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古詩教案(精選5篇)

一去二三里古詩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去二三里古詩教案(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去二三里古詩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十二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試著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麗、恬靜。

  教學重難點

  認識12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設計理念

  這是孩子們在語文課本里首次以語文課的標準學習古詩,但並不是第一次接觸古詩,我想以我們經典閱讀課為依託,結合語文識字的要求,把本課定位成“古詩誦讀”課。變“逐字逐句地說文解詞”,為“以情激情,情中導學的自主學習”。

  1、創設情境,步人詩境。低年級古詩誦讀的教學要照顧學生的年齡特點,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發興趣,把學生引人一個如詩如畫般的世界,突破學生思維從形象到抽象過渡時情景與思維脫節的難題。

  2、在多種形式的誦讀中加深對古詩的瞭解,享受審美的樂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數字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同學們的古詩讀的真棒!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奇妙的詩,宋代詩人邵康節把十個數字串在一起,寫成了一首美麗的詩。

  2、這首詩的題目就叫《一去二三里》!(教師一邊範讀詩題一邊板書詩題)這就是詩題,跟老師一起讀詩題!男生讀,女生讀。

  過渡:這首奇妙的詩裡到底寫了些什麼呢?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觀看古詩影片)多美的詩啊!你們想讀嗎?

  請大家開啟書44頁,先自己讀讀這首詩,再學著老師的樣子把生字圈出來讀三遍。(學生自由試讀,師巡視指導)

  2、同學們讀的真認真!大家看,(出示課後雙橫線中的字)這些字中有你認識的嗎?說說你是怎樣認識的。(生活中認識的,數學課上認識的,看拼音認識的)看來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種呢!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就要用到這些方法,認識更多的字。

  過渡:現在咱們就用拼音認字的方法來學學這些生字

  4、請同桌兩人一起拼讀這12個生字。(學生分組練讀生字,互相糾正字音。)教師巡視指導。

  這些字你們都會讀了嗎?(指名讀,其他同學跟讀,提醒學生讀準平、翹舌音。)看看誰的小舌頭最靈活,能把這幾個字都讀準。(指名讀,教師正音),齊拼讀,男女一個接一個賽讀。

  5、大家都讀的很棒,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老師來開幾列火車,看哪列火車開的最棒!“火車火車往哪開?火車火車——”(一一一,二二二……,)讀完之後再單獨給“去”和“裡”組詞或說話。

  出示圖片,讓學生用數量詞說話。學生說完後,把數量詞標出,解釋:像這樣由數字和量片語成的表示事物多少的詞就叫“數量詞”,讀兩遍!

  6、同學們把字音都讀準了,誰能把古詩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古詩)

  7、大家看(師指每行詩句),這首詩一共有這樣四行,我請四位同學,每人讀一行詩。其他同學當小評委,看他們讀得準不準,通不通順。

  請大家再觀察一下,這四行詩可以分成幾句呢?(看這個小圓圈,它是句號,有句號的地方代表一句話結束)

  那這首詩每兩行是一句,一共有兩句,下面就請男生讀第一句詩,女生讀第二句詩。比比誰讀得更通順更流利。

  請全班同學一起朗讀古詩。(齊讀)

  8、大家讀的真流利,數學書上的數字“1,2,3,4,5,6,7,8,9,10”(師依次貼出數字卡)看這裡這麼熱鬧,想來我們漢字王國裡找朋友。誰願意幫他們找對朋友?請十個同學拿字卡上來貼,對了,大家一起說“對對,一一一”(類推)

  9、真棒!十對好朋友都找好了,他們要手拉手回家去了,咦?還有兩個生字寶寶哪裡去了?(師手拿“去,裡”)生說在老師手裡,我們一起把他們送回家去吧!生讀師貼

  三、藉助畫面,感悟詩意。

  師:生字回到了家,詩人也要回家了。咱們一起去詩人美麗的家鄉看看吧!

