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赤壁賦》教案設計
《後赤壁賦》教案設計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掌握相關的文言知識,流暢地翻譯全文。
過程與方法:誦讀法;總結歸納法;比較法,透過前後兩賦比較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寫景狀物中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並與《赤壁賦》比較,理解作者被貶黃州時複雜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歸納積累文言知識;與《赤壁賦》比較講解,透過抓關鍵字句加深對作者人生態度的認識。
【教學難點】 蘇軾儒、佛、道思想在兩賦中的反映 。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45歲的蘇東坡所寫的赤壁二賦在我國文學史上傳為美談。文天祥《讀赤壁賦》雲:“昔年仙子謫黃州,赤壁磯頭河漫遊。”王世貞《前赤壁二首》“賦是雙珠可夜明。”看來只有兩篇赤壁賦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蘇軾當年的所思所想。這節課我們就來感受蘇軾在 《赤壁賦》中的未盡之意。
二、推進新課:
1.介紹作者: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餘平生功業, 黃州惠州儋州。——《自題金山像》(去世前兩個月所寫,自嘲政治事業的無成。但從中可以瞭解,蘇軾文學上的蓋世功業卻是在屢遭貶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蘇軾:與黃庭堅(詩)合稱“蘇黃”,與辛棄疾(詞)合稱“蘇辛”,與歐陽修 (散文)合稱“歐蘇”,與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
2.寫作背景: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作詩諷刺王安石新法(“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後,被貶黃州團練副使。為排遣內心鬱悶,他泛舟赤壁,先後寫下了前後《赤壁賦》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三個月後,重遊赤壁,寫下了《後赤壁賦》。
三、整體感知:
1.識讀:請學生朗誦課文,辨字形、字音。
2.評讀:分角朗讀第一段,分組朗誦第二段,全班讀第三段,勾疑難,疏通文意,“評點” 重點文言字詞。
譯文:這一年是十月十五日,從雪堂出發,準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降下,樹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裡瞧瞧,心裡十分快樂;於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 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麼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象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裡去弄到酒呢?”我回家與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與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遊覽。長江的流水發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遊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岩,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虯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劃地一聲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括起,波浪洶湧。我也不覺憂傷悲哀,感到恐懼,覺得這裡使人害怕,不可久留。
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憑它漂流到哪裡就在那裡停泊。 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隻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象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過了會兒,客人離開了,我也回家睡覺。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毛編織成的衣裳,輕快地走來,走過臨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說:“赤壁的遊覽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細了。昨天夜晚,邊飛邊叫經過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嗎?”道士回頭笑了起來,我也忽然驚醒。開門一看,卻看不到他在什麼地方。
3. 概括段意:第一自然段: 先寫黃泥坂夜遊,為遊赤壁作鋪墊。第二段:復遊赤壁的所見所感
第三段:敘述夜逢孤鶴與夢會道士兩件事。
4.想象一下,假如讓你以課文的內容來畫一幅《赤壁夜遊圖》你會準備哪些景物?如何運用色彩?
四、作業:
讀熟課文,試著背誦課文。