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精選11篇)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精選11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平衡、鑽爬、攀登能力,讓幼兒嘗試和探索從高處往下跳的技能,提高靈敏性、協調性。

  2.培養幼兒勇敢、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能主動參與並在活動中積極動腦的意識與能力。

  活動準備

  1.平衡木4條、海棉墊4塊

  2.音樂:快樂遊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在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做熱身操。

  二、展開

  1.介紹活動器材

  教師:你沒看這是什麼?(平衡木)

  我們可以用平衡木幹什麼呢?今天我們就用平衡木做有趣的遊戲好不好?

  2.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平衡木的各種玩法,並及時請幼兒示範自己的玩法。)

  3.帶領幼兒做走爬遊戲。

  (1)騎馬爬過小橋

  雙腿分開坐在平衡木上,像騎馬一樣匍匐向前爬。

  (2)爬暗道

  將平衡木併攏排好,讓幼兒從平衡木下爬過去。

  (3)走平衡

  讓幼兒排好隊,魚貫式在平衡木上走過去。第二個來回可提醒幼兒加快速度。

  4.讓幼兒走過橋,從橋上跳下。

  教師示範從橋上往下跳的正確姿勢,講解方法和要領:

  屈膝擺臂向上跳,前腳掌著地,屈膝緩衝,身體下蹲。

  然後幼兒繼續練習。

  5.視幼兒情況逐漸增加“橋”的高度,鼓勵幼兒嘗試從橋上走過並跳下。

  三、結束

  1.對幼兒的表現作積極的評價,表揚幼兒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2.在音樂伴奏下跟老師做放鬆操。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在寬25釐米的平衡的動作要領。

  2、在兒歌的幫助下,掌握走平衡木的動作要領。

  3、知道一個一個排著隊走,不推擠前面的同伴。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平衡木的特徵。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幼兒用書、教學CD、學習DVD。

  2、在場地的一端平等擺放4~5塊平衡木。

  3、小熊的頭飾或掛牌,人手一個。

  4、報紙球、籃子若干(數量和幼兒的人數一致)。

  活動過程:

  1、教師翻開教學大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師生頭戴熊的頭飾聽音樂做小熊的動作進入場地。

  師引導觀察提問:果園裡有很多什麼?這些蘋果成熟了,長得又大又圓,小熊們想不想到蘋果園裡摘蘋果啊,可是到蘋果園要過一條小河,河上只有一座窄窄的橋,小熊們敢過嗎?過這窄窄的橋呢,大家不要怕,只要我們掌握方法了,就可以順利過橋了,現在熊媽媽要先過小橋摘蘋果了,看看熊媽媽是怎樣順利過橋的,小熊們要仔細看哦。師邊示範邊講解走平衡木的動作要領。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熊怎樣過橋,並念兒歌告訴幼兒走平衡木的要領

  教師透過示範幫助幼兒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領,鼓勵幼兒大膽的走平衡木,走完後拿起一個報紙球當作蘋果,放進籃子裡。

  (1)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走平衡木。

  教師:熊寶寶們,現在熊媽媽要過橋了,看看我是怎樣過的。

  (2)教師:熊媽媽是怎麼走過小橋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的走過去。)

  (3)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吃蘋果”後的愉快心情。

  延伸活動:

  1、可用球開展延伸活動,如滾球、踢球等。

  2、請家長與幼兒共同閱讀《小熊過橋》幼兒用書,學念兒歌,並鞏固走平衡木的能力。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 篇3

  目標

  練習在平衡木上行走,訓練幼兒的身體協調性。

  透過活動使幼兒的膽量得到鍛鍊。

  體驗遊戲中互相合作的快樂及獲得成功的滿足。

  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準備

  體操運動員進行平衡木比賽的錄影。

  平衡木。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觀賞我國體操運動員進行平衡木比賽的錄影。

  2、請幼兒扮演體操運動員,走過平衡木。教師在一旁觀察,哪些幼兒已完全自如地進行活動,哪些幼兒雖能獨立活動但動作還很笨拙,哪些幼兒還不能獨立地進行活動,在此基礎上,給予幼兒不同的指導和幫助,重點指導那些沒有勇氣登高的幼兒。