  1、(在音樂中出示畫面)瞧,在這座小山村裡,稀稀落落地坐落著幾戶人家,從人家的煙囪裡偶爾飄出縷縷青煙。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山上蔥綠的樹木間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座古色古香的亭子。站在亭子裡往下看,村子周圍,到處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詩人看到家鄉這麼美,情不自禁的寫下了這首詩(教師範讀古詩)誰來評一評,老師讀得怎麼樣?

  2、謝謝你的誇獎。讀古詩的時候要有節奏,有快有慢,有輕有重,這樣讀出的古詩就很有韻味!你們想讀的有韻味嗎?(想)那讓我們的小手幫助我們打拍子,跟著老師一起來(邊做動作邊讀古詩),同學們學的真快,如果能加上自己的感受,古詩會讀的更好!

  現在讓我們走近詩人的家鄉去感受那裡的美景吧!(出示畫面)我們往前走了二三里遠的路,就能看到——?(房子或家,人家)

  3、真會觀察,這幾戶人家的煙囪里正飄出縷縷炊煙呢!炊煙裊裊,煙霧籠罩著整個村子,詩人把這裡稱作——“煙村”,(出示“煙村”)誰願意把“煙村”這個詞讀給大家聽?讀的真好,我們跟他讀。

  誰把第一句讀給大家聽聽?(你讀的真流利!)咱們一起讀,(你們把小山村讀的真美啊。)

  4、(出示畫面)我們再往遠處看,你看到了什麼?

  (出示畫面)在這樣的亭子裡,遊人可以休息,還可以看風景呢!(出示詞卡“亭臺”)誰來讀“亭臺”這個詞?跟讀(你們讀的真準!)

  我們站在亭臺上欣賞村子周圍美麗的風景,心情十分舒暢!誰來讀讀這句詩?(指名讀第二句。你將小山村四周的美景都讀出來了)。咱們跟他這樣讀!

  5、詩人用十個數字串成的這首詩,寫出了小山村的寧靜、美麗!你們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了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帶著這種感受讀!(讀古詩)

  過渡:同學們讀的真美啊!

  四、師生合作,背誦古詩

  就讓我們閉上眼睛,再一次感受這美妙的景色吧!(師生共同背誦)

  同學們真了不起!這麼快就把古詩記住了!

  老師還給大家找來了一首數字寫的古詩呢?

  五、課外拓展,激發興趣

  清朝有個叫鄭板橋的詩人也用數字寫出了一首描寫美麗雪景的詩。(出示古詩)閉上眼聽老師讀,邊聽邊想像。

  你彷彿看到什麼?是啊!這首小小的詩就寫出了滿天飛舞的大雪!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我們的數字多奇妙,可以寫出這麼美的詩句!

  六、作業

  1、用數字說幾句話,並寫在書上。(如:我有一本書。)

  2、選一樣東西用數字寫一首小詩。不會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如:老師寫的《綠葉》)

  一去二三里古詩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一到十”十個數字。

  2、欣賞和學習朗誦古詩《一去二三里》。

  3、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一到十”和朗誦詩歌。

  活動準

  教學圖畫、一到十的數字卡片若干張(大小寫的)

  活動過程

  一、聽古詩《一去二三里》

  1、聽老師朗誦古詩《一去二三里》

  2、討論:你們聽到什麼?請你把聽到的說出來。(師引導孩子說出“一到十”這些數字)

  二、和數字做朋友

  出示“一到十”的數字卡片

  1)請認識這些數字的小朋友大聲的讀出來。(注意多鼓勵孩子)

  2)好朋友手拉手。找到你的好朋友與他拉拉手或問聲好。(孩子拿著大寫的數字卡片找到相應的拿著小寫卡片的朋友)

  三、欣賞古詩《一去二三里》

  1、引導孩子看圖畫,理解詩的內容。

  2、教師把古詩編成故事講給孩子聽。

  3、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畫面,體會詩中的意境美。

  四、指導朗誦

  1、教師朗讀,學生輕聲跟讀。(不強迫孩子跟讀)

