感受當年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的威武,樹立起開拓進取的精神。透過欣賞秦始皇兵馬俑的藝術成就,認識到這是中華祖先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同時培養學生的文物鑑賞力,增強文物保護的意識。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秦漢時期在史學、文學、藝術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這在我國文化發展史上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同時它也是秦漢時期文化極度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史學方面的《史記》,文學方面的漢賦、樂府詩,雕塑藝術秦兵馬俑,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秦漢時期,我國史學、文學、藝術的大發展主要表現在: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著有不朽的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史記》,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樂府詩的.名篇《孔雀東南飛》、《十五從軍徵》。氣勢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
重點分析:
1、司馬遷與《史記》
司馬遷寫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實性,文筆生動,體例完備。司馬遷嚴謹治史的精神也為後世的史家所效法。《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學價值。成為我國曆代王朝編寫史書的典範。
2、秦皇陵兵馬俑
這組大型藝術群像,氣勢磅礴,藝術表現手法高超,人物形態逼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地下藝術寶庫,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這些文物古蹟也反映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具有很高的藝術修養、高超的科學技術、分析水平。學生應該重點掌握。
難點分析:
1、 對紀傳體這種史書體例的理解
主要是因為學生對於史書的接觸較少,沒有完整地讀過幾本史書,很難體會其中的差別;甚至連這些名稱都沒有聽說過,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2、 司馬遷寫成《史記》的主觀客觀因素
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政治穩定,文化也有新發展,為司馬遷編寫《史記》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另外,司馬遷出身於史官家庭,從小耳濡目染,對他後來成為一個偉大的史學家有一定的影響,加之他本人具有堅韌的意志品質。為了寫成《史記》,司馬遷忍辱負重,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完成了《史記》一書。透過分析,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成才意識及頑強的意志品質。
教法建議:
一、司馬遷和《史記》
1、教師講解紀傳體體例和通史的含義,並注意其與編年體體例和斷代史的區別。
2、學習運用教科書中的有關內容,透過小組討論“為什麼司馬遷能寫出這樣一部史學鉅著”,說出從中受到的啟示和感想。
3、《史記》的價值和影響,要從《史記》的寫作特色入手,並引用魯迅的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二、秦兵馬俑
1、建議運用一些圖片或音像資料展示,使學生感受到地下軍陣的壯觀,並透過語言描述出來,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提問:“秦始皇為什麼把如此規模巨大的軍陣埋在地下、他的陵墓附近呢?”學生髮揮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