  活動延伸

  隨著活動的開展,逐漸增加難度,鼓勵幼兒聽音樂,自由選擇動作(如側平舉、叉腰、上舉等)。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 篇4

  遊戲目標:

  1、培養幼兒的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敢於一個人走平衡木的膽量。

  遊戲過程:

  教師先擺好平衡木,讓幼兒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注意保持距離。

  遊戲規則:

  1、指導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

  2、指導幼兒走平衡木的時候不推拉擠其他幼兒。

  3、指導幼兒走平衡木時注意安全。

  冬季來臨,為增強在園孩子體質,我設定了“小小平衡木”晨間活動,旨在促進孩子的身體平衡與靈敏,激發孩子熱愛運動,引導孩子體驗並遵守運動規則。

  透過“小小平衡木”活動時間,讓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透過分小組,透過遊戲化、情景化的組織方式來鍛鍊孩子們冬季的心肺呼吸功能,利用遊戲手段使孩子提高對運動的興趣。同時,透過老師在練習中不斷地向孩子們介紹比賽的規則,潛移默化讓剛剛入園的孩子的觀念中形成“規則”的概念。

  將一些大型積木塊和一些零散積木進行拼搭,搭成一個平衡木,離地面20釐米左右,以免摔傷跌傷。開始玩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從平衡木上爬過去,以後再從平衡木上走過去。如果孩子膽小,可以先扶他爬行或步行,經過幾次練習,孩子們會慢慢地行走自如地玩起來,這對培養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勇敢精神大有好處。在玩的過程中,膽小的幼兒停在高處不敢下去,有的幼兒會主動用手去扶小朋友,並且鼓勵同伴不要害怕。

  孩子們透過“走平衡木”戶外活動,孩子們不僅學習到了規則的重要性,鍛鍊了專注力,也培養了孩子喜歡體育,熱愛運動,養成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精神和挑戰自我的意識,更敢於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提高了肢體的協調性和行走平衡木的技巧性,使孩子感受到了運動帶來的快樂,促進了孩子的全面均衡發展。

  小朋友們遵守遊戲規則,一個跟著一個走平衡木,活動有序的進行。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練習在平地上走直線,嘗試雙手如同飛機一樣張開來保持平衡

  2、具有初步的大膽進行身體活動的能力。

  3、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二、重點和難點

  從平地上的平衡走變化到一定高度和寬度上的平衡木走及進行各種動作的.平衡練習,這對幼兒的身體活動是一個新的問題,有一部分幼兒會由此產生害怕的心理,故在活動器具的選擇和活動方法的提供上,要讓他們有一個逐漸過渡、慢慢適應的過程。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觀賞我國體操運動員進行體操比賽的錄影。

  2、高度、寬度要求不一樣的平衡木兩條,與平衡活動相配套的各種活動器具,如傘、帽子、沙包、球、娃娃、積木等若干。

  四、設計思路

  身體平衡運動,對中班幼兒來說,已不是很困難的事。且每個幼兒在這方面的發展程序是不一樣的。有的幼兒可在既高且窄的平衡木上走,有的幼兒只能慢慢地走過低低的寬寬的平衡木。所以教師要根據每位幼兒的實際活動水平、設計和安排難度不一的活動,提供不同的指導和幫助。既可在平衡器材的高度、寬度和坡度上有不同的要求,又可在運動方法的指導上給幼兒不同的示範和選擇。大、考吧、幼、師網出處可從徒手走逐步過渡到持物走、加速走和在間隔物體上走。