  2、孩子大聲的跟讀。

  3、老師和孩子一起配上簡單的動作朗讀詩歌。

  一去二三里古詩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一”。

  2、正確、流利、稍帶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景色美。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筆畫“一”。

  難點:分辨“入”和“八”。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朗讀歌謠,初步感受課文的景色美。

  2、認識筆畫“一”和田字格,會寫“一”。

  【課時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會寫生字“一”,寫好筆畫“一”。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複習音節tínɡ èr yān tái liù jiā jiǔ huā shí zu

  2、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經過開學到現在一個多月的學習,我們不知不覺已經掌握一把通往知識寶殿的金鑰匙,那就是漢語拼音,有了這些拼音朋友的帶領,我們將很快地進入識字王國,在那兒我們會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你們高興嗎?現在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向識字王國出發吧!

  二、藉助拼音,初讀感知。

  1、咦?這是什麼地方?不急,你將會從這首古詩中找到答案。知道什麼是古詩嗎?想讀嗎?

  2、請小朋友開啟課文,自己藉助拼音讀讀這首詩,不會讀的音節可以畫一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或者和同桌一起讀兩遍。

  4、指名讀:請會讀一句的小朋友讀一讀,請會讀兩句的小朋友讀一讀,請全都會讀的小朋友讀一讀。

  5、用鉛筆圈出這首詩中的生字,藉助拼音讀一讀,記一記。

  6、出示生字卡片齊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7、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回詩中再讀一讀,齊讀詩歌。

  8、師:讀著讀著,你彷彿看見了什麼?(生自由說)

  三、藉助畫面,再讀感悟。

  1、出示課文插圖,聽師範讀。剛才腦海裡出現這幅畫的小朋友請起立,掌聲表揚自己。你們不僅會讀課文,而且讀懂了課文,多能幹呀!

  2、看圖。師:中國有句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們能讀著詩看到畫,能不能看著畫讀出詩呢?

  老師指著行走的孩子,學生讀“一去二三里”

  老師指著炊煙裊裊的房屋,學生讀“煙村四五家”

  老師指著亭子,學生讀“亭臺六七座”

  老師指著路邊的花,學生讀“八九十枝花”

  老師指著整幅畫學生讀整首詩。要求讀流利、讀正確。

  3、情趣練讀,讀出節奏感。

  老師以什麼樣的速度讀前一句,學生也以什麼樣的速度讀後一句。

  一學生以什麼樣的速度讀前一句,另一學生也以什麼樣的'速度讀後一句。

  4、當小詩人,有感情的讀一讀。試背。

  四、鞏固生字。

  1、全班交流:這篇課文裡,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字?是怎麼認識的?(表揚自主識字的學生)

  2、打亂順序開火車鞏固生字。

  3、給生字排排隊。(一至十是數字,去和裡不是)

  五、認識田字格,學習田字格歌

  1、小朋友我們已經知道拼音的家在四線格,那漢字的家在哪兒呢?這就是生字的家(出示田字格),就是這樣四方方的,中間有橫中線和豎中線分割成四個一樣大小的小格。你們知道它們有什麼用嗎?

  2、瞭解作用:有了它們就知道筆畫的位置了,可以幫助小朋友把字寫工整、寫勻稱,

  3、讀兒歌

  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六、指導書寫“一”:先師範寫,生描紅

  1、寫字姿勢歌。

  寫字時要注意,頭擺正,肩放平,腰挺直,腳踏實。還要做到三個一……

  2、指導寫字。

  介紹筆畫名稱:“一”由一筆組成,這個筆畫叫橫,生書空。

  書寫要領:師範寫,邊寫邊講述,橫的寫法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有一點向上斜,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

  字的位置:“一”寫在橫中線上,字要居中。

  3、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視,講評。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複習生字,背誦歌謠。

  2、會寫生字“二、三”。

  【課時重難點】

  背誦歌謠,會寫生字“二、三”。

  【教學過程】

  一、複習生字。

  1、唱對數歌。師:我說一,誰對一,哪個最愛把臉洗?

