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遠古的傳說》教案

七年級歷史上冊《遠古的傳說》教案

  華夏族的形成與炎黃部落有著密切的聯絡,可究竟誰的功勞最大?誰才是真正的華夏之祖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七年級歷史上冊《遠古的傳說》教案,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1、識記遠古傳說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漢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黃帝與農業起源傳說的實質。

  3、理解“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二、能力與方法

  1、培養從傳說中提取有用資訊的能力,初步掌握用傳說印證史實的方法。

  2、回憶已學知識並聯系資料,理解傳說與歷史間的關係。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熱愛歷史的情感。

  2、瞭解華夏族形成歷史,培養崇敬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體會以禹為代表的遠古居民的優秀品行,培養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

  傳統的信心和決心,進一步確立科學的人生價值觀。

  炎帝和黃帝的傳說

  1。農業起源的傳說

  (選定一位或兩位同學上臺講述炎帝或黃帝的.傳說,以此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聯絡炎帝和黃帝的傳說,開展討論,根據課本介紹的有關炎帝、黃帝的傳說事蹟,總結歸納炎帝黃帝對中華文明演進所做的貢獻。

  師:大約在4000多年前,我國大地上分佈著許多部落。相傳,黃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最為有名。華夏族的形成與炎黃部落有著密切的聯絡,可究竟誰的功勞最大?誰才是真正的華夏之祖呢?

  師:透過同學們激烈的爭論,我們可以知道無論是炎帝還是黃帝都對華夏族作出了巨大貢獻。讓我們一起走進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

  (課件展示:中國古代地圖、炎帝畫像,《白虎通》記載的傳說:“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耕”)

  老師講解:炎帝又號稱神農氏。傳說他姓姜,生下來是牛頭人身。他剛做首領的時候,人們主要靠採集、狩獵為生,經常捱餓。想到人們今後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寢食難安。後來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長規律,於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實能吃,那些果實不能吃,將那些能吃的果實採集起來,春天把它們埋入地下,秋天就會結出果實。這樣一來,人類的生存問題不是解決了嗎?於是他不辭辛勞,翻山越嶺,嚐遍百草。據說,他在嘗百草、定五穀的過程中,有時一天就中毒達70多次,最後終於知道了哪些東西可以吃。傳說中炎帝首先教人選擇土地的乾溼、肥瘠、高低,教人觀察氣候,選擇五穀的類別,並製作勞動工具。所以後世把炎帝稱為中華原始農業的創始人。

  2。華夏族的形成

  師:隨著炎帝、黃帝部落逐漸發展壯大,為爭奪土地和財富,雙方產生尖銳矛盾,終於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在戰爭中各個部落逐漸融合在一起,促進了華夏族的形成。

  學生分組討論,歸納華夏族的形成過程,並且思考回答:為什麼我們自稱炎黃子孫?

  【課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一起了解了大量遠古傳說中關於中華文明起源的傳說。我想知道同

  學們有怎樣的感想,得到了哪些收穫?

  學生自主發言,暢談本課學習的感悟和收穫。

  【課堂延伸】

  1。探討傳說與歷史的區別和聯絡。

  2。收集有關炎黃、堯舜禹的成語或典故

  3。收集本課涉及的遠古傳說或其他遠古傳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