  五、活動流程

  提供材料——重點指導——難度練習在場地上出示高度(30釐米)寬度(20釐米)不一的平衡木,請幼兒扮體操運動員,自由選擇動作走過平衡木。中間提醒幼兒可不斷變化手臂動作,如叉腰,上舉,側平舉、抱頭、曲臂等,教師一旁觀察,哪些幼兒已完全自如地進行活動了,哪些幼兒雖能獨立活動但動作還很笨拙,哪些幼兒還不能獨立地進行活動,在此基礎上,給予幼兒不同的指導和幫助。

  教師在每次活動時,除了靈活的隨機指導外,還必須要有重點指導內容和計劃。如第一次是重點指導那些沒有勇氣登高的幼兒;第二次是指導那些走平衡木腳步姿勢錯誤的幼兒;第三次是指導那些不敢獨立在平衡木上走的幼兒;第四次是指導那些在平衡木上不斷變化創新動作的幼兒等,除了器具選擇的重點指導外,還要有落實到那些幼兒身上的具體指導方法的考慮。

  隨著活動的開展。視幼兒的能力發展,要逐漸增加活動的難度,從徒手走到拿小器具在平衡木上走,並鼓勵幼兒根據器具等特點創造各種動作;頭頂沙袋走、抱球走、撐傘走等,還可以編成遊戲讓幼兒玩。如"送娃娃過小河"(抱娃娃走過平衡木)、"運西瓜"(幼兒依序站在平衡木上傳吹塑球)等。再過渡到在間隔物體上走,如走木梯,走樹樁,在平衡木上放一塊泡沫塑膠積木跨過去等。

  教學反思:

  老師設計的環節很科學,先是熱身,然後是平衡上由易到難的練習,再是將平衡組合進行走、跨的練習。活動中,教師設定了有趣的情境、具有層次性和挑戰性的活動內容,使枯燥的練習變得趣味盎然,幼兒練習起來樂此不疲。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在高 25cm ,寬 15cm 的平衡木上走。

  2、透過有趣的情境,感受體育遊戲的快樂。

  3、逐步養成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

  活動準備:

  平衡木,大積木若干,洋娃娃一個,小熊頭飾一個。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出示洋娃娃,告訴幼兒“洋娃娃有許多好朋友,都是可愛的小熊,你們想不想來做她的小熊朋友啊?”

  (2)放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師拿著洋娃娃,幼兒隨著音樂,圍在老師身邊自由地跳一跳。

  2、遊戲活動—小熊過橋。

  (1)介紹遊戲內容:這裡有一座小橋,河對岸住著洋娃娃,小熊想到洋娃娃家去玩,就必須從橋上走過去,你們瞧,小熊是怎樣過橋的?

  教師戴上頭飾邊念兒歌,邊走過平衡木。教師對小朋友說:你們敢過這個小橋嗎?我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排隊一個跟著一個過平衡木,教師站在一旁觀察。

  (3)討論:你是怎麼走的?小結:兩臂側平舉,眼睛看前面。

  (4)幼兒再走一次平衡木,老師站在一旁重點幫助個別較膽小的幼兒。

  (5)幼兒多次練習走平衡木過小橋。

  3、放鬆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在河對岸,與洋娃娃一起手拉手,跳一跳圓圈舞。

  評價:表揚大膽走過小橋、身體不搖晃的幼兒。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好模仿,因此,幼兒跟著老師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幼兒很開心,幼兒基本上都跟著老師模仿小動物做動作。在做熱身活動時,幼兒興奮得只是嘻嘻哈哈地隨意做動作。在這個環節中讓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做練習動作時,多數的幼兒只是顧著做動作,沒有幾個幼兒跟著老師念兒歌,為了讓幼兒的興趣繼續,我沒有太強求幼兒一定要念兒歌,只要求他們把動作做得好些。在玩遊戲時,幼兒戴上頭飾,幼兒基本上能排隊一個跟著一個過平衡木。但有些幼兒可能太興奮,他們不注意聽老師的口令和看更換的頭飾做動作,只顧著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兒身心發展健康的重要標誌。設計此次體育課課程,我主要是以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和現實需要為出發點,幼兒對於幼兒園裡的水池充滿著極大的興趣,水池裡面夏天才會注滿水讓幼兒玩遊戲,冬天裡的我們,何不嘗試在無水的水池裡做個鍛鍊身體的小遊戲呢。既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又能鍛鍊幼兒的體格。