  生:你說一,我對一,小貓最愛把臉洗。

  師:我說二,誰對二,哪個尾巴像把扇?

  生:你說二,我對二,孔雀開屏像把扇。

  師:我說三,誰對三,哪個馱著兩座山?

  生:你說三,我對三,駱駝馱著兩座山。

  師:我說四,誰對四,哪個滿身都是刺?

  生:你說四,我對四,刺蝟滿身都是刺。

  師:我說五,誰對五,哪個頭上長小樹?

  生:你說五,我對五,小鹿頭上長小樹。

  師:我說六,誰對六,哪個愛在水裡遊?

  生:你說六,我對六,鴨子愛在水裡遊。

  師:我說七,誰對七,哪個叫人早早起?

  生:你說七,我對七,公雞叫人早早起。

  師:我說八,誰對八,哪個唱歌呱呱呱?

  生:你說八,我對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師:我說九,誰對九,哪個會用頭頂球?

  生:你說九,我對九,海獅會用頭頂球。

  師:我說十,誰對十,哪個學話有本事?

  生:你說十,我對十,鸚鵡學話有本事。

  2、你能把他們與數學數字一一對起來嗎?師出示卡片,再板書1—10,讓學生連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五 一 三 二 七 九 六 八 十

  3、說說你是怎麼記住這些漢字的?(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

  辨析字形:九—幾,去—雲,八—入

  4、讀一讀《詠雪詩》;與書裡的詩有哪些地方相似。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梅花都不見。

  二、朗讀課文,試背。

  1、小朋友們生字學的真好,那課文更要讀得既有感情又有韻律。

  2、自由讀、同桌讀

  3、指名讀、全班讀。

  三、書寫指導

  1、“二”:觀察字形,發現什麼?橫的長短,田字格的位置。

  兩橫上短下長,先寫上橫後寫下橫。上橫寫在上半格,下橫寫在下半格。

  師範寫,生描紅

  2、“三”;第三橫長,第二橫寫在橫中線上,稍短,橫與橫之間距離要勻稱。

  3、師範寫,學生描紅,再在田字格上練寫。

  4、把優秀作業放在實物投影上讓學生看,並加星。

  一去二三里古詩教案 篇4

  教材背景

  本次活動選自幼兒園學前班主題式課程《誰和誰是好朋友》分主題“數字王國裡的兄弟們”中的綜合活動《一去二三里》。

  這是一首古詩,這首古詩將從一到十表示數目的10個漢字同小路、炊煙、村子、門前、鮮花等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寧靜而幽遠的鄉村美景。這首古詩排列整齊,描繪的景物錯落有致,10個數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自然和諧地融於小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其中包含語言、社會、藝術、科學等多項領域,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發幼兒感受環境、生活中的美,從而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健康發展的經驗。

  教學目標

  一、欣賞並學習朗誦古詩《一去二三里》。

  二、理解、感受古詩《一去二三里》描寫的美好意境,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根據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本活動中的欣賞、學習朗誦古詩《一去二三里》是重點,理解、感受古詩《一去二三里》詩中的意境是難點。

  教學準備

  一、幼兒用書《一去二三里》。

  二、錄音磁帶配樂古詩《一去二三里》。

  三、影片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教師:小朋友,你們會數數嗎?我們先來個數數比賽吧。從一數到十看誰數得準。

  教師:真厲害!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在我國的古代有一位詩人,他把這十個數字寫在一首詩裡,想知道他是怎樣寫的嗎?那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吧,名字就叫《一去二三里》。

  二、聽古詩《一去二三里》

  1、聽配樂古詩朗誦《一去二三里》。

  2、討論。

  小朋友,你們聽到了什麼?請你把聽到的說出來。

  二、欣賞古詩《一去二三里》

  1、圖文結合,理解古詩描寫的美好意境。

  播放電檢視片,教師為幼兒講解古詩《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幫助幼兒學習古詩。“一去二三里”,意思就是說詩人從別處走來,走了很遠大概是二三里路,“煙村四五家”,看見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四五戶人家,“門前六七樹”就是這些人家的門前長著一些樹木,“八九十枝花”說的是路邊、房前屋後都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