  活動目標:

  1.知道平衡木,瞭解平衡木的不同玩法。

  2.能在較低矮的物體上走一段距離。

  3.體驗體育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平衡木、輪胎、軟墊、無水水池。

  活動過程:

  1.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啊,小小魔法師來到了咱們幼兒園,他說給我們帶來了好玩的東西,你們想看一看嗎?

  師出示平衡木,引導幼兒探索平衡木的不同玩法。

  2.探索玩法

  (1)幼兒分組探索平衡木的不同玩法,教師給予指導和幫助。如:把將平衡木橫放、斜放、縱放首尾相接、在平衡木之間放置輪胎使其產生小坡度、將平衡木架空擺置在無水的水池上等

  (2)請個別幼兒介紹各自探索出來的玩法。

  (3)透過示範,向幼兒介紹每一種玩法的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集體練習。

  3.遊戲鞏固

  (1)遊戲環境創設

  師:剛剛小朋友們都開動的小腦筋,現在,老師要將你們的遊戲方式像串項鍊一樣串在一起,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能夠發揮他的聰明才智,順利到達河對岸。

  (2)介紹遊戲玩法及規則

  師:老師當兔媽媽,在河對岸等你們一起回家,小朋友們要做的就是,走過彎彎曲曲的小路(用三個平衡木組成,橫向、縱向、斜向首尾相連),然後,爬過小山坡(一塊平衡木加一個軟墊組成),最後,走過河岸(無水水池作河)上的小橋(以兩條平衡木相接,相接部分用輪胎穩固)

  (3)幼兒遊戲

  師:我們的遊戲已經串好啦,小兔子們(幼兒)玩得時候注意安全哦,如果覺得雙腳站不穩,可以採用側平舉來保持身體的平衡哦,兔子媽媽(教師)會在河對岸等你們一起回家哦。

  4.交流分享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各自在遊戲中的體驗。

  (2)帶領幼兒將器械歸位,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透過大帶小的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掌握平衡木的不同玩法。

  活動反思:

  透過此次課程的展開,幼兒對於平衡木的玩法不僅僅侷限於在上面走動,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新。同時,我們將幼兒園的資源合理利用,讓幼兒的興趣點不因時間、地點、氣候等條件而轉變。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探索和實踐活動中,探索平衡木的多種玩法,利用平衡木進行身體的各種平衡能力的訓練,發展孩子的創造性。

  2、透過活動,培養幼兒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平衡木4個,音樂,頭飾(烏龜、兔子)各一個。

  活動重點:

  雙手支撐,雙腳在平衡木兩側向前左右行進跳的技能。

  活動流程:

  一、 準備運動:

  韻律操(快樂運動)

  二、 動作練習

  1、向幼兒提問:你們平時是怎樣玩平衡木的呢?和幼兒一起走過平衡木,第二次在平衡木上跨過障礙物往前走;第三次帶幼兒用手撐地,雙腳撐平衡木爬過去。

  2、學習新的動作:教師示範,幼兒練習,雙手支撐,雙腳在平衡 木兩側向前左右行進跳的技能。

  3、教師:“平衡木好玩嗎?我相信你們還有更多更好玩的方法,

  你們來嘗試一下好嗎?”