  2、結合課本圖片,講解古詩《一去二三里》的詩意

  幼兒翻看幼兒用書《一去二三里》,教師把古詩編成故事講給幼兒聽,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詩意。

  兩個數字小兄弟,從家裡出來去山上放牛(或者是騎著牛去遊玩),走了大概二三里的路,看見一個美麗的小村子,村裡住著四五戶人家,正遇上做飯時間,可以看見裊裊炊煙,家家門前都有六七棵樹,村子裡還傳來了雞、鴨、牛、羊、狗的叫聲和小朋友們的嬉笑聲,走近一看,房前屋後還有路邊開滿了各種美麗的花,蜜蜂、蝴蝶、蜻蜓在花叢中飛舞,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啊!這個小村子真的是太美了!

  三、學習朗誦古詩《一去二三里》。

  1、教師朗誦古詩《一去二三里》,幼兒手指字跟著老師一起輕聲朗誦。

  2、幼兒集體朗讀古詩《一去二三里》3——4遍。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讀準字音。

  3、分組學習朗讀古詩《一去二三里》,在用感情朗讀的同時再次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

  四、在歡快的樂曲聲中結束本活動。

  一去二三里古詩教案 篇5

  一、教學設計思想

  本課是識字教學的第一課,課文內容大多學生在學齡前已經接觸甚至已經會背誦,因此本教學設計旨在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理解古詩意境的學習能力,為學生以後的古詩教學奠定紮實的基礎。同時,激發孩子識字的樂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寫字習慣。

  本教學設計抓住古詩教學的特點,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中以幫助學生識字為出發點,積極調動學生的手、口、腦等感官的參與性,注意在識字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參與性。透過一些有趣的遊戲激發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使學習氣氛活躍起來;透過以點帶面的形式,採用新字複習舊字,舊字鞏固新字的`方法擴大識字量,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記得牢固、紮實。

  二、教案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字,會寫“一、二、三”3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數數拍手遊戲。

  2、師:1—10是十個有趣的數字,古代有位詩人把它們寫進了一首詩,咱們一起去讀一讀吧!

  (二)學習古詩

  1、請小朋友自由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想:讀音的時候你有什麼新發現?

  2、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隨機提示“一”的變調。

  3、圖文對照:再讀課文,然後在圖上找一找煙村、亭臺、花朵,指給你的學習夥伴看一看,還可以和他一塊兒交流一下。

  4、假如你就是畫中的孩子,你想怎樣告訴大家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讀古詩或著簡述詩的大意)

  5、教師範讀(配樂朗誦):小朋友閉著眼睛體會一下,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6、交流感受

  7、課間操

  8、與學習夥伴合作,一位讀古詩,一位指圖中的內容,輪換合作,邊讀邊想: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山村?

  9、小節過渡,配樂齊讀古詩體會意境。

  (三)學習拓展,遊戲鞏固

  遊戲:(1)分發籃球:把籃球送給小朋友,使他們球衣號碼與籃球上的數字相符。(學生移動滑鼠在計算機中完成)

  (2)找朋友:帶著數字頭飾的小朋友站在臺上問:“我的朋友在哪裡?”拿著相應生字卡片的小朋友應答著跑上臺:“你的朋友在這裡。”然後大家齊讀。

  (3)用攀高峰:認讀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你還會說一(二、三、四…………)什麼?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田字格,認識橫中線、豎中線和小格的說法,再拍手配兒歌記一記。

  2、請小朋友把三個生字在書中描一描,邊描變想:這三個字都有怎樣的筆畫,長短一樣嗎?

  3、認識筆畫“一”,教師範寫,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

  4、練寫“一”字,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典型作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