  4、幼兒分組自由探索平衡木的各種玩法。

  三、競賽活動:

  1、教師出示兔子的頭飾,請小朋友幫助它選一個最好的方法進行接力

  (跳)

  介紹規則:每隊幼兒分兩邊站好進行接力遊戲,幼兒先用手撐平衡木,雙腳左右向前行進跳的方法,中間的兩條平衡木由孩子自己選擇最佳方式跳過去。對面的幼兒以同樣的方法回來。

  2、教師出示烏龜的頭飾,請小朋友幫助它選一個最好的方法進行接力(爬)

  介紹規則:每隊幼兒分兩邊站好進行接力遊戲,用手撐平衡木,雙腳在平衡木上爬過去,中間的兩條平衡木由孩子自己選擇最佳方式爬過去。對面的幼兒以同樣的方法回來。

  3、小結

  四、放鬆活動:

  1、龜兔以自己的優點進行了比賽,現在他們也成了好朋友了。

  2、自由結伴遊戲。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 篇9

  幼兒園小班體育活動動作目標及指導要點

  一、走:

  1、自然走:

  小班:雙腳交替自然地走

  指導要點:步子穩健向前走動,目視前方,兩臂自然擺動。 小班:上體正直、雙腳交替自然地走

  指導要點:挺胸,軀幹正直,使頸、背在同一垂直而上,眼看正前方,步幅大而均勻,落地輕柔,兩臂自然前後擺動。

  2、變化走;

  小班;向指定方向走

  指導要點:設定幼兒比較感興趣的標誌物。

  二、跑:

  1、自然跑:

  小班:雙腳交替自然地跑

  指導要點:可以從原地踏步的基礎上引入原地跑的教學,使之體會走與跑的根本區別——騰空。擺臂為握拳屈肘前後自然擺動。 小班;上體正直、雙腳交替自然地跑

  指導要點:步子邁開,落地輕柔,軀幹正直稍前傾,兩臂握拳屈肘前後自然擺動。

  2、變化跑:

  小班:向指定方向跑

  指導要點:設定標誌物,在跑動中,要目視相去無幾物,身體向前傾向前跑進,體會騰空感,兩臂自然前後擺動。

  3、走、跑交替:

  小班:走、跑交替100米

  指導要點:(1)走—跑,聽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擺做出跑的動作,同時兩臂迅速由直臂變屈臂前後擺動,身體稍向前傾。(2) 跑—走 聽到走的指令,迅速由跑轉變為走,並調節呼吸。

  4、追逐跑;

  小班:在指定範圍四散跑、追逐跑

  指導要點:強調限制條件——指定範圍。追者要求其講究方法,逃者要求其有躲閃能力。

  三、跳:

  1、縱跳:

  小班:輕鬆自然地雙腳同時向上跳

  指導要點:屈膝預擺,蹬伸充分,落地緩衝。

  2、行進跳:

  小班:輕鬆自然地雙腳同時向前跳

  指導要點:屈膝預擺,身體前傾,兩腳同時起跳,同時落地。

  3、從高處往下跳:

  小班:從25釐米高處自然跳下

  指導要點:屈膝預擺,身體稍前傾,落地緩衝,注意身體平衡。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探索用平衡木來鍛鍊身體的方法,在上面平衡走、跑、跳、爬等。

  2.發展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培養運動中的合作能力。

  3.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教學準備:

  平衡木4根、小動物圖片4張:小鳥、烏龜等。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奶牛舞》:

  師:天氣不錯,我們來跳跳舞吧!(一次)

  二、遊戲:自由探索玩平衡木的方法。

  師:你們跳得真好!現在我們一起看看我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好玩的東西?(平衡木)

  平衡木可以怎麼玩呢?你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自由在平衡木上玩各種各樣的方法。)

  三、用平衡木來鍛鍊。

  1.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就在平衡木上鍛鍊身體,看誰的鍛鍊方法好而且多呢?

  2.幼兒分散在物體中獨自或結伴嘗試各種運動,如:跳、走、跑、爬等等。

  3.教師觀察指導,稱讚好的鍛鍊方法,並鼓勵幼兒一起模仿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四、幼兒展示在平衡木上玩的方法。

  1.在教師的帶領下,全體幼兒一起進行鳥飛、大步走、烏龜爬等方法。

  師:大家想出了很多方法,我們現在請一些小朋友給大家表演一下。

  鳥飛、大步走、烏龜爬等方法來鍛鍊。

  五、競賽遊戲《小烏龜運糧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小烏龜運糧食吧。出示圖片讓幼兒模仿過平衡木。(遊戲1-2次)

  六、整理各種材料,離開運動場地。

  師:你們幫小烏龜運了糧食它們真高興,現在你們也累了,現在我們開著小火車一起到教室休息一下吧!

  小百科:在力學系統裡,平衡是指慣性參照系內,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仍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繞軸勻速轉動的狀態,叫做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簡稱物體的“平衡”。

  平衡木體育遊戲教案 篇11

  一、走:

  1、按節奏上下肢協調地走

  指導要點:側重左、右腳落地時機(老師必須有口令提示),再則強調擺臂為“對側臂前後擺動”。

  2、變化走;

  中班:聽訊號變速走

  指導要點:發展幼兒靈敏素質,設定的訊號必須之前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瞭解,並能較容易地區分兩個訊號的不同,以便在活動中作出相應的速度變化。加速走時,要求步子比慢走時要小,但頻率要快。手臂的擺臂速度也隨之加快。

  二、跑:

  1、自然跑:

  中班:按節奏上下肢協調地跑

  指導要點:強調腳的蹬伸和擺動的協調以及兩臂的擺動和軀幹的轉動的協調(步子大些,落地輕些,擺臂用力些。

  2、變化跑:

  中班:聽訊號變速跑

  指導要點:方法同“聽訊號變速走”,強調跑的動作要領。

  3、走、跑交替:

  中班;走、跑交替200米

  指導要點:

  (1)走—跑,聽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擺做出跑的動作,同時兩臂迅速由直臂變屈臂前後擺動,身體稍向前傾。

  (2) 跑—走 聽到走的指令,迅速由跑轉變為走,並調節呼吸。

  4、追逐跑;

  中班:在一定範圍內四散追逐跑

  指導要點:在強調限制條件——指定範圍的基礎上,再提出更高的要求:

  (1)追者要求其講究方法,比如緊急起動的能力或者是個人追。

  (2)逃者要求其有躲閃能力。

  5、快速跑:

  中班:快跑20米

  指導要點:強調下肢的蹬、擺充分,步幅要大,步頻要快,擺臂要用力,上體稍前傾,目視前方。

  三、跳:

  1、縱跳:

  中班:自然擺臂連續縱跳觸物(物體離幼兒舉手指尖20釐米)

  指導要點:強調落地時要屈膝緩衝,突出連續起跳的特點。並要求垂

  直上跳,不向前跳,掌握手觸物時機。

  2、行進跳:

  中班:在直線兩側行進跳

  指導要點:髖的預擺——改變運動方向

  3、從高處往下跳:

  中班;雙腳站立從30釐米高處往下跳,落地輕

  指導要點:屈膝預擺,身體稍前傾,落地緩衝,注意身體平衡。

  4、立定跳遠:

  中班:跳距不少於30釐米

  指導要點:預備——腿稍屈,臂後襬,上體稍前傾,也可彈動一次; 起跳——腿蹬直,臂向前上擺,展體,使身體向前上方跳出;

  落地——屈膝全蹲

  5、助跑跨跳:

  中班:能助跑跨跳平行線,跳距不少於40釐米

  指導要點:向前跑動中單腳起跳,蹬地用力,方向要正,在空中瞬間滯留前弓步,擺腿落地後,不要驟停,應繼續向前跑幾步。

  四、投擲:

  1、投遠;

  中班:能肩上揮臂投擲

  指導要點:預備時能轉體引臂,投時能轉體揮大臂帶動小臂將投擲物向前上方投出。

  五、平衡:

  1、在平衡木上走

  中班:在寬20釐米、高30釐米的平衡木上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